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我们跟街道提过建议,说希望区里跟街道秉持“定时定点投放为主,其他投放方式为辅”,方便我们加班族的投放。
街道居委给的回复是目前人手不够,并且定时定点是区里定的,没法改了,不会改了。
直到这两天赶着开早会我们五点就起了,然后六点多出门发现:垃圾桶旁边凌晨很早很早就有人值守了,他可以一直站到晚上10点,他就是那个掌握垃圾房钥匙的人。
但是我们将已经分好类的垃圾拿过去,说你能不能让我们早点扔一下,赶着上班等不到七点,被他一口回绝。
你有时间找人盯着垃圾桶干瞪眼,都没时间多开放一段时间垃圾桶???这么牛逼的思路我是第一次见!!!把居民当啥呢???
这种态度我可以视作刻意和居民对抗的态度么?我偶尔如果加两个夜班是不是湿垃圾就要在家里堆肥了???
我知道出发点是好的。现在问题是投诉都不给解决啊。我如果是没分好类要去扔,这算蛮不讲理。问题是我分好类了好嘛??
杭州最近实施的“敲进门”“扫码追”活动,就是城管每家每户敲门去居民家里检查垃圾分类情况,垃圾分类现在不光管外面的,还要进居民家里管室内垃圾是否分类,垃圾分类好不好?绝对是好事情,但是感觉有些过于急切了,急功近利这样不是太好,堵不如疏,这样一刀切的做法反而会引起抵触情绪,本来是好事一件结果变成不好的了,呃呃呃。
另外有没有学法律的给普及一下,城管这种去居民家里翻垃圾桶的行为有法律基础吗?如果居民不同意城管进门会有什么后果?会成为妨碍公务罪吗?而且这种做法真的有些不是很赞同,垃圾分类是好事,我支持,但是垃圾如果扔到外面你可以检查,要是不合规定可以处罚,可是垃圾在我自己家里还没有出门吧?随意进出居民家里进行翻东西真的很让人不舒服,居民家里第一不算公共场合吧?第二居民家里属于私人空间吧,引导分类可以有很多方式,为何非要采取这种明显权利的手伸太长的方式?这种明显越权的行为竟然还当做引以为傲的行为大力宣传?
额,为什么突然这么多人点赞?这个问题存在好久了,突然一下又火了什么情况,怕了,还是匿了。
另外在说一句我支持国家政策,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上到了一个新台阶,甚至某些一线城市已经不输发达国家,理应国民精神素质也需要上到一个新台阶,所以垃圾分类我支持,但是,但是,但是啊,凡事需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他有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习惯,你只是一刀切的垃圾分类,如果不听就罚款就想各种站在百姓对立面的做法这样不好,你只告诉百姓垃圾分类了,但是你要知道中国几代人都没有这种意识,你是不是需要先给他们普及一下道理?为何分类?分类了有什么好处?对个人有什么好处?整个社会垃圾已经多严重?这些都没有普及,说实话百姓没有多高的文化,但是百姓信奉真理,百姓想不通啊,你就是告诉我要分类了,不分就处罚,那我为了不罚款就分吧,这是心里不认同,你又是定时投放又是分类方法那么复杂,本来就想不通你还这样一刀切怎么可能没有抵触情绪?再者你要是城管进居民家里可以,毕竟决定的事百姓除了服从没有其他办法,但是你是不是可以在社区宣传一下?比如贴一个城管上门核实电话?在居民让城管进门之前可以有一个合法的联系渠道核实城管真伪?这样也可以避免不法之徒伪装城管进门呢?或者让社区的一位工作人员跟着进门检查?毕竟社区工作人员都熟悉这样也可以增加居民的安全感。
说到底垃圾分类最终的目标是为了环境更加美好,但是环境好了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让人活得更好,可现在这种做法还没有让环境更好呢已经给人造成了麻烦是不是有些丢了西瓜捡芝麻?造成的居民家里安全问题有没有防范机制?只是进门检查垃圾?老年人教他们用智能洗衣机都教不会,你让他们拿着一本手册先背一遍垃圾分类?老年人分类分布明白年轻人来做,但是年轻人996完美避开规定投放时间,怎么办?垃圾不扔了?垃圾分类的确减少环境污染了,但是家里污染多了,细菌多了,这些都有考虑吗?
垃圾分类本身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上海市政的这种做法,非常蛋疼的一点就在于它形式大过于意义,忽略了城市建设本身的规律和广大人民的便利,最终效果很可能适得其反。
具体来说,搞分类,分干垃圾湿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我没意见,可是干嘛要强制撤点,让大家定时去小区固定的点投放,这是谁拍脑袋想出来的?本身一个小区原本的垃圾桶放置,都经常出现不够用的情况,现在好了,直接撤掉,让你去数百米外的地方,还要求你特定时间才能去丢,闹呢?本来一个小区的垃圾产出和垃圾桶承载是动态平衡的,现在人为打破这种平衡,企图用原来十分之一数量的垃圾桶去承载和原来同样多的垃圾产出,还讲不讲科学、讲不讲道理?现在导致的普遍结果是,大量垃圾被丢在原本撤掉前的垃圾桶位置、道路垃圾桶及周围,无人处理,堆叠如碉堡,臭气熏天。
第二点,您分类就分类吧,还要求要拆袋倒垃圾,我(黑人问号???)实在搞不懂这个操作的意义在哪里,合着您想这垃圾处理的工作全部交给群众,在垃圾桶分好类您啥都不干直接填埋/焚烧/发酵?垃圾处理本身就是需要专门的处理工厂和工序,现在好了,把这光荣的使命交给人民,你们就帮我分好类,要垃圾处理厂何用?更何况时有报道说垃圾车一来最后还是将四类垃圾一车带走,得,分了半天人垃圾车又给你混一起了,这不正如上一个答案说的。。脱裤放屁白办手续。后续环节配备不足,要求群众垃圾分类就成了作秀。现在天气热了,垃圾桶尤其湿垃圾,没有袋带直接暴露在空气中,苍蝇和老鼠们可算找到乐园了,那味道,啧啧啧。垃圾车也成了马路上最引人注鼻的风景。走到哪里都是湿垃圾的味道,这样真的好吗?
第三,对人民群众垃圾分类的知识、理念不进行长期的介绍和引导,对人民群众垃圾分类的习惯不进行过渡性的培养,而是通过罚款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对违反者进行惩罚。您觉得,罚款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吗?拜托,现在哪怕AI(人工智能)也讲求一个迭代学习,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花长时间去让人民习惯这种垃圾分类的做法,并理解分类的好处,而是去通过强制+罚款来实现,反而会引起群众的逆反心理:我从未感受到垃圾分类的好处,还由此引起了种种不便,我为何要遵守?
说真的,上海市想带头做好垃圾分类,给全国其它城市打个样,相信大多数人还是非常支持的。但是像现在这样欠缺规划想当然、简单粗暴一刀切的做法,恐怕难得人心。
希望能在后续的方式方法上,结合实际和群众的反馈,做出更加合理和人性化的调整。就这样。
路上偶遇的一幕,黄色的液体从湿垃圾运输车厢汩汩流下,弥漫着一阵不可名状的臭味:
工资一个月几十块,劳动力不值钱,垃圾买个几毛钱都是零食来源。垃圾自然分类,扔掉的真是没用的。
日本通过立法,消耗居民时间和资源做垃圾分类,结果,居民不能100%分正确,后端还要再分。
所以垃圾分类,分干湿就可以了,湿垃圾提供可降解的纸袋,只装厨余垃圾。其他垃圾专业人工分拣,焚烧。
2020.8.25补充:距去年强行搞垃圾分类已过去一年,包括垃圾焚烧厂专业人士在内的几乎所有人骂骂咧咧的声音就从没停过。这些情况,在去年刚开始搞垃圾分类的时候就已经可以预见的。可惜了200亿的民脂民膏。李强被调到湖北的时候,上海人民竟然在网络上喊出“上海有救了”的口号,群众对他的观感可见一斑。
我想知道,垃圾分类是否还是必须走日本的老路?真的没有任何创新的模式可以选择吗?到底是垃圾处理模式僵化了,还是决策者的思维僵化了?
群众辛辛苦苦分类的垃圾,有没有分类垃圾车把分类的垃圾拖走?如果有分类垃圾车,那么有没有对应的分类垃圾堆场?处理能力是否足够?如果处理能力不足,可否在上海先找几个区试行垃圾分类(用流行的话说就是“试错”),随着处理能力提升,再逐步推广到全上海?
如果有分类垃圾堆场,那么垃圾是否有分别环保化处理?是否像宣传的那样,回收的回收,拉去焚烧发电的发电,填埋的填埋?
如果上面的都做到了,我想知道整个产业链上是收益还是亏损?如果是亏损,我想知道亏损额度是多少?是哪部分政府预算在支撑这样的亏损?能持续支撑吗?如果把这笔亏损的资金用于扶持教育、扶持上海的创新创业,会不会产生更好的综合效益?如果能持续支撑亏损(甚至盈利),那么我想知道每天全上海市到底因为分类而多产生了多少垃圾——每次扔垃圾都要好几个垃圾袋、家家户户都要买好几种垃圾桶等等。多产生的垃圾从环保角度来看是否又产生了新的问题?是否降低了垃圾分类的社会意义?
最后,希望魔都的每位科级、处级、厅级、部级干部都要带头,自己拎分类垃圾去倒,要天天坚持,注意要破袋、限时。不要被人骂“何不食肉糜”。
环保是好事,但首先要让群众知道“我付出了那么多成本,到底能给我的城市带来多大综合收益(经济收益、社会收益、环保收益等)”?
这么大张旗鼓搞垃圾分类,投入了多少个亿(官方正式口径:2018年~2020年投入高达200亿)垃圾分类是不是市民最迫切关注的事情?还是政府最想要的“全国第一”政绩工程?有没有全流程全产业链打通?有没有把经济帐、环保帐算清楚?如果算清楚了,有没有宣传到位,让群众理解和配合?上海市民的公民素养是很高的,如果确实于国于民有利,上海市民的配合度会很高,就像世博会一样,当年真的是全上海市民都大力配合,人人跟过节一样高兴。垃圾分类搞成现在这个怨声载道的样子,先不说垃圾分类怎样,只说在宣传引导方面的工作,就要打不及格!
有句调侃的话有必要点一下:群众都已经过河了,只剩下一些领导还在河里摸着石头。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fenleilaji.cc/?id=40328
- 转载请注明: admin 于 分类垃圾-环境保护从分类垃圾做起!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