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垃圾分类 > 无废城市 精致铜都——铜陵市“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成果展示
2021
12-19

无废城市 精致铜都——铜陵市“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成果展示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指出“支持铜陵开展‘无废城市’建设试点”,这标志着这项试点工作进入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同时,也意味着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的城市发展模式,正在逐步打开铜陵市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2019年4月,铜陵入选全国首批“11+5”“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县区政府、铜陵经开区、各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高规格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围绕“长江经济带、资源型城市、铜工业基地”试点城市定位,通过构建“无废城市”建设制度体系、市场体系、技术体系、监管体系,建设一批“无废城市”建设重点项目,广泛开展创建“无废城市”细胞工程,全市固废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显著提升,工业固废、城市生活垃圾、农业废弃物处置利用能力大幅攀升,积累了丰富经验,取得了丰富成果,并探索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特色模式,有力助推了铜陵市产业变革和绿色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可持续性。

  铜陵是依托铜、硫、石灰石三大资源而发展起来的资源型城市。“无废城市”建设试点以来,铜陵市强化政策支持,推动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产业发展,出台了《铜陵市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建设推进方案》等,明确了综合利用产品质量监管、工业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推广、示范项目引领等重点工作任务,细化了奖补、税收优惠、政府采购、宣传推广等激励措施。坚持科技引领,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提供动能。延伸产业链条,构建三大产业协同减废模式。铜产业:采用尾砂胶结充填技术,从源头减少选矿尾砂堆存量,回收铜冶炼阳极泥、铜砷滤饼、铜延伸加工废渣金属资源等,推动铜产业金属资源“吃干榨尽”。硫磷化工:通过实施磷酸工艺升级改造,提升了磷石膏品质,扩大了磷石膏综合利用规模,磷石膏历史堆存量由540万吨下降至80万吨。水泥建材:实施钛石膏等工业副产石膏用于废弃露天石料矿坑修复工程,探索出工业固废生态化利用新路径。通过强链、补链、延链,提高工业资源充分回收利用水平,推动工业固废贮存处置总量趋零增长。其中,六国化工与阿里云合作的工业—环境大脑项目,每年可节约磷矿石资源6000吨、减少磷石膏产生量10000吨,入选“2019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百家大数据优秀案例”。

  坚持把“无废城市”建设与乡村振兴、农业绿色生产、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将秸秆综合利用纳入民生工程,着力构建秸秆产业化利用收储运一体化模式。政府推动,落实秸秆利用奖补政策。制定了《铜陵市农作物秸秆产业化利用奖补资金管理办法》,细化资金奖补、申报、管理要求。多方合作,健全秸秆收储运体系,鼓励企业采用“公司+收储站+农户”的集约型收储运模式,实行分散收集、统一储运管理。项目带动,拓展秸秆综合利用途径。依托万华绿色分布式大家居智造产业园(铜陵)平台,形成一条以秸秆为主线的完整产业链,年消耗利用稻麦秸秆等农林剩余废物22万吨。铜陵枞阳海螺水泥公司建成国内首套秸秆替代燃料项目,年利用各类秸秆15万吨。此外,还建成畜禽粪污、秸秆沼气发电工程、秸秆(畜禽粪污)生产有机肥工程、秸秆生物质成型燃料、生物菌等多个秸秆产业化利用项目,秸秆综合利用率由试点前的88.86%提高到 92.44%。

  铜陵是全国46个生活垃圾分类重点城市之一。铜陵市突出党建引领,党政机关示范先行。充分发挥党政机关等公共机构带头表率作用,将生活垃圾分类纳入基层党建任务清单、党政机关目标管理考核体系以及全市干部教育培训必修内容,64640名工作人员登记成为垃圾分类志愿者,深入“吹哨”社区开展宣传、督导等志愿服务。聚力两大阵地,推动分类习惯养成。每年的11月确定为宣传月,11月11日为实践日,同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依托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三大平台,将垃圾分类理念融入课堂、渗入家庭、带动社区,编写全省第一套地级市垃圾分类地方教材《资源与环境 垃圾分类篇》,纳入全市中小学、幼儿园课堂教学内容。发力前中末端,统筹全程分类链条。全市投入4000多万元,新建1303个生活垃圾分类集中投放亭点,全市建成区18.89万户居民家庭设施覆盖率达100%。建立垃圾分类收运专线,实行“不同种类、不同车辆、不同去向”的分类收运。系统协同治理,推动形成长效机制。制定了《铜陵市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指南(2019版)》、《铜陵市居民小区实施生活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工作导则》和《铜陵市党政机关等公共机构实施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工作导则》三项制度,按“示范、合格、提醒、不合格”四个等次定期对全市党政机关、居民小区开展考核,并通过在市级主流媒体公布、对不合格单位和社区负责人进行约谈、纳入市政府目标考核等途径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当前,全市党政机关等公共机构、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可回收物和厨余垃圾回收利用率合计达38.3%。

  废矿物油是危险废物,也是回收后可再加工利用的资源,产生源主要来自工矿企业和机动车维修行业(含4S店)。“无废城市”建设试点以来,市生态环境局、交通运输局针对废矿物油产生源特别是小微企业产生源多且产生量小,废矿物油收集不及时、不规范等问题,引进了“物联网+”废矿物油回收新技术,推动废矿物油从产生、收集、运输到贮存全过程可视化、信息化管控。截至目前,市“物联网+”废矿物油智能管控平台已注册135家废矿物油产生单位,实现废矿物油收集、运输、贮存全过程可视化、信息化管控。废矿物油经营单位通过平台或手机APP可以实时掌握智能终端废矿物油收集量,及时安排收油车转运,并对转运过程全程实时监控,有效预防废矿物油的违法收集、转移、处置利用行为发生。

  普农集团拥有耕地8万亩,主要农作物品种有水稻、小麦、大豆等。围绕“无废农场”建设,该公司聚力发展稻渔共生生态循环农业,开展农业废弃物回收处理,努力将农场打造成国家级现代农业庄园和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建成3万亩稻渔(虾鱼鸭鳖鳅)综合种养示范基地,通过秸秆过腹还田、稻渔共生(“稻—虾(小龙虾)—甲鱼”、“稻—澳龙”、“稻—鸭”共生),实现农业生产闭合循环。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全面开展秸秆粉碎还田、离田作业,建立农作物秸秆还田示范区1.2万亩,“五化”利用量3.9万吨,综合利用率达92.86%。农业投入品废弃物统一回收处理。对农药、化肥、农膜、育苗盘、滴喷管带等农业投入品废弃物回收按每亩5元进行补贴,并设置农业废弃物回收点17个,临时收储点23个,集中点收储点4个,所有农业投入品废弃物由公司统一回收处理。通过“无废农场”建设,该公司实现农业投入品废弃物当季使用和当季回收,生活垃圾全部无害化处置,稻渔共生、绿色防控,减少农药和化肥使用量70%以上,带动农户亩均增收1000元,并获国家级健康养殖(稻虾综合种养类)示范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等称号。

  为规范再生资源回收市场秩序,铜陵市引入“互联网+”再生资源回收模式,提高再生资源回收行业信息化和规范化管理水平。成立回收郎联盟,向全市个体回收户介绍了回收郎物联平台及手机APP功能,免费为回收个体户发放印有回收郎标识的服装和手机。广泛宣传引导,深入学校、社区、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集贸市场、城市大型活动场所开展回收郎物联平台宣传,引导广大市民利用回收郎手机APP发送废弃物品回收需求,让绿色回收方式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加强执法检查。印发了《铜陵市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规定了回收经营者 “8个不得回收”和“6个禁止行为”,回收经营场所“8个禁止行为”,对符合标准的回收站点加挂统一标识牌,推进了行业集约化发展和标准化管理。目前,“回收郎”平台已有注册用户2000多人,合作个体回收户200余户,末端处理企业21家,居民利用回收郎手机APP在家就可实现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的分类。

  “下一步,将锚定省、市党代会新目标新要求,进一步巩固提升试点成效,放大试点示范效应,以源头大幅减量、资源高效利用、废物安全处置、管理精细到位、机制科学长效为总体目标,广泛开展‘无废城市’宣传和细胞工程创建工作,聚力推动工业固废循环利用、建设美丽清洁‘无废乡村’、建立健全‘无废生活’体系、强化危险环境安全保障和培育固废产业经济,深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努力让城市更加生态宜居,让市民共享试点建设成果。同时,以先行示范的政治自觉和使命担当,聚力推动试点工作走深走实,从‘做了’向‘做好’提升,积极探索可复制、可借鉴新经验,奋力擦亮‘无废城市’建设铜陵样板成色。”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铜中宣)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010年度全省广告发布诚信单位


本文》有 0 条评论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