随着垃圾分类工作的全面展开,正在上海崇明岛建设的国内首家自动化苍蝇幼虫处理湿垃圾厂加快了进程,预计本月底竣工。目前,这家用五谷虫吃湿垃圾的工厂已具备每天处理10吨湿垃圾的能力,全部建成后每天处理量将达到25吨,把湿垃圾和农业废弃物转化为虫蛋白和有机肥,实现垃圾的资源化利用。
承担市政府生活垃圾决策咨询项目的同济大学教授刘光富认为,这种生物技术优于厌氧发酵、好氧堆肥等有机废弃物处置工艺,值得推广应用。然而,发明这种技术的民营企业在产业化道路上走得并不顺畅。如何为创新型垃圾处理企业提供更好的产业环境,成为一项值得研究的课题。
为何会想到用一种苍蝇的幼虫吃湿垃圾?上海元始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首席运营官那宸宁说,2014年,他和创业伙伴陈伟得知,虫粉可以替代鱼粉成为水产饲料,营养价值更高。那么该如何低成本、规模化地养殖虫子?他们想到了一个点子——用餐厨垃圾喂养虫子,这样既能降低成本,又有环保价值。
经过研究,他们选择了五谷虫。在中药药典里,丽蝇科昆虫大头金蝇或其它近缘昆虫的干燥幼虫称为“五谷虫”。其虫体较大,且外皮较薄,动物吃了这种虫饲料后能充分消化。元始环境的目标是建设一批“五谷虫工厂”,将湿垃圾等有机废弃物转化为肥肥的幼虫和富含有机质的虫粪,前者用作饲料,后者用作有机肥。
2016年,这家民企在宁波余姚的一家垃圾处理厂建立实验基地,攻克了一系列规模化工业养殖五谷虫的技术难题,获得5项发明专利和32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一位上海天使投资人考察实验基地后,向这家企业投资1000万元。2017年,他们参加了第六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在上海赛区脱颖而出,入围行业总决赛并获得“优秀企业”称号。通过大赛这个平台,元始环境得到了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的跟踪服务以及各界关注。
如今,这家企业已在吉林白城建成病死动物和动物粪便无害化处理工厂,在重庆涪陵建成餐厨垃圾处理厂,在四川武胜建立了循环经济示范园。此外,上海崇明的自动化有机废弃物处理厂、重庆南川的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厂、浙江湖州的餐厨垃圾和动物粪便处理厂正在建设中。
有些遗憾的是,这家民企在成长道路上,尚未得到业内国企的很大支持。“垃圾处理行业的门槛比较高,项目立项、工艺评审、土地审批、环评等手续繁琐。”那宸宁说,“我们这种创新型民营小企业最需要的是项目和资金,这正是国企所不缺的。”据了解,上海一家大型国企就“五谷虫工厂”举行过两次论证会,得到了专家肯定,但这家企业要求元始环境先做一个自动化样板工程,让领导考察后再做决策。
在那宸宁看来,这种做法有点保守,在大企业“开放式创新”成为全球风潮的今天,大型国企可更早地介入“五谷虫工厂”的产业化道路,与民营小企业联手创新,共同建设样板工程。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负责人认为,业内国企可以将项目资源给这家民企,提供一个创新工艺技术的应用场景。如果示范应用的效果很好,则应大力推广。
所幸,利用崇明一个已关停的奶牛场,由元始环境引入社会资本投资600多万元改造的样板工程即将建成。这是国内首家自动化五谷虫处理湿垃圾厂,厂区总面积50亩,现有厂房总设计容量为100吨/天,一期工程设计处理容量为25吨/天。目前处于试生产阶段,已具备每天处理10吨垃圾的能力。
在生产流水线上,只见一个个装有苍蝇幼虫的盒子在传送带上运行。每隔一段时间,投喂口将经过预处理的湿垃圾等有机废弃物投入盒子,成为幼虫的美食。
陈伟告诉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湿垃圾运到工厂后,工人先去除大型无机可见物,随后通过自动化装置,将秸秆等农业废弃物混入湿垃圾,进行搅拌和粉碎,完成预处理。湿垃圾里混有塑料袋等无机物也没问题,一并粉碎。在另一端,工厂建有种蝇房,每10平方米产出1公斤卵块,可长成100公斤幼虫。它们能在5天生长周期内吃掉500公斤有机废弃物,随后结束其“使命”。利用它们惧光怕热的特性,生产线上的光热装置将幼虫与虫粪自动分离。前者被烫死后,通过低温颗粒冷冻技术成为又干又硬的“冻虫”,用作虫蛋白饲料;后者运往堆肥车间发酵,变成有机肥。虫粪中的塑料等无机物由于被幼虫吸收了“油水”,变得很干燥,经简单的筛选即可分离,收集后做低成本回收处理。
据介绍,工厂装有负压新风系统和恒温恒湿空调系统,产生的臭气被新风系统吸出,经干式过滤、紫外线道工序后排出,不会污染环境。
刘光富分析说,与厌氧发酵、好氧堆肥等湿垃圾处理工艺相比,这种生物技术具有四大优势:一是分解速度快,幼虫吃掉垃圾、排出粪便的周期仅为1天,厌氧发酵、好氧堆肥的处理周期则长达20天左右;二是在密闭空间中处理垃圾,没有二次污染,而堆肥是在露天环境中进行;三是易于规模化生产,设备投资和运行费用比较低;四是高蛋白饲料、有机肥这两大产出物的经济价值颇高,不愁销路,而厌氧发酵、好氧堆肥的产出物销路不太好,还会产生需要填埋的副产品。目前,“五谷虫工厂”处理1吨垃圾的利润为700—800元,远高于其他现行工艺。与利用蚯蚓、蟑螂分解垃圾的生物技术相比,苍蝇幼虫的分解能力更强,生长周期更短,便于大规模生产。
“所以这种新型工艺值得推广应用。”刘光富说。据介绍,在美国俄亥俄州,也建了一家幼虫工厂。他们用黑水虻的幼虫分解有机废弃物,产出饲料、高脂肪油等4种产品。
在未来的推广应用道路上,民企除了需要国企的大力支持,还需要政府引导,获得更好的产业环境。在刘光富看来,垃圾处理是一个产业,长期以来,国内这一产业的体制机制是“政府主导,国企兜底”。随着垃圾分类工作的全面展开,这种体制机制亟待突破,应改为“政府引导,市场竞争,多种经营模式并存”。政府方面,要出台产业政策,引导垃圾处理产业更好发展,而不必大包大揽。市场机制方面,要引入更多的社会资本和民营企业,并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特许经营、BOT(建设—经营—转让)等多种经营模式。“只有把垃圾处理产业做大做强,垃圾分类才会更有价值,不断提升上海和外省市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置水平。”
作为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元始环境赶上了这个产业的“风口”。崇明“五谷虫工厂”竣工后,将进行政府部门验收,此后将接受市场和当地居民的检验。“如果我们的工艺技术通过了检验,希望能把它用于上海各区湿垃圾处理厂的升级改造,并在今后新厂建设中得到应用。”那宸宁的话语中,透着自信和憧憬。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fenleilaji.cc/?id=49260
- 转载请注明: admin 于 分类垃圾-环境保护从分类垃圾做起!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