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垃圾处理 > 厨余垃圾如何就地处理?济南试点5G+机器人养虫“解围”
2023
03-15

厨余垃圾如何就地处理?济南试点5G+机器人养虫“解围”

  五克黑水虻卵,在幼虫生长周期每天可以吃掉7-10公斤厨余垃圾一只只小虫子竟然能解决厨余垃圾处置难题?没错!在济南,这样的小虫子正夜以继日地“消灭”厨余垃圾。

  历下区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项目就是国内首个基于5G+机器人的黑水虻餐厨垃圾处理站,每天最多能将10吨厨余垃圾“变废为宝”转化为生物蛋白和有机肥,实现100%就地资源化。

  历下区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项目位于玉函银座地下,占地400平方米,车间里闻不到厨余垃圾发酵的异味,听不见机器的轰鸣,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养殖架和食料输送管道,哺育着黑水虻幼虫。

  记者在现场看到,2000克虫卵孵化出的幼虫平均养殖在塑料盒中,一个个白色的幼虫与厨余垃圾相遇。“别看幼虫个头不大,却是名副其实的吃货。”山东欣兆源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王雪莲说:“黑水虻的整个生长周期大约35天,在第七到八天也就是幼虫时期是最能吃的,五克卵孵化出的幼虫每天能吃掉7-10公斤垃圾。”

  中午11点30分左右,玉函银座的餐饮区热闹起来,三三两两的人群挑选着午餐“剩菜剩饭、果皮菜叶,一天下来约有5吨厨余垃圾。”王雪莲说:“这些厨余垃圾经过预处理后,再研磨粉碎便可直接投喂给黑水虻幼虫,黑水虻食性广泛,饲养成本低、高效率且自然环保,作为资源昆虫已在全球范围得到广泛利用。”

  养殖车间内的展板上展示着黑水虻成长过程中的各种形态,记者注意到,成虫与苍蝇有几分相似,但体长略大于苍蝇。“黑水虻与苍蝇是完全不同的昆虫,无论从幼虫到成虫性格很温顺,且不会传播疾病、不带病菌,不会侵入人类居住的环境。”山东欣兆源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经理张恒说:“黑水虻羽化成虫后因口器退化,基本上不采食,只靠补水维持生命。”

  “黑水虻不仅能吃,还浑身是宝。”王雪莲说:“幼虫粪便,也被叫做虫沙,可当作有机肥,在种植业上被广泛应用,尤其是在水稻、有机水果和蔬菜种植方面。”

  此外,黑水虻羽化成虫之前,便会烘干处理,成为其他生物的饲料。“烘干后的幼虫蛋白含量高,可代替鱼粉、大豆蛋白等传统饲料,济南周边的养殖户会来订购,我们不愁销路。”王雪莲说。从餐厅产出的厨余垃圾到投喂黑水虻幼虫,从虫沙到有机肥,从幼虫烘干到动物饲料,共同组成了一个生态循环链。

  识别、扫描、出库、入库、运输、分拣......在历下区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项目车间,机器人正在全自动化作业管理养殖投喂养殖架上的黑水虻幼虫,丝毫没有因为在地下信号差而“停摆”。“我们在车间建立了一个5G基站,通过有线平方米,机器人通过AP(无线接入点)接收信号。”张恒说。

  “作为全国首个将5G+机器人智能化应用到黑水虻处理餐厨垃圾的项目,该项目利用5G技术,自动预制,自动投料,机器人全程自动运输、分拣。可全天24小时不间断运作,工作人员可利用5G技术做到监管控制,同时管控平台会自动根据各项采集数据调整设备状态。”王雪莲说。它究竟是怎么运转的呢?

  车间内,一排排货架、养殖盒上分别张贴了3张类似二维码的贴纸,养殖盒上还额外张贴了一张条形码,与他们位置对应的地面也分别贴有相同的贴纸。“这主要是为了定位,方便机器人能及时、准确、全面的管理养殖投喂处置整个业务操作流程。”张恒说,养殖盒上类似二维码的贴纸是条形码和容器编码,货架上是库位编码,起到定位的作用。

  “登登.......”用键盘键入养殖盒编码信息,扫描枪录入容器编码信息和库位编码信息,将两码扫描录入系统后,通过电脑下发指令,将养殖盒放置于辊子机输送线上,辊子机输送线有三个紫外线同步信号灯,可与机器人同步信号,机器人通过摄像头可自动准确识别待出、入库养殖盒信息,及时、准确、全面的管理养殖投喂处置整个业务操作流程。与传统黑水虻厨余垃圾处理相比,大大减少了人工成本,整个车间只需2名工作人员即可运转。

  历下区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项目是济南市城管局加强“数字城管”建设,加快夯实绿色发展生态本底的生动体现。

  “切实提升城市治理智能化水平,济南城管将全力加强数字城管建设,积极推进多网融合、完善运管服务平台、强化信息化管理,不断提升城市治理智能化水平。持续用力推进垃圾分类、建立生活垃圾处置高效格局、加快推进建筑垃圾处理四位一体建设,加快夯实绿色发展生态本底。”济南市城管局党组书记、局长许宗生在《济南通讯》刊文表示。(爱济南 策划:焦小超 记者:吕海丽 王书宇)


本文》有 0 条评论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