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垃圾分类精细化管理,学院路街道以志新社区作为试点,在小区内四处垃圾分类桶站点位安装智能化监控设备,可实现语音提示、人像跟踪摄像、互联网等功能,称之为电子“守桶员”,主要用于弥补人工守桶员的值守时间“空档”,工作人员可以随时随地远程查看垃圾投放情况,方便及时进行督办、整改,实现垃圾分类精准监管再升级。
通过智能语音摄像头,“看”到人来,不仅及时宣传垃圾分类知识,还可以实时喊话;当遇到居民在投放厨余垃圾没有破袋或投放错误时,后台工作人员通过设备提醒“不破袋”、“投错”等行为;“看”见垃圾桶满冒,系统实时取证推送给物业工作人员及时处理。有了这个智能化监控系统,可以解放盯桶的人力,白天12小时长时间在线。社区干部和物业工作人员还可以通过手机APP,实时视频监控各个桶站动态,并能收看回放录像。对屡次不按规定进行分类和投放的居民,开展精准入户宣传模式,上门定向宣传,有效提高居民垃圾分类意识。
目前此设备已运行了6个月,通过“科技助力”+“宣传引导”等多举措,如今,居民自主分类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垃圾桶站周边环境也得到了很大改善,志新社区在10月份学院路街道垃圾分类专项考核中获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今后,学院路街道将持续探索科技赋能社区垃圾分类新模式,提升垃圾分类管理水平。
为进一步提升社区生活垃圾分类整体水平,改善硬件条件,增加宣传氛围,提高居民自主正确投放率,学院路街道林大社区坚持党建引领,在桶站建设上下功夫、动脑子,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召开座谈会、研讨会给智能垃圾桶制造公司出点子、想新招,在产品设计上搞创新。
近日,两台新设计的智能垃圾桶分别在林大社区西住宅区和东住宅区投入使用,社区生活垃圾桶站周边卫生环境得到了改善,桶前值守人员的工作环境得到了提升,居民幸福感、获得感满满,赢得了居民和桶前值守人员的称赞。12月7日,街道城市管理办公室副主任王进、副科长赵渊深入林大社区,对林大社区的智能桶站进行工作指导。
两台智能设备分别替换林大东家属区和西家属区13号楼前的原有桶站。智能设备具有红外感应开门、锯齿破袋、满载报警、语音提示,为值守人员专门设计了值班室,配备了写字台、观察镜、换气扇等人性化设置,极大地方便了居民投放和值守人员使用。
林大社区智能桶站的升级体现了社区居委会“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为社区营造了整洁卫生的环境,方便了居民的投放,并改善了值守人员的工作条件。社区居民对智能设备的投入使用纷纷点赞,值守人员也因工作条件的改善而提升了工作热情,为垃圾分类工作提升起到了正循环的促进作用。
12月7日下午,学院路街道城市管理办公室副主任王进、副科长赵渊深入林大社区,对林大社区的垃圾分类工作进行指导,林业大学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范朝阳,物业负责人和居委会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了工作汇报。
王进首先对林大社区垃圾分类驿站周边环境进行了考察,对驿站内的垃圾桶清洁情况和可回收物的运行情况进行了解,并慰问了垃圾分类指导员。随后,王进和赵渊对改造后的智能桶站和待提升的桶站分别进行了走访,了解了智能桶站的新功能,并与投放垃圾的居民进行了沟通。
王进指出林大社区垃圾分类工作在学院路街道各项考核中始终排名前列,为学院路街道做出了示范作用。智能桶站的设置充分体现了林大社区居委会“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红外开门”、“紫外消毒”、“储物间”等功能的设置服务了社区居民和值守人员,便捷的投放方式和值守环境的提升可以有效促进林大社区垃圾分类工作的不断推进;针对桶站的设置,社区应在做好各项群众基础工作的同时,继续优化精简;桶站周边的保洁也应加强管理,以整洁的环境促进居民对垃圾分类工作的支持。
林大社区将以此次桶站提升为契机,以街道垃圾分类工作指导意见为发力点,以垃圾分类工作带动社区各项工作的全面提升。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fenleilaji.cc/?id=33362
- 转载请注明: admin 于 分类垃圾-环境保护从分类垃圾做起!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