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罗县光大环保生态园垃圾分类现场观摩会,市民参观了解垃圾焚烧发电。 本版图片 惠州日报记者周楠 摄
这三年家住金域华府的朱刚刚,发现小区有一个明显的变化:现在小区的苍蝇蚊子老鼠比以前少了,环境变得干净整洁,大人孩子都更爱在小区散步休闲。这个变化的背后,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惠州持续不懈推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
自2020年3月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以来,惠州始终坚持收运体系四环节有效衔接,让生活垃圾从投放、收集、运输到处置实现一个完整闭环。经过近3年的不断完善,惠州市城市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已建立起来,四色分类在这片大地上蔚然成风。如今,无论是在居民小区,还是在商场、学校、医院、机关……都能看到人们参与垃圾分类的场景。蓝红绿黑四色垃圾桶,潜移默化地提升了市民的文明素养,改善了群众的人居环境,更承载着这座高素质高颜值城市,对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的孜孜追求。
垃圾分类工作,是习总书记十分关心的“关键小事”,也是民生大事。他强调,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
从2020年3月,惠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进部署会召开,到把垃圾分类工作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再到成立以市长任组长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惠州市坚持高位推动垃圾分类工作。其间,市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多次专题研究部署垃圾分类工作,深入一线实地调研垃圾分类工作开展情况和存在问题,每年召开全市垃圾分类推进大会进行动员部署。
“一指用力”莫如“握指成拳”。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下,惠州市各级各部门各司其职,又齐抓共管,市城管执法部门统筹全市垃圾分类工作,各县区为垃圾分类组织实施的责任主体,承担属地责任,全面负责辖区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的组织实施、资金保障和设施建设等工作。各级党政机关齐抓共管,部门分工明确,形成合力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有序开展。惠城区、惠阳区、大亚湾开发区、仲恺高新区已创建省级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区。
2020年以来,惠州市垃圾分类先后走过了三个阶段,分别是以点带线版本”、力推全覆盖全普及的“2.0版本”和加强标准化管理的“3.0版本”,一步一个脚印,不断破解难点,持续纵深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垃圾分类四个环节,环环相扣,缺一不可。惠州市坚持前端、中端、末端一起抓,软件、硬件建设齐发力,全力构建完整闭环的全程生活垃圾分类体系。
“撤桶并点”成为推进垃圾分类投放工作的关键一环。惠州将全市小区的垃圾投放点由2020年的1.6万个,合并到如今的4800多个,将垃圾收集点改造为垃圾亭并设置洗手盆、太阳能照明、远程监控等设施。同时,加大投入,常态化做好垃圾桶清洗和消杀工作。
在分类收集上,惠州市市容环境卫生事务中心构建科学的大件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对大件垃圾实施免费清运、集中处理。同时,把市场、饭店、食堂、大排档等餐饮单位纳入收运体系,规范厨余垃圾分类收集。
为防止运输环节“混装混运”“跑冒滴漏”,惠州市压实主体责任配足配齐分类运输车辆,共投入可回收物专用运输车36辆、有害垃圾专用运输车13辆、厨余垃圾专用运输车43辆、其他垃圾专用运输车252辆;运输车辆车身标注所承运的生活垃圾种类,接受群众监督。同时,大力推行“定点收集、桶车对接”的上门收运模式,共覆盖全市一万余处接驳点,加速推进垃圾分类全覆盖。
2019年7月,位于惠州市惠城区芦洲镇墩子林场的惠州市生态环境园吞下了第一口垃圾,至此全市已建成5座垃圾焚烧厂并投入运营。2023年1月,全市垃圾焚烧处理能力达到每天9900吨,成为全省实现生活垃圾全量焚烧处理目标的5个城市之一。目前,全市集垃圾焚烧、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有害垃圾集中处理、大件垃圾处理和可回收物再利用为一体的垃圾处理体系已经逐渐完备。接下来,《惠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将出台,成为惠州市第一部全链条垃圾分类法规。该《办法》着眼于全链条管理、全过程控制,对每个环节进行具体规定,明确各责任主体的法律责任,建立管理责任人制度、举报奖励制度、信用监管制度等,以法治保障垃圾分类工作的有序运行。
走进惠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优秀小区——仲恺高新区陈江街道御湖社区的鑫源名筑花园一区,道路整洁、干净,通过第三方调查问卷,现小区居民垃圾分类知晓率达100%。公共区域设置有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点,保洁员和居民把打包好的垃圾分类投放至垃圾桶……
物业小区是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主阵地。2022年以来,惠州市城乡管理和综合执法局通过示范工程调动物业小区积极性,以典型引路、带路,着力推动垃圾分类从“盆景”向“风景”转变。在全市范围内打造了200个垃圾分类先进示范小区,提炼出可复制可推广的垃圾分类“惠州经验”。
为更好地推动物业小区落实垃圾分类工作责任,市市容环境卫生事务中心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惠城中心区小区住户生活垃圾收集费管理的通知》,将垃圾收集费的返拨与物业小区实施垃圾分类工作有效挂钩,进一步规范惠州物业小区住户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的管理。
惠城区率先推出“购买生活垃圾分类专管员服务项目”试点,将持证上岗的“生活垃圾分类专管员”派驻到街道(社区),对负责联系包干的居民区实行日常垃圾分类督导,进一步夯实居民小区“桶边督导”、定时定点投放实效。
为激发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分类参与率和准确率,惠阳区坚持开展“蓝色星期六”“红色星期天”“绿色每一天”垃圾分类三大主题日活动。“蓝色星期六”以每月的第一个星期六为资源回收日;“红色星期天”以每月的第四个星期天为有害垃圾回收日;“绿色每一天”则是通过组建垃圾分类桶边宣传进行督导。
仲恺高新区垃圾分类办建立达标示范小区长期监督管理机制,实行“月度复盘、季度评比”机制,通过正负双向倒逼激励,巩固垃圾分类良好成效。
惠州市城乡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还举办了惠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优秀小区和分类达人名单评选活动,并在《惠州日报》、惠州头条APP刊发惠州优秀小区和分类达人的先进事迹,旨在通过优秀小区典型引路、连点成片,表彰分类达人增强居民的荣誉感,进而推动惠州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不断提升。
4岁萌娃与客家山歌PK“垃圾分类神曲”,学生表演“变废为宝”舞蹈秀,“垃圾桶成精”小品逗乐现场观众……日前,别开生面的“垃圾分类齐参与,文明城市我先行”2022年惠州市垃圾分类宣传文艺作品征集活动PK赛举行,来自全市的18支文艺队伍集结赛事,同场竞技,传播垃圾分类知识。此次比赛还通过惠州头条APP进行直播,吸引了数十万网友在线年,惠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垃圾分类与文明实践、文明培育相融合,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深化垃圾分类宣传方式方法创新,多措并举掀起垃圾分类工作新热潮。一方面,以青少年为切入点,举办丰富多样、趣味横生的活动吸引广大青少年参与,如垃圾分类主题课堂、儿童绘画艺术展、校园主题演讲比赛、宣传文艺作品征集等活动,以“小手拉大手”带动整个家庭、班级、学校参与垃圾分类。在2022年惠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主题艺术活动中,学生们将从社区、学校回收来的废品,像废弃螺丝钉、纽扣、使用过的汽水瓶,经过设计、制作,精心打造成一件件唯美的艺术展品,不仅引发了制作者对废品的思考,也让更多人意识到,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是每一个人的责任。
另一方面,通过“党建+垃圾分类”,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垃圾分类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走在前、当标杆、作表率,通过举办惠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培训班、“千人行”垃圾分类现场观摩以及优秀物业和分类达人表彰活动,筹办全市垃圾分类3周年大型纪念宣传活动,不断壮大垃圾分类基层专业队伍,推动垃圾分类工作走深走实。2022年,惠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举办为期7天的全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培训班,并深入各县(区)开展专题培训,邀请业内资深专家围绕政策法规、管理经验、技术标准等内容现场授课,同时组织党员群众实地进行现场观摩学习。两次培训共覆盖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全市公共机构、各县(区)街道以及社区垃圾分类工作组织管理人员近4000人次,带动大批社区基层党员、社会单位、居民群众提高生活垃圾分类水平,让垃圾分类科学有效开展。2022年底,惠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举办“党建引领聚合力,齐心协力助推绿色新发展”——全市性垃圾分类现场观摩活动,组织各县(区)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党员干部走进垃圾分类处理终端,了解垃圾分类无害化处理全流程,发挥“红色力量”引领“绿色时尚”。截至目前,我市已完成惠城区、惠阳区、大亚湾开发区、仲恺高新区4个分类示范片区建设,按期完成省对我市示范片区建设任务。
此外,惠州积极打造主题公园、科普宣传展台、体验馆,形成“线上+线下”“多元+创新”的宣教体系。2022年全年累计开展专题培训30场次,在省级媒体推出报道15篇次,“学习强国”采用稿件7条;各类宣传活动1250余场次,参与志愿者近2.7万人次,各类主流媒体动态宣传报道740篇(条),取得较好的宣传引导效果。
2022年7月,惠州首个智慧垃圾分类管理平台落地仲恺高新区。该区将垃圾分类基础设施与数据、管理、服务进行融合,构建起全时段、全方位、全覆盖的垃圾分类管理网络。这是惠州以数字化赋能垃圾分类管理,试点打造垃圾分类智能管理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惠州以建设更加幸福国内一流城市目标为引领,通过科技赋能,探索智能化管理模式,全面提升垃圾分类智能化管理水平,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不断探索垃圾分类实践路径。
惠州首个智慧垃圾分类管理平台覆盖仲恺高新区保洁人员2470人、道路保洁面积1288.74万平方米、机械作业车辆160辆、基础设施30余座,垃圾分类作业监管实现智能化。通过整合智能设备、摄像头、地磅、GPS等不同源头数据,对全区分类终端处置设施、收运车辆和作业人员等进行实时监督,从而实现垃圾分类收运体系前端分类、中端收运和末端处置全过程实时高效监管,实现数“治”分类。
智能化管理不仅为垃圾分类的精细化处置提供有力支撑,在前端引导居民投放上亦有促进。作为桥西街道首个智能设备试点小区,晨阳公馆从2020年起持续推动垃圾分类工作,现有居民312户,共2个定时投放点。通过宣传发动、设施完善等一系列举措,使得垃圾分类工作效果显著提升。目前晨阳公馆住户垃圾分类知识知晓率100%,垃圾分类参与率达100%。
在晨阳公馆每个分类投放点安装了两个摄像头,分别负责视频监控及抓拍。该设备具有可视对话功能,工作人员坐在电脑前以及用手机就能掌控小区内所有投放点的情况,对不按规定投放垃圾的居民可及时进行引导。同时,运用智能识别技术,抓拍不文明垃圾投放行为,精准到人、到户,便于居委会及物业人员入户宣传教育;对于不听劝阻、拒不改正的,可为行政处罚提供完整的证据链,为城管执法人员依法查处提供有力证据。
“跟以前比,住户们垃圾分类意识更强了,在非投放时间段扔垃圾的人也明显减少。以前上岗前还要先收拾投放点周边大包小包的垃圾,现在干净了不少,我们的工作也轻松很多。”该小区垃圾分类投放点的站桶员说。
“居民朋友们,认清垃圾分类四色桶;剩菜剩饭瓜果皮,菜叶肉类厨余垃圾放绿桶;玻璃金属饮料瓶,纸盒塑料可回收放蓝桶;电池药片杀虫剂,灯管油漆有害垃圾放红桶;尿片陶瓷香烟蒂,纸巾尘土其他垃圾放黑桶;蓝红绿黑要分清,垃圾分类齐参与,城市环境更美丽。”惠城区定制3000个智能垃圾分类语音系统,当居民进入3米感应范围时,即自动播放垃圾分类宣传语,引导居民正确投放垃圾。
接下来,惠城区将创新运用人工智能,不断完善垃圾分类语音提示器的功能,实现传输垃圾分类投放点图像到后台进行处理,并播报垃圾分类准确率,推动居民垃圾分类水平不断提升。
实行生活垃圾分类,意味着居民生活习惯的改变。惠州市久久为功,调动多种资源,凝聚各方力量,推动居民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推动垃圾分类成为城市新时尚。
居民小区设立“楼栋长”,由“五老”人员、党员志愿者、热心居民等人员担任,带头做好垃圾分类,并广泛发动、监督小区内的居民做好垃圾分类。通过开展党员“双报到”和“党员责任岗”“红色小区”等活动,惠州全市1150多个党组织、10000多名党员志愿者,常态化参加垃圾分类主题实践和宣传工作,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头雁效应”。
惠州全市党政机关、医院、学校、车站等公共机构率先示范,全面推行垃圾分类。在2020年确定建立10个场所作为示范点的基础上,惠州市以创建省级示范片区的16个街道为抓手,形成深化示范、以点带面的工作格局。还通过开展楼层撤桶、投放点合并、垃圾投放亭建设和厨余垃圾接驳点收运等有效措施,有力推动了垃圾分类的落地见效,让人居环境变得更美。
2020年以来,惠州市针对垃圾分类执法处罚21宗,累计罚款6.5万元,基本实现垃圾分类全流程执法。惠州市还建立了评估考评机制,及时发现解决存在问题,科学运用考评结果,加大“晒”和“督”的力度,将考评结果纳入年度工作绩效考核,充分调动起各级各部门落实垃圾分类工作的积极性,有力提升了全市垃圾分类工作水平。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惠州市将以习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有关部署,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数字监管系统建设,通过建立垃圾收费制度、实施积分兑换政策、开展桶边指导、常态执法检查等措施,不断完善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实现对分类收集、运输、处理全过程监控,将“垃圾分类”的事情办实做好,为全力打造“城在山水中、家在花园里”的优美花园城市,为新时代新征程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惠州精彩篇章努力奋斗、作出贡献。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fenleilaji.cc/?id=48720
- 转载请注明: admin 于 分类垃圾-环境保护从分类垃圾做起!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