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上海“史上最严垃圾分类新政”实施过百日,当日交出的一份成绩单令人欣喜:三季度,居住区垃圾分类达标率快速提高,已由去年年底的15%提升至80%,居民普遍参与垃圾分类,部分居住区的居民习惯养成良好,已不需志愿者值守。单位达标率总体为87%。
“到目前为止,生活垃圾中可回收物比去年底增加了5倍,有害垃圾的回收率比去年底增加了5倍,湿垃圾比去年底增加了130%,干垃圾减少26%。”10月20日,在第31次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上,上海市市长应勇表示,垃圾分类工作的效果超过预期,上海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初步建立。他为上海市民点赞,向市民表示衷心的感谢。
那么,垃圾分类是否等同于减少垃圾、民众的积极性如何持续调动、生活垃圾分类会不会随着时间推移变得虎头蛇尾?
“上海生活垃圾分类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先行示范意义。与其说垃圾分类是一场‘垃圾革命’,我更愿意称其为‘垃圾战争’。”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与管理研究所诸大建教授表示,“垃圾战争”寓意着这是一个分阶段、有难度的持久战,当下,应当进入全民动员、全民皆兵的状态。
垃圾分类等于减少垃圾吗?诸大建教授表示否定,分类只是把原先混合起来的垃圾分门别类处理,但垃圾总量并没有减少。详细来说,包括末端处理减量及垃圾源头减量的概念。垃圾分类有利于减少末端处理的量,但是不会减少垃圾的源头产生量。
人们总说:“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在诸大建看来,“垃圾没有分类就是污染而不是资源”。资源回收是自愿的,可以赚钱的;而污染治理则是强制的,是需要支付成本的。
上海的生活垃圾现在实行的是四分法:即干垃圾、湿垃圾、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这种分类与上海属于沿海城市的垃圾特征基本相适应:城市人多地少,而食物垃圾中水分居多。
“垃圾分类在规模上能减轻末端的焚烧和填埋的压力,同时最大程度的实现资源化。”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公共管理系教授周向红认为,垃圾分类价值主要体现在:干垃圾热值提升,餐厨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垃圾渗滤液处理压力减少。其中,通过垃圾分类后,干垃圾的热值从3500-5000KJ/KG提升到10000KJ/KG 以上,大大提升了焚烧和发电效率。
“餐厨垃圾有机物含量高,在高温条件下容易腐烂从而引发新的污染。但如果能够及时通过技术处理,则可以将其转化为有机化肥、土壤改良剂等环境友好型产品。”上海文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厂长吕长江表示,垃圾分类对助力农业供给侧改革及农产品的消费升级均有促进作用。
上海绿化市容局数据显示,截至9月下旬,上海全市可回收物回收量达5605吨/日(指标量:高于3299吨/日);湿垃圾分类处理量约9009吨/日(指标量:高于5520吨/日);干垃圾处置量控制在约15276吨/日以下(指标量:低于21000吨/日);有害垃圾分出量0.62吨/日。
据介绍,上海对垃圾分类末端设施投入超过200亿,生活垃圾填埋率从原来的50%以上下降到了30%以下。市长应勇表示,下一步,上海要加快生活垃圾末端处置实施和功能化利用实施的建设,到2022年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我们家包括2岁的女儿也严格执行垃圾分类要求,每天做到干湿分离,日产日清。”家住浦东新区银丰苑的李女士告诉记者,自从7月以来,小区对垃圾分类的管理更加严格,垃圾分类硬件也逐渐增多,还提供水桶,为倾倒湿垃圾的居民提供给了方便。对于垃圾分类,她认为,形成习惯后并不麻烦,甚至逢年过节在老家都是按照上海的标准在执行。
虹口区逸仙居民区有1363户居民,60岁以上的老人占900人左右。虹口区逸仙居民区党总支书记祝海霞表示,如果要把垃圾分类的知识推广下去,确实难度非常的大。然而,从2019年3月开始到现在,大半年的时间,通过党员带头及社区志愿者和街道努力,如今90%以上的居民自愿分类,且分得非常好。“干湿分离后,干垃圾在原先48桶的基础上降为每天40桶;湿垃圾由原先9桶到现在13桶,明显可以看出老百姓的理念在转变。”
“在环境问题上,全世界的通行原则就是‘谁污染谁治理’,对自己造成的垃圾污染负责,这是每个人都应尽的法律义务。可以说,‘垃圾战争’就是中国城市的一场没有退路、强制性参与的人民战争。”诸大建教授认为,在水、气、土、渣等城市环境问题中,垃圾处理是城市最大的挑战。
开工没有回头箭。如何将行动转化为习惯、居民的积极性如何持续调动、从初见成效到长效管理,实现常态化?
通过对居民区悠和家园为期3个月的深入调研,上海静安区爱芬环保科技咨询服务中心项目主管韦璐直言“可怕”,小区居民垃圾分类已是入脑入心,他们认为垃圾分类就是居民的分内事,把垃圾分类作为自身责任。同时,相较于绿色账户的物质激励,居民会则会授予奖状或发布微信推送进行表扬,从精神上更让居民受用。
同济大学循环经济研究所所长杜欢政教授表示,从城市发展而言,上海对标的是日本东京。他建议,上海需要学习对方的思路,但是具体操作方法还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上海的垃圾分类是把它当做一种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改变,是从生态文明的高度来看待这个问题,而不仅是解决垃圾问题。”杜欢政教授表示,上海垃圾分类是自上而下强有力的推动,有着充分的顶层设计,从市级层面到区到街道到社区,层层发动,建立了一套激励、鞭策、考核的责任体系进行推动。
杜欢政教授认为,垃圾分类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垃圾去哪儿”问题,“各回各家,各找各妈”,来自产品回到产品,来自大地回到大地。他希望,通过垃圾分类推行,从生态文明到绿色发展,到循环发展,到低碳发展到生态发展,实现这样生活方式大的转变。
循环经济和无废经济的概念,是第四次工业革命和第六次绿色创新长波的主要内容,绿色创新的思想已经渗透在新工业革命的各种探索之中。诸大建教授表示,上海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和长三角实现一体化,绿色发展也是其中的关键内容。他相信,上海和长三角在以人工智能为导向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中会进一步加强智能化与绿色化的互动,捕捉垃圾治理循环经济和绿色发展带来的无限商机,成为绿色发展的领头羊。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fenleilaji.cc/?id=6717
- 转载请注明: admin 于 分类垃圾-环境保护从分类垃圾做起!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