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垃圾处理 > 《襄阳市“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印发
2022
11-09

《襄阳市“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印发

  北极星固废网获悉,日前,襄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了关于印发襄阳市“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方案》提出,到2023年,各项考核指标任务完成50%以上。“无废城市”制度、技术、市场、监管等保障体系基本完善。大宗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总量增长速度初步得到控制,主要农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率稳步提高,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实现全覆盖,建筑垃圾综合利用体系建立健全,危险废物风险管理能力和水平持续提升。

  到2025年,各项考核指标任务全部完成。“无废城市”制度、技术、市场、监管等保障体系进一步优化。工业固体废物、农业固体废物、生活源固体废物、建筑垃圾和危险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及无害化能力建设全面开展,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用充分发挥,初步形成产业化、规模化、智能化的“无废襄阳”新模式,群众满意度、获得感明显提升。

  《襄阳市“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线日

  为全面推进襄阳市“无废城市”建设工作,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发展,根据生态环境部等18个部门《关于印发〈“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环固体〔2021〕114号)要求,结合襄阳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生态文明思想,结合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相关要求以及碳达峰碳中和等国家重大战略,统筹襄阳城市发展与固体废物管理,强化制度、技术、市场、监管等保障体系建设,推进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推动城市全面绿色转型,为加快建设美丽襄阳、率先实现绿色崛起注入绿色动能。

  1.坚持目标导向,解决突出关键问题。着眼襄阳都市圈建设,立足打造引领汉江流域发展、辐射南襄盆地的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联结中西部新通道的核心枢纽节点,辐射带动“襄十随神”城市群发展的建设目标,以降低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压力、提升主要农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水平、促进生活源固体废物减量化和资源化、推进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切实防范危险废物环境风险等方面为重点,加快补齐相关治理体系和基础设施短板。

  4.坚持创新驱动,促进全民共建共享。加强制度、技术、市场、监管等体系建设,创新体制机制模式,推动实现重点突破与整体提升,培育发展循环经济和环保产业。开展“无废城市细胞”建设,倡导“无废”理念。发挥园区、骨干企业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形成全社会户户知晓、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到2023年,各项考核指标任务完成50%以上。“无废城市”制度、技术、市场、监管等保障体系基本完善。大宗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总量增长速度初步得到控制,主要农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率稳步提高,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实现全覆盖,建筑垃圾综合利用体系建立健全,危险废物风险管理能力和水平持续提升。

  到2025年,各项考核指标任务全部完成。“无废城市”制度、技术、市场、监管等保障体系进一步优化。工业固体废物、农业固体废物、生活源固体废物、建筑垃圾和危险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及无害化能力建设全面开展,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用充分发挥,初步形成产业化、规模化、智能化的“无废襄阳”新模式,群众满意度、获得感明显提升。

  根据《“无废城市”建设指标体系(2021年版)》,结合襄阳市固体废物管理重点领域需求、发展阶段、技术经济条件、发展优势等实际情况,构建由5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和48个三级指标组成的指标体系。

  方案实施范围为襄阳市全部行政辖区,方案编制基准年为2020年,实施期限为2021年至2025年。

  制定工业固体废物源头减量管理制度。贯彻落实《关于推进工业园区高标准建设的意见》(襄政办发〔2022〕5号),完善规划布局,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和集约高效发展,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以重点产废行业和企业为重点,明确企业源头减量途径、方法,提出相应激励支持措施。严格项目入园标准,将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强度、处置总量等作为项目准入的重要指标。开展化工园区建设和认定工作,建立工业园区工业固体废物管理综合绩效评价制度和涉废指标倒逼机制,定期以“单位产值固体废物产量”等指标对重点产废工业园区进行考核。

  完善工业固体废物统计制度。加强对固体废物种类、数量、综合利用方式、利用处置企业、产品流向等信息的统计。严格执行工业固体废物申报登记制度,统一各部门统计标准、口径和方法,充分利用污染源普查、排污许可、固体废物申报登记等数据资源,建立系统化、精细化、长效化的统计体系,一并纳入城市运行管理“一网统管”平台建设。

  建设清洁低碳现代能源体系。摸清煤炭消费底数,严格控制煤炭消费增量。重点削减非电用煤,适时合理发展天然气、地热能、空气能、太阳能等分布式综合能源供能。

  优化调整产业结构。聚焦钢铁、建材、化工、热电等行业,持续开展绿色设计,优化工艺流程,改进技术装备,加快绿色转型升级,推动传统产业全流程清洁化、循环化、低碳化改造。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和过剩产能压减力度。以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等项目为抓手,培育和发展战略新兴产业,支持谷城县建设国家绿色产业示范基地。到2025年,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强度下降至0.35吨/万元。

  建设绿色制造体系。开发绿色产品,创建绿色工厂,构建绿色供应链。在钢铁、有色、建材、石化化工、装备制造等行业,开展低碳企业创建。

  创建绿色(低碳)工业园区。以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汽车零部件(动力部件)产业园等工业园区为重点,建设绿色工业园区,在企业、园区之间通过链接共生、原料互供和资源共享,提高资源利用率。以省级及以上开发区为重点,推进低碳示范园区建设。到2025年,开展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循环化改造、绿色园区建设的省级以上工业园区占比达到100%,城市重点行业工业企业碳排放强度降低18%以上。

  推进绿色矿山、“无废”矿区建设。总结国家级绿色矿山建设经验,贯彻落实《湖北省绿色矿山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鄂自然资函〔2021〕81号),结合发展实际,将辖区内符合绿色矿山建设基本条件的纳入当年任务清单管理。严格对照《非金属矿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规范》(DZ/T 0312-2018)等9项行业标准,推动新建、生产矿山达标建设。到2025年,绿色矿山建成率达到10%以上。

  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审核。结合减污降碳要求,在化工、建材冶金、纺织印染、表面涂装、印刷等重点企业,“双超双有”(超过国家标准排放污染物,超过总量要求排放污染物;使用有毒有害原料进行生产或者在生产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质)企业,以及高能耗企业,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鼓励其他行业开展自愿性清洁生产审核。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展行业、园区和产业集群整体审核试点。到2025年底,通过清洁生产审核评估工业企业占比达到60%。

  严控增量,有序减少存量。按照“控制增量、消化存量、逐步平衡”的原则,加强磷石膏综合治理,促进磷化工高质量发展。严格落实省政府下达的磷石膏综合利用年度目标任务。到2025年,新产生的磷石膏全部进行无害化处理,实现产消动态平衡。推进磷化工企业优化重组,加快磷化工产品结构调整、提档升级,确保磷化工产业安全、持续发展。统筹推进磷石膏和其他矿业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提升工业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置能力。到2025年,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量下降25%。

  加快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加强粉煤灰、冶金渣、炉渣、尾矿等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支持高校、企业、科研院所开展磷石膏综合利用技术研发。探索磷石膏在路基修筑、生产建材、生态修复、土壤治理、井下充填回填等领域规模化利用。到2025年,磷石膏综合利用率达65%,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80%。

  加强固体废物监管。持续开展尾矿库(堆)安全和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加快完成尾矿库污染防治和“三磷”专项整治工作。持续开展打击固体废物环境违法行为系列专项行动,重点整治违规堆放、防渗措施不到位、渗滤液收集池不能有效收集、监测井建设不规范、未按规定进行定期监测等问题。加强大宗固体废物贮存及处置管理,运用先进设备和科技手段,强化非现场监管。鼓励通过购买第三方服务等方式,对固体废物产生、转移、利用、处置等情况进行核查、审计,提高监管精准度和精细化水平。利用物联网监控平台,实现工业固体废物“产生有台账、运输有管理、消纳有追溯”。

  完善“三位一体”回收利用体系。建立完善以社区回收站点为基础,分拣中心、集散交易市场为纽带,加工利用基地为核心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逐步关闭、转移现有不符合空间布局的再生资源回收站点、分拣中心、交易市场和加工利用基地。

  发展再生资源加工利用产业。推进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塑料、废轮胎、废纸、废玻璃等再生资源精深加工。依托废旧资源再循环综合利用、工业废物资源化循环利用、汽车零部件再利用再制造等项目,实现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链补链、强链。选择一批产品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企业,扶持培育为资源循环利用龙头企业。推进谷城国家级“城市矿产”示范基地、老河口国家级资源循环利用基地建设,推动再生资源加工利用产业集聚化发展。

  建立农业固体废物全流程管理制度。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规模以下畜禽养殖粪污管理、废旧农膜及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等方面,出台相应制度文件,推广源头减量及综合利用先进技术,固化产生利用模式,明确农户、合作社、经营商、生产商、政府等各方责任。完善农业固体废物回收利用处置考核制度。

  发展有机产业。推进“中国有机谷”建设,加快有机产业基地建设。鼓励龙头企业开展标准化示范园创建,建设一批规模大、标准化程度高、示范带动能力强的有机产业示范园。强化农产品品牌建设,以品牌化示范带动农业标准化生产。

  开展农药化肥减量增效行动。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产品和技术,集成绿色防控技术模式,加强病虫害监测预警,提高病虫害统防统治水平,持续推进化学农药减量化。深入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推广新型肥料和施肥技术,建设水肥一体化应用示范区,提高化肥利用率。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重点引导南漳县实施茶叶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县创建试点工作,鼓励将农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生产的商品有机肥用于作物种植及高标准农田建设。建立农药化肥施用量统计台账,确保数出有据。到2025年,主要农作物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55%,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93%,主要农作物化肥利用率达到43%。

  推广生态循环种养模式。建立特色循环农业模式,推行农业清洁生产,支持农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推广“五山模式”,发展以沼气为纽带的循环农业经济。合理布局畜禽养殖场(小区),推进种养结合、农牧结合、养殖场建设与农田建设有机结合。在西南山区和鄂北岗地推广种养结合的“循环型林下经济”。在规模化养殖场形成“畜-沼-林”“畜-沼-果”“畜-沼-菜”“畜-沼-茶”等生态养殖产业链。在畜牧业重点区域,推行清洁养殖,实现粪污源头减量。

  提升粪污资源化利用能力。按照“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的原则,规模养殖场实行干湿分离、雨污分流,配套建设粪污处理设施,新建规模养殖场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养殖专业户对粪污进行干湿分离,建设雨污分流设施,按规模建设固体及液体粪污贮存池。散养户粪污堆积腐熟发酵达到无害化处理并就近就地还田。因地制宜实施农村沼气工程,探索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新模式。按照市场化原则,在畜禽养殖聚集区建立粪污处理中心,实行粪污统一收集、集中处理、综合利用。依托绿色种养循环试点县(市、区)项目,对开展粪污收集处理、粪肥施用到田等专业化服务的市场主体予以奖补扶持。到2025年,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5%。

  推广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鼓励使用秸秆收割粉碎一体化、旋耕埋茬等机械化还田农机,落实农机补贴政策。加强农机技术指导,规范使用秸秆腐熟剂。探索秸秆还田长效机制,引导有机肥生产企业开展秸秆粉碎直接还田试验示范。

  推进秸秆多元化利用。研究推广秸秆肥料化、燃料化和基料化技术,开展技术示范及推广应用。推进秸秆生物质能源利用,指导大型能源公司及秸秆固化成型企业实施秸秆发电、秸秆固化工程。配套完善农村能源综合服务体系,依托生物质发电项目,建设秸秆气化、秸秆沼气、固化成型等工程及输气网。扩大秸秆微贮、青贮加工饲料利用规模,实现就地饲料化利用。到2025年底,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

  推进农业投入品废弃物收运网络建设。建设农药包装废弃物和农膜回收网络,构建由政府、企业、农户共同参与的农药包装废弃物和农膜回收利用网络体系。

  倡导“无废”理念。推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发展共享经济,鼓励消费者购买和使用节能环保产品,推动二手商品交易和流通,将个人闲置资源有效利用。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推广“光盘行动”,引导消费者合理消费。

  推进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大幅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禁止、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推动可降解替代产品应用,加强废弃塑料制品回收利用。加快快递包装绿色转型,推广可循环绿色包装应用。开展汉江沿线、水库湖泊沿岸塑料垃圾专项清理行动。全面启动商场、超市、集贸市场、餐饮行业等重点领域禁限塑推进情况专项执法检查。到2025年,城乡结合部、乡镇和农村地区集市等场所停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购物袋,宾馆、酒店、民宿禁止主动提供一次性塑料用品,邮政快递网点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胶带。

  建立襄阳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增建智慧环卫模块,建成涵盖涉及城市环卫作业保洁各方面的数据采集、定位跟踪、日常巡查、作业考核等信息,实现“一个平台、一套数据、多级联动、多维考核”综合智慧化管理。

  推动生活垃圾分类。构建市、县两级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机制,建立“干湿分类为基础、节点细分为补充、回收利用为导向”的分类投放系统。修编《襄阳市中心城区环境卫生专业规划》,构建环卫设施分类体系,推动智慧环卫平台建设。制定大件垃圾回收利用管理制度和网上预约收运制度。到2025年,城市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100%,农村地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60%以上。

  完善生活垃圾清运体系。制定年度垃圾分类清运工作方案,确定收运站点、频次、时间和路线,建立完善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系统。推行密闭、高效的厨余垃圾运输方式。实行有害垃圾单独投放制度,规范有害垃圾收运管理,试行有害垃圾定期或预约收运制度,推广封闭化收运。到2025年,生活垃圾年清运量达到170万吨。

  补齐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短板。建设一批重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大幅减少生活垃圾填埋处置,形成以焚烧为主的处置格局。到2023年,基本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全市城乡生活垃圾焚烧(含水泥窑协同处理)占比不低于70%。到2025年,全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城乡生活垃圾焚烧(含水泥窑协同处理)占比不低于85%。

  推广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新技术。合理利用餐厨垃圾制取生物柴油、沼气、土壤改良剂、生物蛋白等产品,着力解决好堆肥、沼液、沼渣等产品应用的“梗阻”问题。

  推进污水处理厂污泥源头减量与资源化利用。推广污泥深度脱水工艺。建设大型脱水污泥利用示范基地,引进培育一批污泥资源化利用企业。

  完善建筑垃圾相关管理制度。制定建筑工程建筑垃圾排放限额标准,引导各类建筑工程对规划、设计、施工等阶段方案进行优化。编制建筑垃圾消纳场专项规划,梳理和规划建筑垃圾消纳设施,加强对已审批实施建筑垃圾消纳场的日常监管,规范建筑垃圾消纳行为。

  完善建筑垃圾处置工艺手段。引进临时性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环保土体稳定技术等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工艺,探索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及制品在建筑工程和道路工程中应用。到2025年,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12%。

  加大建筑垃圾再生产品推广力度。落实《关于加快推进我市建筑垃圾再生利用产品和磷石膏建材产品推广应用的通知》(襄住建〔2021〕94号)中关于建筑垃圾再生利用产品推广应用要求。推动在土方平衡、林业用土、环境治理、烧结制品及回填等领域大量利用经处理后的建筑垃圾。出台再生产品使用标准和工程使用部位名录,明确各类再生产品的适用标准。

  加大绿色低碳建材推广力度。鼓励政府投资项目优先采用绿色建材。确保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大型公共建筑以及政府投资的公益性建筑执行二星及以上绿色建筑标准。以保障性住房、政策投资或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公建项目为重点,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开展装配式建筑示范基地认定,开发和应用品质优良、节能环保、功能良好的新型建筑材料。到2025年,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100%。

  建立区域协同处置机制。建立跨部门、跨区域危险废物环境风险联防联动制度,完善应急协作机制,实现信息共享、联合预警、协同管控和联动治理新格局。

  严格环境准入。依法开展环境影响评价,从源头控制和减少危险废物产生,降低环境风险。严格危险废物防治污染设施“三同时”管理,密切追踪危险废物的产生、利用、处置动态。

  建设小微企业与社会源危险废物收运体系。开展“互联网+”服务,搭建社会源危险废物收运网上预约平台,扩大社会零星分散源危险废物的有效收集范围。结合机动车维修行业区域分布、收储运能力等实际情况,科学布局废矿物油、废铅蓄电池等危险废物收运网络。推动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在工业园区内建立统一的收集设施,在有条件的高校集中区域推动设立实验室危险废物分类收集试点。到2025年,社会源危险废物收集处置体系覆盖率保持100%。

  加强医疗废物收运体系建设。在枣阳市、宜城市、老河口市、南漳县、保康县、谷城县、襄州区7个县(市、区)布局建设医疗废物集中收集、转运设施,补齐县级医疗废物收集转运短板。探索“村收集-镇集中-县转运”的模式,形成较为完善的医疗废物集中收运体系。到2025年,医疗废物收集处置体系覆盖率保持100%,医疗卫生机构可回收物回收率保持100%。

  补齐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短板。科学制定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建设规划,优化调整危险废物处置设施结构布局。支持大型企业内部共享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设施,提高自主利用处置危险废物能力。严格把控处置能力饱和的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建设,推进缺口较大的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建设。到2025年,工业危险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0%,填埋处置量下降10%。

  强化危险废物全过程监管。加强危险废物收集、处置管理,完善废物分类收集、运输贮存过程中的污染监测及应急措施。建立危险废物重点污染源动态管理档案,完善环境应急预案和日常监管考核机制。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制度。定期开展危险废物专项整治,建立问题清单,督促或责令问题单位制定整改方案限期整改并确保整改到位。

  制定责任清单,厘清固体废物管理职能职责,强化协同联动,建立分工明确、权责清晰、协同增效的管理体制机制。深化固体废物分类分级管理、生产者责任延伸、跨区域处置生态补偿等制度创新。完善固体废物统计范围、口径、分类和方法。实行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推动全社会监督。

  依托科研单位,开展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处置技术与设备研发、技术评估、推广等工作,加大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探索废气、废水、固体废物一体化协同治理解决方案。加强产学研合作,发挥协同处置效应,打造固体废物利用处置技术示范区,促进各类处理设施工艺设备共用、资源能源共享、环境污染共治、责任风险共担。

  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企业竞争、市场选择作用,重点培育绿色发展骨干企业,激励企业走绿色发展之路。落实有利于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的税收、价格、收费政策。全面落实政府绿色采购政策,提高节能环保产品采购比例。开展固体废物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固体废物环境违法犯罪行为。立足襄阳市静脉产业园发展规划,重点培育一批可解决突出固体废物处置问题的环保企业集群。鼓励社会资本进入绿色环保领域,对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绿色产品等提供融资服务。

  完善信息管理,打通多部门固体废物相关数据,搭建大数据信息化管理平台,建立固体废物收集、利用处置数据共享机制。开展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产生、治理排单位排污许可证核发,督促和指导企业全面落实固体废物排污许可事项和管理要求。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环境监管模式,建立健全环境污染问题发现机制。

  成立由市长任组长,生态环境、发展改革、经济和信息化、财政、自然资源和规划、住房和城乡建设、城市管理、农业农村、商务、市场监督等相关单位负责人组成的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细化责任清单和任务清单。将“无废城市”建设列入政府重点工作任务清单。建立考核机制,将建设成效和考核结果纳入政绩考核,作为干部任用选拔的重要参考。

  充分发挥生态环境部环境发展中心的技术优势,依托国家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服务平台,借鉴“11+5”试点城市和地区的成功经验,建立定点帮扶工作模式,协助建设制度、技术、市场、监管四大体系,指导“无废城市”建设工作全面推进。邀请行业专家团队对“无废城市”建设工作中重点疑难问题进行指导,对磷石膏、循环经济等领域进行专题研究,形成问题解决方案。针对固体废物领域存在的共性问题,组织专项培训和研讨,分享经验模式和相关技术进展,及时有效解决面临的难题。

  统筹运用相关政策,支持建设固体废物利用处置等公共设施。由生态环境部门牵头,会同发改、财政等部门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无废城市”建设专项资金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加大对“无废城市”建设的金融支持。

  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将“无废城市”建设宣传教育纳入工作计划,充分利用报刊、广播、影视、互联网等传播媒体,加强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充分激发社会公众主动参与“无废城市”建设的积极性。加强固体废物产生、利用与处置信息公开,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和公众监督作用,提升公众对“无废城市”建设成效的满意度,使“无废”理念得到广泛认同。

  成 员: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生态环境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财政局、市城市管理执法委员会、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利和湖泊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商务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行政审批局、市统计局、市税务局、市科学技术局、市教育局、襄阳海关、市邮政管理局、中国人民银行襄阳市中心支行、襄阳银保监分局主要负责人。

  “无废城市”建设日常工作由市政府副市长张学林同志负责。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生态环境局,蔡金海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成员由市生态环境局、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卫生健康委员会、经济和信息化局、财政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城市管理执法委员会、农业农村局、商务局等单位分管负责人组成。办公室具体负责“无废城市”创建的组织、协调、调度、督查、考核等工作。


本文》有 0 条评论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