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日前报道了高新区企业西安咏圣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出“视觉AI垃圾分类系统”。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垃圾分类领域的创新创业,已成为一片蓝海。
“你是什么垃圾?”这个2019“话题”非常火爆,话题背后代表着流量,流量背后隐藏着商机,无数创业者瞄准时机,进军垃圾处理领域创业。据天眼查资料显示,截至6月底垃圾分类新公司注册数量达70家,注册资本从几十万元到数千万元不等。
蒿江华是西安千心智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水面清洁机器人”的专利发明人。他说,“水面清洁机器人”采用自悬浮系统,游走于水面下3厘米处,通过内置水泵和过滤网让水流通过内网,完成水质过滤净化和垃圾拦截;其独有的控制算法,集成了无线充电、定位导航、路径规划、水下避障、无线传输等最新技术。机器人电量可持续三四个小时;当电量降至10%时,机器人会自动靠岸进行充电;当内网收集满垃圾后,机器人会自动靠岸完成装卸;整套设备(包括岸上装卸系统、充电桩、传输系统等)全程自动化。 据了解,垃圾分类先行者“小黄狗”推出了智能垃圾分类回收机,按分类布局大数据平台。 垃圾分类带来的新兴市场需求是实实在在的,垃圾分类热度刚起,就陆续有人在网络上爆出垃圾分类绝招,代扔、代分类等服务频频出现在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平台上。
西安高新区创业园工作人员表示,创业就是为用户解决问题、满足客户需求,而有需求就会有创业;很多创业者瞄准时机,进入垃圾分类处理领域创业。在日常生活中,就能切身感受到创业带来的便捷。以往最为普通的垃圾桶,在网友的“脑洞”下,出现了不同功能和不同颜色。在网络上,新型垃圾袋和垃圾桶一度成为购买爆款。
不仅是垃圾袋、垃圾桶等产品的扩充,垃圾桶安装摄像头、增加显示屏引入广告等,都是创新创业的延伸。据有关媒体报道,上海垃圾分类政策出台后,一个月内超千家垃圾分类企业注册成立,一夜之间上百个应用上线。除看中流量商机的百度搜索、微信小程序、支付宝垃圾分类指南、美团、饿了么代扔服务以及各种APP外,智能硬件如人工智能、算法等高新技术也“闯入”垃圾分类领域。
据介绍,垃圾分类有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有效资源的再次利用,即二手回收。在线衣物回收平台白鲸鱼创始人方晓东在一次采访中称,非洲等国家的二手衣物需求量巨大,平台回收物品中70%输出国外,从中挣取差价,15%做公益。
一些知名的网络二手平台也在逐渐扩大,将聚集更多的闲置用品。如果这些用品不能得到再次利用,而是采取焚烧或填埋处理,对环境会造成相当大的污染。垃圾分类的强制实行,对于二手回收平台来说具有很大的红利,能够再次提升闲置用品的再利用率。
垃圾分类不仅是一项全民工程,更应是一场全民参与的公益行动。个人以及社区等垃圾分类的前端区域,成为很多创业项目的聚焦地。热门的上门代收垃圾小程序、APP以及语音识别和图像识别垃圾智能分类产品等,聚焦社区垃圾分类方面的服务,引导居民进行准确垃圾分类。
“视觉AI垃圾分类系统”项目发起人高圣哲也有困惑。他表示,当这些应用和产品进入实践后,效率如何成为人们的关注点。不论是小程序、APP,还是智能领域的语音和视觉识别,其成功率都没有达到预期,主要用途大多变成了科普。
引发创业困惑的同时,有不少人表示,虽然这些应用和产品使用没有想象中那么理想,技术的复杂性要求不断完善,但从长远来看,算法、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垃圾分类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因为智能化产品有利于解决线下垃圾分类的难题。
据介绍,垃圾分类是一项涉及全社会的公益工程,整个过程涉及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四个环节。与之相关的产业覆盖垃圾分拣回收产业、固废产业、资源再生产业和环卫设施产业,市场前景广阔。
西安高新区创业园工作人员表示,无论是噱头还是蓝海,都意味着新一轮创新创业大潮涌来。越来越多的创新创业者投入到垃圾分类领域埋头苦干,他们或许还盘桓在商业模式的建构上,或许还在碰撞各种各样的小创意,又或者“跌倒了”……但依然有很多有志之士满怀热情,怀着对社会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感,贡献着自己的绵薄之力。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fenleilaji.cc/?id=30336
- 转载请注明: admin 于 分类垃圾-环境保护从分类垃圾做起!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