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垃圾处理 > 生活垃圾“吞”进去 清洁电能发出来
2022
11-23

生活垃圾“吞”进去 清洁电能发出来

  11月13日上午10时许,在恩施市六角亭街道办事处高桥坝村的一处山坳里,一辆密闭式垃圾转运车缓缓驶进此处的垃圾焚烧发电厂,将满载的生活垃圾倾倒进垃圾发酵池。

  发酵池内,巨大的钢铁爪挂在航吊上,正一爪一爪将发酵完毕的垃圾抓进一号炉投料口,送入炉内焚烧。

  这一幕,通过监控视频同步显示在该垃圾焚烧发电厂中心指挥平台的大屏幕上。大屏幕的最上方,显示此刻一号炉炉温均值为956.13℃,发电功率为8.35兆瓦。

  焚烧后的炉渣进入渣坑,此刻一个钢铁爪正将炉渣抓出。炉渣将用于制作建筑骨料。

  “恩施市每日产生生活垃圾约500吨,以前都是采用垃圾填埋的方式进行处理。”恩施市环卫局副局长李杰介绍。

  垃圾填埋是大多数城市处理生活垃圾的主要方法,但这种处理方式存在一些弊端,群众反映较多的就是异味问题。

  “以前大部分时间是不敢开窗户的,生怕异味飘进屋里。”一位居住在垃圾填埋场周边的群众说。

  于是,在中央第二轮环保督察交办信访件中,有6个关于垃圾填埋场的重复投诉件。

  州委、州政府高度关注恩施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州推进中央、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专班多次实地调研,加紧盯办,每周调度工作进度。

  恩施市委、市政府将其列为“一把手工程”,市委书记、市长多次到现场开展调研督办,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具体问题和困难。

  从恩施市城管执法局抽调4名工作人员组成专班下沉一线,恩施市自然资源和规划、生态环境、水利、电力等部门凝聚合力,以“脱层皮”的决心交好“民生账”。

  聚焦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征地拆迁、进场道路、电力迁改、基础配套等重难点问题,由市政府分管领导牵头协调,职能部门现场办公,采取“一案一策、各个击破”的方式,共同深度剖析、找准问题症结、研究解决办法。

  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政府累计投入资金3492万元,用于征地拆迁补偿、周边环境整治、进场道路和配套设施建设,并将征收土地无偿划拨用于项目建设,最大限度支持项目建设。

  数据虽然枯燥但直观先后向社会公示项目情况10余次,组织周边居民开展座谈、考察及听证会7次。

  还有质疑的声音:“是不是真的搞得好,莫搞个半吊子,最后摆起。”

  反映最多的是邻避问题,群众担心焚烧垃圾对身体健康和环境质量等带来诸多负面影响。

  于是专班及时组织群众代表去句容、红安等地,参观已建成的垃圾焚烧厂,用实例打消群众的顾虑。

  10月底,记者随同群众走进垃圾焚烧发电厂工作车间,身处其中,没有一丝异味,看不见一只苍蝇,在多处手摸设备,没有一点灰尘。

  在这里,全程封闭式操作,气体排放有仪器实时监控,现场查看烟尘、二氧化硫等,气体排放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监测数据还实时“直通”市、州、省的环保等部门。

  反映以前不敢开窗的群众现在经常开窗通风。“垃圾不填埋了,异味少多了。更重要的是我看到政府实实在在地为群众解决问题。”

  闭式垃圾运输车,以及西南角冒着白色水蒸气的冷却塔,透露着这座工厂的身份。

  恩施绿色动力再生能源有限公司 (恩施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总经理邓诗朋告诉记者,在恩施市垃圾焚烧发电厂,通过垃圾焚烧每日满负荷可产生约60万度电,每年产值可达1.3亿元,创造税收1500余万元。

  “发电不是垃圾焚烧发电厂的主要功能,最大的效用在于环保。”邓诗朋介绍,运送来的垃圾通过焚烧可减量八成,产生的炉渣也可以用于制作再生砖,还大大节约了原本用于填埋垃圾的土地资源。

  长远来看,垃圾焚烧不仅能做到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还能做到循环化、高效化,是目前垃圾处理技术中,比较有前途且负责任的一种做法。

  州生态环境局恩施市分局主要负责人说,“项目的建成,改变了传统生活垃圾处理方式,有效缓解了城乡生活垃圾处理的压力,实现了生活垃圾变废为宝和环境效益最大化,为污染减排、节能降耗、环境改善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本文》有 0 条评论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