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绍兴市积极构建垃圾分类“投、收、运、处”及“源头减量”五大体系,扎实推进生活垃圾治理工作。今年7月,绍兴又启动深化生活垃圾治理“越分越美”行动,从源头减量到分类投放提质、分类收运整治、分类处置提升,科学部署垃圾分类链条每一步,利用数字化场景应用等手段,高质量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提升居民幸福感。
2017年以来,绍兴投资44.85亿元建设循环生态产业园等9个处置设施,全市焚烧和餐厨处置能力达到7880吨/日,实现全市域“全焚烧、零填埋”。
在越城区塔山街道罗门北村,居民将垃圾投入AI智能投放设备,智能拍照设备迅速识别分类准确率,大屏还显示出月投放准确率以及积分等情况。
今年以来,越城区作为全市唯一的垃圾分类数字化小区试点,通过示范带动,不断强化垃圾分类数字赋能,目前已落实100个小区开展试点工作,85个小区正式投入运行。
近年来,越城区先后建设垃圾分类数字化监管平台,建立线上线下融合的垃圾分类管理服务体系。大力推行数字化“定时定点”精分、垃圾(桶)袋“二维码”、“桶长制”督导等多种精准投放分类新模式,破解“怎么分”的问题,实现精准投放、问题追溯、数据共享等全过程投放智能监管一张网。
为实现全民共建共管,越城区探索垃圾分类党建“契约化”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模式,运用多方签约、责任划定、星级挂牌、四平台挂钩等手段和途径,在全区深入推广实施“商约、签约、亮约、履约、评约”五约法,进一步助推垃圾分类治理工作。
今年暑假,柯桥区生活垃圾分类宣教中心迎来了一波波客人,区生活垃圾分类办工作人员从政策条例、分类目标、分类标准等方面,普及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
柯桥区生活垃圾分类宣教中心是柯桥区为群众打造的集科普、时尚、趣味、互动为一体的沉浸式垃圾分类宣教中心及体验中心,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宣教引导,增强宣传的生动性、趣味性和时尚性,让垃圾分类理念入脑入心。
把垃圾分类作为一项全民行动。近年来,柯桥区积极动员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垃圾分类,在全社会形成全民参与、多元共治的良好氛围,让“新时尚”成为“好习惯”。
数字化的加持也提升了垃圾分类全民参与度,齐贤街道根据辖区集社区、村(居)于一体的特点,因地制宜立足数字化乡村建设新站位,探索建设全市首家垃圾分类智能云平台服务终端,将易腐垃圾就地处置、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车桶集中清洗消杀、垃圾分类功能培训、实时监控量化考评和积分兑换激励措施等有机结合,并将所有数据信息接入四个平台,实现基层治理的可视化,探索社区、村(居)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处置的齐贤模式。
自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以来,上虞区高度重视这件“关键小事”,紧紧围绕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目标,大力实施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处置能力提升、回收利用等专项行动,取得了显著成效。
自2018年起,上虞区着手开展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构建起“区、镇、村”三级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做到区有分拣中心、镇有收购站、村(社区)有回收站。截至目前,该项目共计收运各类可回收物近16万吨,各类小家电179000余只。
生活垃圾末端处置能力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前端分类的标准和效果。上虞区作为浙江省首批(20个)启动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建设的区(县、市),城乡居民产生的“四分类”生活垃圾均由相关资质单位分类收运至相应的处置场所进行专业处置,实现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置。
建筑装修垃圾、大件垃圾及园林垃圾一度是城市治理中的“老大难”问题。为破解这一难题,上虞区创新建设城市资源再生利用绿色综合体项目。该项目的投入使用,有效填补了这三类垃圾的处置空白,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为推动上虞区“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推进上虞区垃圾分类工作建设按下“快进键”。
在诸暨,“每日一袋”行动已持续了5年之久。通过“分好啦APP”中的“每日一袋”拍照功能,居民在家自拍垃圾分类投放照片获取积分,可以在诸暨市商超内进行积分兑换消费。
目前,诸暨城区已有3个街道192个小区、11万人参与“每日一袋”,累计已兑换积分1200余万元,形成了“居民自检-积分奖励-线下消费”的良性互动机制,分类质量取得实质性突破。
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开展以来,诸暨初步形成了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清运、分类处置系统闭环。从2018年开始,诸暨在实施全民“实名制”垃圾投放基础上,开展“每日一袋”应用推广,不断提升居民参与意识和投放准确率,引导居民习惯养成,推动垃圾分类收集处置全区域、全参与、全链条、全流通。
抓住易腐垃圾和其他垃圾分类投放工作,就是抓住了千家万户分类投放的“牛鼻子”,诸暨市积极推行易腐垃圾“每日一袋”契约化管理模式,运用新时代“枫桥经验”,通过多方签约、责任划定、星级挂牌等手段和途径,形成人人参与、多方契约、共建共享的垃圾分类新格局,有效推动垃圾分类工作的提质增效。
“我买了70元的猪肉,用垃圾分类积分抵扣了7元。”今年,位于嵊州市三江街道名士颐景苑小区的锄禾生鲜配送超市开业,有居民享受了垃圾分类积分抵现金的优惠。
为使居民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三江街道居民正确分类投放生活垃圾,每天可自动产生2个积分。街道同时引入锄禾配送生鲜超市线下实体店和惠民小货郎线上商城,居民通过这两种方式购买商品,每满10元可使用1个积分,全年购买日常用品可省下700多元人民币。
目前,嵊州市已累计创建完成高标准分类示范小区26个,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小区107个,到今年年底将实现定时定点投放100%覆盖,嵊州市的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资源化利用率、无害化处理率也将在年底达到100%。
此外,嵊州市还积极完善末端处理设施,高质量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处理。2019年,嵊州市投资约30000万元,在旋泽墅建成一座年处理能力65万吨的建筑垃圾处理厂;2020年,为解决废弃家具、园林等大件物品处理的老大难问题,嵊州市又在旋泽墅建筑垃圾处理厂新建一套日处理能力50吨的大件垃圾和园林垃圾处理设施,保护生态环境,助力打造“无废城市”。
去年11月,虎哥(新昌)环境有限公司入驻新昌,建立起“前端收集一站式,循环利用一条链,智慧监管一张网”的垃圾分类治理全链条体系,以线上预约、上门收集模式为居民群众提供便捷服务。
目前,全县已有41个“虎哥”服务站投入使用,累计覆盖18个社区,237个小区,超过8万户的居民可以享受到快捷的垃圾分类上门收集服务。依托科学布局、收购有序的回收网络,加强垃圾分类规范管理,有效解决了传统回收“散、乱、差”问题,提高再生资源回收集约化、规模化水平。
新昌县还大力推进垃圾资源“变废为宝”深度利用,将垃圾处置做成产业,获取生态价值、经济价值。
新昌易腐垃圾处置采用“分选预处理+污水生化处理+黑水虻生物处理+油脂回收利用”专业工艺手段,可实现餐厨垃圾100%无害化处置。去年以来,该县全面推进易腐垃圾2.0版本升级改造,通过提升城区餐厨垃圾处置中心、扩建厨余垃圾预处理中心、新建瓴坤昆虫科技产业园,持续深化“易腐垃圾+昆虫虻养殖”生态处理模式运用,不断拓展延伸易腐垃圾末端处理产业链,投用以来每年产生经济效益约700万元。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fenleilaji.cc/?id=39373
- 转载请注明: admin 于 分类垃圾-环境保护从分类垃圾做起!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