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垃圾处理 > 探访福州生活垃圾后端处置“主战场”
2019
11-17

探访福州生活垃圾后端处置“主战场”

  中新网福建新闻11月16日电 (叶秋云)“我为什么要垃圾分类?”“我们分好类的垃圾去哪儿了?”这些问题一直萦绕在福州市市民的心头。11月14日下午,中新网记者走进福州红庙岭垃圾焚烧发电有限公司,探访福州生活垃圾后端处置的“主战场”。

  当天,福建省生态环境宣传教育中心携手福建省环保志愿者协会、福州市妇女联合会、王庄街道办事处、晋安区妇女联合会组织了35名社区垃圾分类工作者一同走进福州红庙岭垃圾焚烧发电有限公司,“零距离”感受生活垃圾在焚烧厂里是如果得到有效处置的。

  “我们分好的垃圾都是运到这里一起焚烧吗?”“垃圾焚烧后还会产生那些东西呢?”面对疑问,该公司工程师陈女士作了详细介绍。

  她表示,福州市五城区每日产生的4200多吨生活垃圾都会运到福州市红庙岭循环经济生态产业园,各类垃圾会对应运往相应的处理厂或分拣中心,依照不同工艺流程进行处置,焚烧厂主要处置的是其他垃圾。

  她说,垃圾焚烧后,产生的气体经过6道过滤,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后进行高空排放;产生的炉渣无毒害,可以循环再利用制作透水砖;产生的渗滤液和飞灰,会送至相应工厂进行无害化处理。

  记者看到,红庙岭进场路口设卡查验,未规范分类收运的车辆禁止进场。各类垃圾运往相应的处理厂或分拣中心,依照不同工艺流程进行处置,餐厨、厨余、其他和大件垃圾运往红庙岭相应的处理厂处置,由福州市城管委负责监管;医疗和有害垃圾运往相应危废处理厂处置,由福州市生态环境局负责监管;可回收物运往再生资源分拣中心处置,由福州市商务局负责监管。

  “福州城区每日产生垃圾4200吨。现在每天焚烧原生垃圾2200吨,仍有一半垃圾需要填埋处理。”福州市城管委主任林坦表示,填埋占地大,不是长久之计。目前一期填埋场已封场,二期填埋场容量也有限,推行垃圾分类、为垃圾寻求出路迫在眉睫。

  随着城市发展和对环卫标准要求的日益提高,2017年,红庙岭开始新一轮“进化”升级,启动实施15个项目,涵盖垃圾焚烧、餐厨、危废、厨余、大件等所有生活垃圾处理体系,其中6个为改扩建项目、9个为新建项目,为打通垃圾分类“最后一公里”提供了保障。

  目前,除危险废物综合处置PPP项目外,餐厨废弃物处理及资源化利用PPP项目也已带料运行,垃圾焚烧发电厂三期项目、大件(园林)垃圾处理厂投用,可初步满足生活垃圾分类处置的需求。

  通过此次活动,社区垃圾分类工作者们对垃圾分类有了更深的理解,她们纷纷表示:“亲眼见到垃圾储坑里堆积如山的生活垃圾,第一次直观地感受到垃圾分类的迫切性。我们制造的垃圾实在太多了,大力引导居民做好垃圾分类刻不容缓。”(完)


本文》有 0 条评论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