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垃圾分类成了近期的热门话题。为了有效利用可回收资源、降低垃圾处理的成本、难度,减少垃圾处理带来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上海、北京等多个城市相继出台垃圾分类指导意见,督促民众自觉做到垃圾分类,形成良好生活习惯。
垃圾分类,利国利民。但这并注定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斗争,不会因为我们意识到他的重要意义就会变得简单。比如上海的垃圾分类行动,从政策指导层面就直接给这项工作人工增加了不必要的难度:难以摆脱的工程师思维下,生造的的“干垃圾”与“湿垃圾”分类令市民一头雾水,认知混乱,为垃圾分类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障碍。
当人的因素发挥了负面作用,我们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象:AI(人工智能)能够帮助我们实现垃圾分类该有多好,政府和民众得少操多少心,少走多少弯路啊。
以当今科技之发达,进步之迅猛,这并不是什么天方夜谭。只不过在探索人工智能助力垃圾分类的过程中,不少地方依然选择了并不明智的方向,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很多地方在应用AI助力垃圾分类时,选择的是“智能垃圾箱”这个解决方案。当然,这里所说的智能垃圾箱,并不是在垃圾箱旁边配个显示屏,播放来及分类宣传片这种“伪智能”形态。
具体来讲,就是市民可以将自己带来的垃圾,让智能垃圾箱逐一过目,然后这个智能分类的来吉祥就会告诉市民,每样垃圾究竟是可回收物、厨余垃圾、不可回收来及还是其他垃圾。
并且为了鼓励市民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不少“智能垃圾箱”还配有奖励系统,每次分类投放垃圾之后,智能垃圾箱会给出相应的积分奖励,甚至会在衡量其中可回收物的家之后给出相应的现金奖励。
听起来应该是个行之有效甚至会广受欢迎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但实际应用中,却造成了到家都不愿意看到的困境:
第一、鸡肋的奖励机制,应用状况令人唏嘘:奖励设置过低几乎调动不起市民的积极性;而奖励设置一旦提高,往往会远超回收来的废品的价值。甚至出现利用技术漏洞骗取奖励的现象,比如在旧书里混入铁皮铁块,系统就会整体认定为金属类废品而进行整体奖励。
第二、高额的成本,让垃圾分类成为了代价极大的政绩工程。投放智能垃圾箱,效果未见得比传统垃圾箱好多少,成本却实打实地翻几十、几百倍:动辄上万的硬件成本,还有不可控的运营成本,着实让不少地方栽了大跟头。
第三、更严峻的现象是,“智能垃圾分类”甚至演变成了资本诈骗游戏。这种成本高企的工程,普遍都要依靠政府补贴,因此就会有相应的企业,通过不可言说的渠道与政府达成合作意向,骗取政策资金的扶持与补贴。
第四、让人哭笑不得的是,花大力气、大价钱让市民完成了分类投放,等垃圾车一来,又混倒在一起运走了。到头来全部化作无用功了。
有鉴于此,中发智造认为,AI助力垃圾分类,说的并不是在生活里投放智能垃圾箱,而是要依托智能制造的理念,在各地垃圾处理厂——即来及处理的终端环节,应用智能化垃圾分拣处理系统,全面提升垃圾分拣的准确度与处理效率。
这方面,已有不少国家在做着有益的尝试与探索,值得我们学习。且听中发智造下回分解。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fenleilaji.cc/?id=4406
- 转载请注明: admin 于 分类垃圾-环境保护从分类垃圾做起!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