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对于农民工们来说,集装箱房是家,而对于郑州市南郊曹古寺村的村民们来说,集装箱房只是个过渡,刚摘掉房东帽子后的失落,即将入住新楼房的喜悦,都会在集装箱房内有所呈现。他们是一群住在集装箱房里的千万富豪。
而集装箱房厂老板郑明杰的一天,则更能折射出当前郑州周边集装箱房的火热程度。
“咣当当—”又一列高铁呼啸而过,地面震动,李爱玲停下手,把洗了一半的青菜扔到一边,“这还是个家吗?咋过!”她恨恨地起身掀开竹帘进屋,任由自来水哗啦啦地流。
4个月前,李爱玲的家没能阻挡住城市扩张的步伐,“四层楼,2000多平方,刚贷款30多万建成的,住了不到一年,拆了,政府补偿了50多万,还要按每户90平方的面积再分给楼房”,李爱玲对这个结果还算满意,但对于政府安置的这种集装箱式过渡房却“不太感冒”,“高铁昼夜响,睡不了个囫囵觉,最可怜的是孩子”。
李爱玲有两个儿子,大的9岁,上小学三年级,小的6岁,上一年级。刚搬来时,小家伙很新奇,在一排30多间集装箱房内乱跑,这里住的都是他们村的人。以前有院子,孩子们一下学就被家长逼着在家写作业,现在可好,没院子了,想去哪儿去哪儿,除了高铁轰鸣,地面扬尘也铺天盖地,而以前在家养的鸡、狗因为没有圈舍到处跑,“孩子们晚上睡不好觉,白天回家又没有学习的地方,得赶紧想办法呀。”李爱玲说。
与李爱玲一样从6月份就搬到集装箱房内的,还有曹古寺村的另外几十户村民,他们都是因为没有建好过渡房而被政府统一安置到这里住的,“一天6元钱,政府掏,我们不管,但就是太少了,一口人才一间,我们家四口人,一间做厨房,一间放杂物,一间盛粮食,一家人只有挤在一间屋内睡了”李爱玲的公公说。
昨天上午9点,《大河报》送过来了,因为集装箱房上没有编号,送报纸的发行员只得挨门喊,“大河报,大河报来了”,有6家集装箱房的门先后打开,主人接过报纸,开始坐在门前的阳光下读报。
卖胡辣汤的常国有些窝心,这位来自开封杞县的中年汉子,已经在曹古寺中街卖了8年的早餐,伴随着村民们房屋的拆迁,他也随之将小店移至集装箱房,但生意却一落千丈,“以前村子里外地人多,每天能卖100多碗胡辣汤,现在50碗也卖不了,你看,这都快中午了,还有半锅呢”,常国的3个孩子都在曹古寺小学上学,常国自己租了间集装箱房一家五口挤着住,“出门不就是图挣个钱,养活孩子们上个学他们都说集装箱房住着不中,我看不赖”。
中午时分,伴随着孩子们放学后的打闹声,集装箱房内开始热闹起来,一排溜小汽车错落有致地停在路边,有路虎,也有霸道,“你别看现在住的都是集装箱房,可里面住的人不一般,有的光赔偿款都好几百万,还有好多是做建筑生意的,资产上千万的有的是。”看记者不停在拍照,一名村民不屑地说。
10月21日,天刚蒙蒙亮,家住北环的郑明杰就起床了。开上帕萨特轿车,郑明杰朝郑州南郊南曹一片荒郊驶去。他有一家彩钢厂在那里。这个占地2亩的小厂,没有宽阔的厂房,没有气派的大门,更像一个农家大院。但郑明杰却固执地认为,他生产的东西将代表一种潮流。
郑明杰的这家工厂专门制作住人集装箱,他买进钢材、门窗、泡沫板,经过切割、焊接、组装,制作出一间间集装箱,然后再贴上地板,架好电路,装上锁具,一个完整的住人集装箱就做成了。
郑明杰先带记者去了焊接厂房,钢材为骨架,彩钢板做墙壁,内含隔热材料,“隔热材料以玻纤棉为主,具有保温隔热效果,且不易引燃”。
从焊接厂房出来,旁边一间已经组装好的集装箱房内正在搞装修,铺设地板砖,安装线路、插座、开关、门窗和门锁等。“这样的集装箱房,6个工人一天能做出2个。”郑明杰说。
“知道孩子们爱玩的魔方吗?我就是受它的启发。”郑明杰笑着说,这种集装箱房,可以自由拼接,也可以摞在一起,能摞两层。空调可自行安装,一般的大功率电器,线路都可以承受,如果漏电,电闸会自动跳。
集装箱房一般都是长6米,宽3米,高3米,“主要是考虑到运输,如果再高再长就不好装车了”,郑明杰对记者提出的好多民工反映集装箱太低,住上铺直不起头的问题这样解释。
整个上午,郑明杰的电话基本没停过,有联系要货的,有他自己打出去联系车辆准备下午送货的。中午的饭在集装箱房内的食堂吃,捞面条,“我们的工人都管吃管住,吃住都是在集装箱房内”,郑明杰对记者说。
“这房现在卖得很好!”郑明杰对自己的产品很自信,他告诉记者,从去年开业以来,他已经卖出1600多间集装箱房,现在他每天的工作就是联系业务,出售、出租集装箱房。
下午2点40分,5辆卡车驶入工厂,一字排开。买家在已经制成的10多间集装箱房中挑选了5间,准备装上卡车。吊车的铁索吊起集装箱房的四角,这个重达3吨的大家伙,不到两分钟,就被放在了卡车上。
房子按照集装箱规格来制造,非常适合运输,一般的卡车都可以运送,在公路上也不存在超高或超宽的现象,“说走就走”,郑明杰介绍道。
运送、安装都在紧张进行,5个集装箱很快变成郑州市经济开发区一处工地的办公室和宿舍。
忙碌一天到傍晚,郑明杰在街头买些小菜,又从后备厢中拿出两瓶白酒,“工人们累一天了,喝一杯,解解乏”,对于这些常年四处奔波的农民工,同样从农村走出来的郑明杰有切身的感受,“我准备拿出两间集装箱房,免费送给那些没地住的人,我知道,没房住的滋味不好受”。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fenleilaji.cc/?id=44220
- 转载请注明: admin 于 分类垃圾-环境保护从分类垃圾做起!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