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1日,《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实施,深圳正式进入“垃圾强制分类”阶段。10月30日(星期五)15时,深圳市政协2020年第六场“委员议事厅”围绕垃圾分类的难点与痛点,追问垃圾分类后的去向,对垃圾分类展开“灵魂追问”。直播持续100分钟,吸引了超过142万的网友围观。
本场《委员议事厅》由深圳市政协主办,市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承办,深圳新闻网协办,深圳市政协主席林洁、副主席陈倩雯等出席了此次活动。
深圳拥有千万级人口,生活垃圾产量惊人。来自北大深圳研究生院的环境与能源学院副院长徐期勇,他的工作就和垃圾分类有直接关系。徐期勇用一组数据为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做了回答:深圳人口数量2000多万,生活垃圾日均产量达到了2.96万吨,给深圳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
《条例》的出台,正式将垃圾分类从倡导推到用法律强制分类,意义非凡。深圳市政协委员陈蔼贫表示,深圳早在2000年时就被列为垃圾分类试点的城市之一,2020年9月1日《条例》的颁布,使得深圳的垃圾分类又上了新层次,由倡导性转向强制性。
“我居住的小区其实在2018年就已经开展垃圾分类了。”深圳市政协委员、罗湖区政协副主席庄义婷说,在《条例》出台前,她所在的小区就已配备了宣传员,给大家发放印有二维码的垃圾袋,采用评分制,对小区住户投放垃圾的情况进行打分。
深圳特有的“蒲公英计划”,也将垃圾分类的普及教育“吹进”了千家万户,很多孩子比家长更清楚垃圾分类的分法。深圳市政协委员、深职院交通研究中心主任王雪是一名教育工作者,她认为,1个宝宝可以影响6个大人,这6个大人再影响他们身边的6个人就是36个人。36个人再影响他身边的6个人,(影响人数可)几何数增长。
深圳市政协常委,深圳市洁亚环保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小萍介绍说,不少环卫工人承接了一部分引导和监督的任务。这样的专职或兼职垃圾分类督导员,目前深圳有1万1千多人。
活动现场,主持人与委员嘉宾做了一道垃圾分类的选择题。“大骨头”和“用过的口罩”“过期的口红”到底该归为哪类,委员嘉宾出现了意见分歧。徐期勇对此做了详细解答,大骨头、过期口红归入其他垃圾;正常情况下,用过的口罩可投入其他垃圾垃圾桶,在医院则应归入医疗垃圾。
厨余垃圾要求“破袋”投放,这是最让陈蔼贫感到棘手的事,深圳是否可推广使用可降解垃圾袋和垃圾粉碎机?对此,蒋雷委员有自己的观点。他认为,“西方国家的厨余垃圾少,下水管道可以跑卡车,但即使这样,也有被油脂球给堵住的时候。中餐厨余垃圾多,下水管道普遍偏细,就更不具备在家粉碎垃圾的条件了。“蒋雷的观点获得徐期勇的认可,他也回应了陈蔼贫关于可降解垃圾袋推广使用的可能性。徐期勇指出,由于目前国内外关于此项目的技术尚未成熟,所谓的可降解垃圾袋,降解时间甚至会超过垃圾本身降解的时间。
“很多住户并不希望垃圾桶摆在自家门口,这问题不仅困扰业主,物业们也感到头痛不已,该如何解决?”“厨余垃圾投放时间可以延长吗?很多年轻人很晚才到家,但投放时间会让他们无从下手”“校园快递包装、写字楼的外卖餐盒如何集中处理?”委员嘉宾提出的问题得到了网友的附议,“我住的城中村还没有开展垃圾分类”“垃圾分类后它们都去哪儿了?”
深圳市城管和综合执法局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事务中心主任廖齐梅表示,分类投放点设置的人性化、便利化都需要业主和物业公司双方积极沟通,政府部门也要履行重要管理职责,与物业公司一起把分类投放点做到精细化管理,避免出现“厌恶型设施”。此外,厨余垃圾投放时间原则上不少于两个时间段,物业可与业主进一步沟通,灵活调整厨余垃圾投放时段。对于校园外卖垃圾该如何处理的问题,廖齐梅回应说,学校作为投放管理人,有责任根据校园内垃圾产生的品类和性质自主性地设置投放点,引导学生集中投放厨余垃圾。
深圳市城管和综合执法局副局长杨雷回应委员和网友的问题时强调,市民在垃圾分类上做的努力不会白费。他说,解决城中村垃圾分类问题,首要途径是配齐设施、提升服务,比如设置地埋式分类投放点,提升居民分类投放体验;压实社区党委的责任,统筹社会各方力量,共建共享;利用现已搭建的智慧监管平台,实现全程监控,及时监管,及时发现问题。
至于“垃圾分类都去了哪儿”,杨雷的答复是,可回收物会进入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厨余垃圾主要被用作厌氧产沼发电,小部分会采用分散式小型处理机进行处理;有害垃圾则进行无害化处理;其他垃圾则会被运往焚烧处理厂进行无害化处理。
“深圳的城管智慧中心让我十分震撼。”不久前刚刚参观过智慧中心的徐期勇认为,深圳在垃圾处理上已经走在前列,地埋式垃圾箱就是精细化治理的体现。朱小萍委员举牌点赞了徐期勇教授的建议,她进一步提出了推广“桶安家”模式、实行计量收费、加大垃圾分类装置的研发和布局等建议,从源头推动垃圾减量。
庄义婷委员建议要厘清“政、企、民”三者之间的权责、利益关系,只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垃圾治理,促进各类利益相关方的自我管理和相互服务,才能形成人人参与、人人享有的良好局面。陈蔼贫委员认为,垃圾分类需要强化法规辅导,集合城管、教育等多个部门协同发力,同时要借助科技创新,根除“邻避效应”,充分利用市场经济,将垃圾“变废为宝”。
王雪委员表示,垃圾分类工作,最重要的是每个人躬身入局,从我做起。此外,还要优化底层产业链,设计“逆向物流”,做好资源的回收、拆解、再利用。蒋雷建议说,要持之以恒地开展群众教育,真心实意地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同时,政府要研究更优的实施方法,借助科技手段,使市民能够积极地参与垃圾分类,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格局。(赵文硕 陈彦如 张嘉俊)
2020年9月1日,《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实施,深圳正式进入“垃圾强制分类”阶段。10月30日(星期五)15时,深圳市政协2020年第六场“委员议事厅”围绕垃圾分类的难点与痛点,追问垃圾分类后的去向,对垃圾分类展开“灵魂追问”。直播持续100分钟,吸引了超过142万的网友围观。
本场《委员议事厅》由深圳市政协主办,市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承办,深圳新闻网协办,深圳市政协主席林洁、副主席陈倩雯等出席了此次活动。
深圳拥有千万级人口,生活垃圾产量惊人。来自北大深圳研究生院的环境与能源学院副院长徐期勇,他的工作就和垃圾分类有直接关系。徐期勇用一组数据为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做了回答:深圳人口数量2000多万,生活垃圾日均产量达到了2.96万吨,给深圳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
《条例》的出台,正式将垃圾分类从倡导推到用法律强制分类,意义非凡。深圳市政协委员陈蔼贫表示,深圳早在2000年时就被列为垃圾分类试点的城市之一,2020年9月1日《条例》的颁布,使得深圳的垃圾分类又上了新层次,由倡导性转向强制性。
“我居住的小区其实在2018年就已经开展垃圾分类了。”深圳市政协委员、罗湖区政协副主席庄义婷说,在《条例》出台前,她所在的小区就已配备了宣传员,给大家发放印有二维码的垃圾袋,采用评分制,对小区住户投放垃圾的情况进行打分。
深圳特有的“蒲公英计划”,也将垃圾分类的普及教育“吹进”了千家万户,很多孩子比家长更清楚垃圾分类的分法。深圳市政协委员、深职院交通研究中心主任王雪是一名教育工作者,她认为,1个宝宝可以影响6个大人,这6个大人再影响他们身边的6个人就是36个人。36个人再影响他身边的6个人,(影响人数可)几何数增长。
深圳市政协常委,深圳市洁亚环保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小萍介绍说,不少环卫工人承接了一部分引导和监督的任务。这样的专职或兼职垃圾分类督导员,目前深圳有1万1千多人。
活动现场,主持人与委员嘉宾做了一道垃圾分类的选择题。“大骨头”和“用过的口罩”“过期的口红”到底该归为哪类,委员嘉宾出现了意见分歧。徐期勇对此做了详细解答,大骨头、过期口红归入其他垃圾;正常情况下,用过的口罩可投入其他垃圾垃圾桶,在医院则应归入医疗垃圾。
厨余垃圾要求“破袋”投放,这是最让陈蔼贫感到棘手的事,深圳是否可推广使用可降解垃圾袋和垃圾粉碎机?对此,蒋雷委员有自己的观点。他认为,“西方国家的厨余垃圾少,下水管道可以跑卡车,但即使这样,也有被油脂球给堵住的时候。中餐厨余垃圾多,下水管道普遍偏细,就更不具备在家粉碎垃圾的条件了。“蒋雷的观点获得徐期勇的认可,他也回应了陈蔼贫关于可降解垃圾袋推广使用的可能性。徐期勇指出,由于目前国内外关于此项目的技术尚未成熟,所谓的可降解垃圾袋,降解时间甚至会超过垃圾本身降解的时间。
“很多住户并不希望垃圾桶摆在自家门口,这问题不仅困扰业主,物业们也感到头痛不已,该如何解决?”“厨余垃圾投放时间可以延长吗?很多年轻人很晚才到家,但投放时间会让他们无从下手”“校园快递包装、写字楼的外卖餐盒如何集中处理?”委员嘉宾提出的问题得到了网友的附议,“我住的城中村还没有开展垃圾分类”“垃圾分类后它们都去哪儿了?”
深圳市城管和综合执法局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事务中心主任廖齐梅表示,分类投放点设置的人性化、便利化都需要业主和物业公司双方积极沟通,政府部门也要履行重要管理职责,与物业公司一起把分类投放点做到精细化管理,避免出现“厌恶型设施”。此外,厨余垃圾投放时间原则上不少于两个时间段,物业可与业主进一步沟通,灵活调整厨余垃圾投放时段。对于校园外卖垃圾该如何处理的问题,廖齐梅回应说,学校作为投放管理人,有责任根据校园内垃圾产生的品类和性质自主性地设置投放点,引导学生集中投放厨余垃圾。
深圳市城管和综合执法局副局长杨雷回应委员和网友的问题时强调,市民在垃圾分类上做的努力不会白费。他说,解决城中村垃圾分类问题,首要途径是配齐设施、提升服务,比如设置地埋式分类投放点,提升居民分类投放体验;压实社区党委的责任,统筹社会各方力量,共建共享;利用现已搭建的智慧监管平台,实现全程监控,及时监管,及时发现问题。
至于“垃圾分类都去了哪儿”,杨雷的答复是,可回收物会进入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厨余垃圾主要被用作厌氧产沼发电,小部分会采用分散式小型处理机进行处理;有害垃圾则进行无害化处理;其他垃圾则会被运往焚烧处理厂进行无害化处理。
“深圳的城管智慧中心让我十分震撼。”不久前刚刚参观过智慧中心的徐期勇认为,深圳在垃圾处理上已经走在前列,地埋式垃圾箱就是精细化治理的体现。朱小萍委员举牌点赞了徐期勇教授的建议,她进一步提出了推广“桶安家”模式、实行计量收费、加大垃圾分类装置的研发和布局等建议,从源头推动垃圾减量。
庄义婷委员建议要厘清“政、企、民”三者之间的权责、利益关系,只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垃圾治理,促进各类利益相关方的自我管理和相互服务,才能形成人人参与、人人享有的良好局面。陈蔼贫委员认为,垃圾分类需要强化法规辅导,集合城管、教育等多个部门协同发力,同时要借助科技创新,根除“邻避效应”,充分利用市场经济,将垃圾“变废为宝”。
王雪委员表示,垃圾分类工作,最重要的是每个人躬身入局,从我做起。此外,还要优化底层产业链,设计“逆向物流”,做好资源的回收、拆解、再利用。蒋雷建议说,要持之以恒地开展群众教育,真心实意地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同时,政府要研究更优的实施方法,借助科技手段,使市民能够积极地参与垃圾分类,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格局。(赵文硕 陈彦如 张嘉俊)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新重庆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华龙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最佳浏览环境:分辨率1024*768以上,浏览器版本IE8以上)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西段106号10栋移动新媒体产业大厦 邮编:401121 广告招商 传真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fenleilaji.cc/?id=23453
- 转载请注明: admin 于 分类垃圾-环境保护从分类垃圾做起!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