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什么垃圾?”,自从 6 月上海宣布实施强制垃圾分类开始,电影院大妈的这句玩笑话戳中了许多人,生活中如何识别垃圾分类,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
话题背后代表着流量,流量背后隐藏着商机,无数创业者瞄准时机,进入垃圾处理领域创业。据天眼查资料显示, 6 下旬底垃圾分类新公司注册数量达 70 家,注册资本从几十万到数千万不等。
政策也为垃圾分类处理市场带来了红利。按照住建部的要求,到 2020 年底, 46 个重点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2025 年底前,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都要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垃圾分类处理市场看起来前景广阔。
曾被大众漠视的万亿垃圾分类处理市场,在 2019 年伊始开始站上了风口,更多的创业公司开始寻找其中的机会,资本也在寻觅其中的投资标的。但前段时间一则报道:《第一批垃圾分类创业公司已经破产》,将垃圾分类创业的窘境呈现在大众面前,又让很多看好这一领域的人产生了犹豫。
追风口,赶热潮,垃圾创业被指是时机仍不成熟的伪创业赛道,行业很难发展出一批优质企业。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互联网创造了众多快速崛起的案例,风口成为代指很多创业机会的领域。聊项目进融资,一定是与当下的风口紧密相连,垃圾创业也是如此。
今年 6 月上海率先实施垃圾分类,起初大家并不以为意,认为是促进环保意识提升的文件。但随着一个月后,史上最严格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一旦被发现混合投放垃圾,最低 50 元、最高可罚款 200 元。
先是陆续有人在网络上爆出自己的垃圾分类绝招,后是衍生出各种代扔服务。据百度指数显示,“垃圾分类”关键词在 7 月 1 日搜索指数达到巅峰值近 150 万次,而在这之后每日平均搜索次数也维持在 10 万次左右,面对巨大关注度背后的无线流量,互联网玩家们直接触到背后隐藏的商机,风口崛地而起。
开始是一些做垃圾分类或环保的企业股票瞬间大涨,引得其他玩家纷纷涌入抢占先机。接着创业热潮也开始兴起,据天眼查数据显示,仅在今年 6 月 17 日至 7 月 17 日,全国就新成立了 8346 家经营范围包含“垃圾、垃圾分类、垃圾回收、垃圾处理”的企业。
这其中不乏一些跨界而来的企业,纷纷提供代扔、代分类等服务,都想尽早占据用户的使用习惯。然而环卫行业看似简单实则并不容易,高成本低收益的顽疾难医,许多跟风而入的企业,在市场热度褪去后,茫然不知所措。
例如曾被誉为新型垃圾分类回收产业样本的小黄狗,刚开始势头迅猛,投入大量的机柜进行垃圾分类回收。 2018 年已经进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全国重点城市,在 156 个居民社区进行了布局。但是由于对垃圾分类的市场预估不足,垃圾箱分类色设计空间和分配的运营人手都存在问题,导致业务长期不能盈利。
最终由于其背后公司的团贷网暴雷,小黄狗成为倒下的最知名垃圾分类公司。进驻 1 万个社区,估值 150 亿,预计年营收达22. 65 亿,小黄狗曾经希望达到的目标也化为泡影。
曾从市政府获得了 200 万元创业引导基金的朗盾科技,部署了 100 多回收机器。但是回收种类多为价值不高的玻璃、塑料等产品,无法弥补朗盾科技高昂的运营成本。从 2016 年开始陆续撤出市场,到今年彻底不再运营,最终于今年 6 月 26 日公司运营资质被吊销。
垃圾分类创业从成为行业风口,到出现数家创业公司的死亡,让很多资本和创业者开始怀疑起赛道是否存在。不过从国内外发展趋势看,垃圾处理一定是大趋势。万亿市场也需要创业公司参与,弥补政府力有不逮之处。
有人制造出垃圾,就有人在做垃圾创业。从市场层面看,尽管诸如小黄狗、朗顿科技等公司的发展遇到问题,仍有很多领域存在机会。垃圾创业也并非是风口,而是长期存在商业价值的行业,以下四个领域是垃圾分类创业的机遇:
垃圾分类处理的识别难题,以及链接的众多线上服务,让流量商机成为垃圾分类处理的第一个机遇。除了创业系统通过垃圾分类业务获取流量外,百度搜索、微信小程序、支付宝就先后上线垃圾分类指南,主推小程序及宿主的APP获得更多打开机会。
以支付宝为例,早在 6 月 28 日,支付宝就上线了“垃圾分类向导”和“垃圾分类指南”小程序,涵盖了 4 万多种垃圾。截止 8 月 20 日,支付宝平台上已上线的垃圾分类相关小程序达 57 个,累计用户数已突破千万,用户分布也从上海逐步扩散至浙江、广东、河北、陕西、北京、天津等全国多个区域。其中“垃圾分类指南”小程序用户量最大,已达到 390 余万。
就在支付宝推出“垃圾识别”小程序的第二天,微信也很快跟进,推荐了 4 款垃圾分类小程序。 如今美团、饿了么也相继跟进,上线垃圾代扔服务。
依托支付宝下程序平台而起的易代扔,便是一直从事垃圾分类行业。旗下的垃圾分类指南拥有 300 万的活跃度,在用户中好评一片。
快递盒、外卖盒、用过的纸巾,喝完的饮料瓶等等,都将按照统一的标准将其一一分类。根据平台指示,预约取货员上门收取垃圾便可。
易代扔创始人牛棚回忆道,“在今年端午节第二天,有位取货员上门回收,用户将洗好的一叠外卖盒,清洗干净并整理好了。”随着平台上门服务的次数增多,用户在不自觉中形成垃圾分类意识。
“易代扔”并不会和回收员产生直接的接触。他们对接的是大大小小的回收企业,这些企业的回收人员会在用户下单后到指定地点回收“垃圾”。这些回收的“垃圾”会再一一对应地被送到处理厂,纸进再生纸场厂,塑料进塑料切片厂,玻璃进玻璃纤维拉丝厂……
已经拥有线下跑腿业务的饿了么,瞬时推出代扔垃圾服务。每单 12 块钱,跑腿范围和外卖类似,不超过 3 公里。
将垃圾进行分类,更主要的目的是为了便于有效资源的再次利用,就是我们统称的二手回收。
“70%输出国外,15%做公益”,在线衣物回收平台白鲸鱼创始人方晓东讲到。作为一家以旧衣回收为主要业务的平台,白鲸鱼会将自己回收而来的衣物,进行分类,有70%出口到国外一些国家,从中转手挣到差价。借助支付宝小程序中心化流量模式,白鲸鱼已经回收 1 万 3 千多吨旧衣物。
非洲等国家的二手衣物需求量十分巨大,但由于气候原因,只有夏季衣物拥有市场。冬季衣物,一般经过再加工,重新生成其他产品重新流回市场销售。
“比如废旧的棉衣,质量和品相较好的会捐赠给山区人民,剩下的60%-65%可以经过工厂加工,变成车里的隔音棉,大棚的幕布,脚垫等产品。”铛铛一下创始人向Tech星球介绍到。
随着闲鱼、转转等二手平台的逐渐扩大,闲置经济地位逐渐上升。纺织品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物品,随着居民购买量不断增加,旧衣物产生量不断上涨。
据统计在中国每年会扔掉 2600 万吨旧衣服,这 2600 万吨衣服最终被焚烧或者填埋,会对环境造成了相当大的污染,废物的循环利用也是国家强制实行垃圾分类的目的之一。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ar、ocr、拍照识别技术不断应用到各个场合,垃圾分类行业也不例外。
7 月 5 日手机淘宝的“扫一扫”新增垃圾分类功能,用户通过点击屏幕识别,便可通过AI智能识图功能,识别干垃圾、湿垃圾、可回收垃圾或有害垃圾等
除去各大平台上线的智能识别小程序,智能硬件产品同样也是垃圾分类带来的新商机,曾经遍布社区的智能垃圾回收柜“小黄狗”鲜明的代表。小黄狗将生活垃圾前端进行智能分类,中端统一运输、末端集中处理。
不同于其他平台的上门收货模式,智能线下产品使用户在分类送递衣物时不受时间限制,对于朝九晚五的上班族是种很方便的送递模式。
垃圾是在线下生活中产生的,智能硬件能够解决线下垃圾分类的难题,因此智能垃圾桶、智能回收柜未来定将拥有广阔的市场。
据统计: 2001 年以来,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产量一直呈上升趋势, 18 年间共增长了59.7%,从 13470 万吨增长至 21521 万吨。2017 年,中国202 个大中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 20194.4 万吨。
巨大数量的垃圾,也造成了很多城市病。有数据表明,目前中国有四分之一的城市已经无垃圾填埋堆放场,三分之一以上的城市深陷「垃圾围城」困局,因此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回收和循环利用,已经成为关乎发展的重要事。
不过目前我国的垃圾分类处理系统还不成熟,对比目前德国的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 65.6% ,成为全球垃圾分类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
随着我国的垃圾分类处理水平提升,相关市场也必将越来越大。据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预测,未来三年相关产业市场规模预测将超过 2000 亿元。
国内垃圾分类处理固然起步较晚,但是在移动支付、小程序和AI等领域的发展更为超前。
诸如生活服务平台支付宝和社交平台微信,就在成为这些垃圾分类企业的发展的催化剂。尤其是阿里生态体系中的支付宝,距离商业和生活应用场景更近、更懂商业,利用小程序、生活号等服务,蚂蚁森林、芝麻信用等工具,在生活服务尤其是当下火热的垃圾分类领域,助推行业向前进一步发展,成为垃圾分类创业的商业催化剂。
虽然有小黄狗等行业探索先行者倒下,但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易代扔、白鲸鱼等平台,在垃圾分类领域获得更好的发展。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fenleilaji.cc/?id=47730
- 转载请注明: admin 于 分类垃圾-环境保护从分类垃圾做起!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