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个很火的段子:自从开始推进垃圾分类,上海市民每天都要经受两次来自老阿姨的灵魂拷问:“侬是什么垃圾?”
剩饭剩菜属于湿垃圾,外卖盒是干垃圾......有网友出主意,如果分不清,侬就以猪为标准。猪能吃的是湿垃圾,猪不能吃的是干垃圾,猪吃了会死的是有害垃圾,卖了能换猪的是可回收垃圾。多考虑考虑猪,你就会分类了。
但现实往往没那么简单,很多人因为傻傻分不清到底是什么垃圾,而屡次陷入崩溃。有人呼吁,赶紧上线垃圾代丢、人工智能自动分拣等服务。
实际上,垃圾分类已经成为当下创投行业的一大热门。支付宝旗下的生活服务功能接入了“垃圾分类回收”小程序,有做垃圾分类的创业公司已经完成了两轮融资。
峰瑞资本副总裁马睿提前两年看到了这一趋势,并投资了垃圾分类公司奥北环保。但他表示,资本无法在短时间内催熟这个行业。“它可能不是一门短期就能赚钱的生意,更大的意义在于对城市基础设施的重构上。”
前几年,一波创业企业开始经营垃圾回收,红极一时之后都不了了之。有回收行业投资人向燃财经分析了原因:“互联网+回收”并没有提升回收效率、降低回收成本。早进场的互联网公司做得很重,自建运输体系及分拣中心的弊端是扣除人力和运输成本后,毛利远远低于做传统废品回收的散户们。同时,之前并没有公司做垃圾分类,垃圾分类和垃圾回收是两个概念,前者更难。
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生效,不规范投放垃圾的行为将被惩罚。生活垃圾分类在国内已经推行了20年,这次终于加大了推行力度。由垃圾分类产生的创业创新也再次受到关注,其中将涌现哪些新机会?
一个小区附近往往蹲着一个收废品的人,他也许同时负责周围几个小区的垃圾回收业务。基本是三轮车卖给四轮车,四轮车拉到废品站,废品站又卖到废品处理中心,废品中心处理后再卖到下游企业。中间要经历几轮称重、筛选、分拣、结算过程,利润被层层分割。
由此可见,这是一个人力十分密集的产业,且中间环节非常多,信息化落后。这些基本因素导致了市场的分散不规范,大多数从业人员都是个体经营者,也没有用技术提升效率。
另一方面,国内的垃圾市场空间巨大,国家也在积极推进垃圾分类及回收再利用。
根据国家统计局和OECD数据显示,近几年我国生活垃圾产量保持5%左右的增长,2017年全国生活垃圾清运量达到2.15亿吨,位居全球第二。在过去全国生活垃圾清运量始终高于无害化处理量,大量城市生活垃圾未经处理直接堆放。
依照住建部等部委2019年6月发布的《关于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要求:46个重点城市到2020年底将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2019年起全面启动,2025年底前基本建成。
2019年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将正式生效,该法规赋予城市管理执法部门对不按规范投放垃圾且拒不改正的单位及个人进行罚款的权力:对单位可罚款5000元至50000元,对个人可罚款50元至200元。
从居民手里产生垃圾到最终再生资源的再次利用,整个垃圾产业的中间链条需要经历反复售卖和分拣的过程。
整个垃圾分类的链条可以分成四阶段,包括:分类投放(居民层面)、分类收集(社区层面)、分类运输(清运)和分类处置(垃圾处理)。围绕这几个阶段有做垃圾分类、垃圾代收、垃圾回收智能终端、后端智能处理设备等创业企业。
奥北环保切的是垃圾分类,也就是居民层面。就目前来看,垃圾分类是一个机会,相当于缩短了传统回收产业链的中间环节。垃圾分类替代掉原来一部分环卫的工作,也替代掉原来废品回收的一部分从业者。如果链条被重构,就会有很多机会。
奥北环保的模式是为已经有环保意识和认知的居民提供环保袋,居民可根据奥北环保对于垃圾的14种定义分类包装垃圾,然后投放到最近一处的奥北与社区共建的自助投放点。根据后端分拣、称重后将钱返回到用户。
与传统模式相比,前面少了两次的称重结算。同时,由于垃圾分类变成用户的自发行为,又可以节省人力成本。
奥北环保创始人汪剑超认为,以前居民们没行动力的原因是因为第一不知道该怎么做,第二是身边没有渠道,做了也没有用。奥北的目的就在于解决这两个问题。
除了近期开始多起来的垃圾分类项目,互联网公司一开始更早切入的是垃圾回收领域,比如智能回收硬件。
但智能终端硬件的投入很大,一组箱子(硬件)的成本可能在两三万元,整个生命周期大。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fenleilaji.cc/?id=32685
- 转载请注明: admin 于 分类垃圾-环境保护从分类垃圾做起!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