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破烂儿啦……”操着浓浓乡音、拖着长长的尾音的吆喝声,是很多80后对废品回收的记忆。后来,这种穿梭于大街小巷居民区的声音,变成了大喇叭里的自动循环播放,但做的事儿还是八九不离十。
直到一名年轻的电影导演改行创业,垃圾回收在当地逐渐发生了一些变化。在“盐商杯”第三届“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上,高海博创办的内蒙古绿品园环保有限公司带来了“建设城市可再生资源分类回收站”项目。
高海博设想的垃圾回收,不再用小商贩扯着嗓子骑着小三轮挨家挨户“串门儿”了,而是在城市各个居民小区定点建立垃圾分类回收置换店,采取积分兑换制管理模式,鼓励个体主动将可回收的垃圾分类,引导大家树立一种环保意识。
“我们回收后经过分拣,直接对接工厂,而传统的垃圾回收从个体到工厂至少需要经过四五次转手,不仅工序繁多成本也高。”高海博要做的,不仅是垃圾分类回收,“我希望大家能够从垃圾分类这样的小事中有种不一样的收获感,而不是为数不多的现金。这也就是我们建立积分兑换制度的初衷。”
这样的理念来自于留学期间的生活感触:“在国外的时候,觉得人家的垃圾分类回收做的很好,后来回国做导演,在许多拍摄过程中发现我们的城市环境污染严重,就想着做一些事情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高海博在台湾拍摄MV时,发现他们的垃圾分类回收做得很细致,“那我们在大陆也可以做呀。”
高海博告诉记者,自己从小就是个很有主见的人,认准了就一定会去做。2010年从法国自由电影学院电影导演专业毕业之后的几年,高海博作为副导演,与尤小刚等人一起拍摄《西施秘史》,参与央视纪录片拍摄,导演之路走的还算不错。但他依然不顾家人的反对,决定改行,从零开始。
“我们留学生对祖国总是有种别样的情怀,看到国外在垃圾回收上做得这么好,我们的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心里很不是滋味。”高海博说,“并不是说我们的国民素质不高,而是我们长期以来比较欠缺这种垃圾分类回收的意识。”
经过一年多的考察,2014年3月,高海博决定,从自己的家乡内蒙古呼和浩特开始,建立垃圾分类回收置换试点,用最简洁的方式,从最基础的地方做起,开启美化环境之旅。
让高海博欣喜的是,在呼和浩特回民区一家置换店的试点,意外得到了环卫工人的好评。“那个区域有所学校,人员流动比较多,环卫工人每天需要清扫六次,每次工作量都不小。有了垃圾回收置换店,学校里的孩子会把一些可回收垃圾拿到店里置换,他们不但不乱扔垃圾了,有些孩子还主动捡起地上的饮料瓶之类的送去回收店。”得知置换店的开设,让现在负责那块区域的环卫工人每天只需要清扫两次,高海博觉得自己做了一件挺有意义的事,“我们不仅减轻了环卫工人的工作量,还在引导学生从小养成垃圾分类回收的意识。”
如今,绿品园已经在呼和浩特市开设了10家垃圾分类回收置换店,2个社区公益回收亭,他们还建设了一个可再生资源分拣中心,初步形成了从源头控制垃圾再生产业链的模式,估计未来每年能为城市垃圾减量4000吨。在山东费县,他们还在建设一个生态农村垃圾分类项目示范基地。
“在我们的宣传推广下,呼和浩特市参与垃圾分类的居民达到2.5万户,5万余人次,绿品园每天回收可再生资源15吨。”虽然项目已经步入正轨,但是高海博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兴奋,就像当初面对困难时没有太过悲观一样。
“可以说一路走来,每一步都是荆棘之路,一开始建立试点,由于大家没有垃圾分类意识,参与度并不是很高。工作中还经常出现上传下达的误差,周围的人也不怎么看好。”但是支撑高海博的梦想一直没有动摇,他坚持“没有垃圾分类意识就慢慢培养,传达有误就多沟通”。
在他们的努力下,项目不仅获得了当地政府的资金扶持,还通过各种大赛得到专家评委的认可。
“目前我们存在的问题就是产品源不够。”面对未来的发展,高海博不想急于求成,“没有牢固的基础不行,这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只有大众养成一个良好的垃圾分类回收意识,产品源供给才能跟得上。”
高海博的目标,是通过垃圾分类回收这件“小事”,带动一个地区的循环经济产业,“这次参加大赛,就是寻求投资。”根据高海博的了解,目前垃圾回收行业的发展大致有政府采购型和技术创新型两种模式。在他看来,前者扩张性不足,后者成本大、回报小。
“我的计划是将市场化运作与政府引导扶持相结合,这样既能够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又能够得到扩大规模,保障持续性发展。”
“收——破烂儿啦……”操着浓浓乡音、拖着长长的尾音的吆喝声,是很多80后对废品回收的记忆。后来,这种穿梭于大街小巷居民区的声音,变成了大喇叭里的自动循环播放,但做的事儿还是八九不离十。
直到一名年轻的电影导演改行创业,垃圾回收在当地逐渐发生了一些变化。在“盐商杯”第三届“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上,高海博创办的内蒙古绿品园环保有限公司带来了“建设城市可再生资源分类回收站”项目。
高海博设想的垃圾回收,不再用小商贩扯着嗓子骑着小三轮挨家挨户“串门儿”了,而是在城市各个居民小区定点建立垃圾分类回收置换店,采取积分兑换制管理模式,鼓励个体主动将可回收的垃圾分类,引导大家树立一种环保意识。
“我们回收后经过分拣,直接对接工厂,而传统的垃圾回收从个体到工厂至少需要经过四五次转手,不仅工序繁多成本也高。”高海博要做的,不仅是垃圾分类回收,“我希望大家能够从垃圾分类这样的小事中有种不一样的收获感,而不是为数不多的现金。这也就是我们建立积分兑换制度的初衷。”
这样的理念来自于留学期间的生活感触:“在国外的时候,觉得人家的垃圾分类回收做的很好,后来回国做导演,在许多拍摄过程中发现我们的城市环境污染严重,就想着做一些事情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高海博在台湾拍摄MV时,发现他们的垃圾分类回收做得很细致,“那我们在大陆也可以做呀。”
高海博告诉记者,自己从小就是个很有主见的人,认准了就一定会去做。2010年从法国自由电影学院电影导演专业毕业之后的几年,高海博作为副导演,与尤小刚等人一起拍摄《西施秘史》,参与央视纪录片拍摄,导演之路走的还算不错。但他依然不顾家人的反对,决定改行,从零开始。
“我们留学生对祖国总是有种别样的情怀,看到国外在垃圾回收上做得这么好,我们的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心里很不是滋味。”高海博说,“并不是说我们的国民素质不高,而是我们长期以来比较欠缺这种垃圾分类回收的意识。”
经过一年多的考察,2014年3月,高海博决定,从自己的家乡内蒙古呼和浩特开始,建立垃圾分类回收置换试点,用最简洁的方式,从最基础的地方做起,开启美化环境之旅。
让高海博欣喜的是,在呼和浩特回民区一家置换店的试点,意外得到了环卫工人的好评。“那个区域有所学校,人员流动比较多,环卫工人每天需要清扫六次,每次工作量都不小。有了垃圾回收置换店,学校里的孩子会把一些可回收垃圾拿到店里置换,他们不但不乱扔垃圾了,有些孩子还主动捡起地上的饮料瓶之类的送去回收店。”得知置换店的开设,让现在负责那块区域的环卫工人每天只需要清扫两次,高海博觉得自己做了一件挺有意义的事,“我们不仅减轻了环卫工人的工作量,还在引导学生从小养成垃圾分类回收的意识。”
如今,绿品园已经在呼和浩特市开设了10家垃圾分类回收置换店,2个社区公益回收亭,他们还建设了一个可再生资源分拣中心,初步形成了从源头控制垃圾再生产业链的模式,估计未来每年能为城市垃圾减量4000吨。在山东费县,他们还在建设一个生态农村垃圾分类项目示范基地。
“在我们的宣传推广下,呼和浩特市参与垃圾分类的居民达到2.5万户,5万余人次,绿品园每天回收可再生资源15吨。”虽然项目已经步入正轨,但是高海博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兴奋,就像当初面对困难时没有太过悲观一样。
“可以说一路走来,每一步都是荆棘之路,一开始建立试点,由于大家没有垃圾分类意识,参与度并不是很高。工作中还经常出现上传下达的误差,周围的人也不怎么看好。”但是支撑高海博的梦想一直没有动摇,他坚持“没有垃圾分类意识就慢慢培养,传达有误就多沟通”。
在他们的努力下,项目不仅获得了当地政府的资金扶持,还通过各种大赛得到专家评委的认可。
“目前我们存在的问题就是产品源不够。”面对未来的发展,高海博不想急于求成,“没有牢固的基础不行,这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只有大众养成一个良好的垃圾分类回收意识,产品源供给才能跟得上。”
高海博的目标,是通过垃圾分类回收这件“小事”,带动一个地区的循环经济产业,“这次参加大赛,就是寻求投资。”根据高海博的了解,目前垃圾回收行业的发展大致有政府采购型和技术创新型两种模式。在他看来,前者扩张性不足,后者成本大、回报小。
“我的计划是将市场化运作与政府引导扶持相结合,这样既能够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又能够得到扩大规模,保障持续性发展。”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fenleilaji.cc/?id=46534
- 转载请注明: admin 于 分类垃圾-环境保护从分类垃圾做起!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