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记者 涂世琳)市民黎先生在深圳生活了23年。两年前,他就养成了一个习惯——每晚和家人出门散步前,顺便将分好类的垃圾丢到楼下垃圾投放点。小区过去堆着几个垃圾桶的角落,现在整齐摆放着一排全封闭式的垃圾箱。上面清晰地印着各类垃圾标志,包括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厨余垃圾,他和家人早已习惯把不同的生活垃圾放到相应的垃圾箱内。
“垃圾桶周围过去总是充斥着异味,出门都不会路过这里,都是把垃圾一甩,掩鼻离开。”黎先生比划着扔垃圾的动作说,“现在这里路面干净,空气也清新了,孩子们主动要求帮家里扔垃圾。”
居民区干净整洁的路面、摆放有序的垃圾箱成为市民熟悉的“深圳印象”。十年来,深圳全力打造全国最干净城市,环境卫生水平始终保持全国前列。“美丽深圳”背后,蕴含着深圳垃圾分类制度化、精细化、人文化的管理水平。
10月22日18时50分,焦大叔早早便穿上印有“垃圾分类督导员”字样的红色短衫,站在梅林一村5号区域垃圾分类投放点,指导市民按垃圾分类要求投放。焦大叔表示,19时至20时,是居民扔垃圾的高峰期,“一个垃圾投放点每晚要产生两桶厨余垃圾”。21时,焦大叔再将厨余垃圾送到转运车上。“这里住着7000多户居民,每晚至少两辆转运车过来运走垃圾。村内配备了35名督导员。”
深圳作为一个拥有两千万人口的超大型城市,垃圾处理压力不小。2020年9月1日,《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正式实施,深圳从垃圾分类工作要求、工作标准、技术路线、设施配置、激励机制等方面,制定了垃圾分类处理规范化操作的具体要求。“集中分类投放+定时定点督导”模式全面推行,帮助居民做好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实施初期,每天有1万多名督导员在分类投放点现场引导居民参与分类投放。
“督导员不仅要督促、指导市民更好地实施垃圾分类,还要做好善后工作。”焦大叔一边拿着夹子对垃圾仔细地分类,一边说道,“我在这里生活了二十多年,白天我是环卫工人打扫街道,晚上是督导员。大家都很认可我的工作,我内心也感到十分自豪。”
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统计,截至2022年9月底,全市5800多个住宅区(含城中村)全面实行“集中分类投放+定时定点督导”模式,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100%,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49.1%,厨余分类率达26.1%,各项指标都令人鼓舞。
同时,《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激励办法》的发布,激发了物业管理单位对于分类工作的热情。每年分类成效显著的住宅区将获得表扬并被授予“生活垃圾分类绿色小区”称号,按照10万元/1000户的标准补助激励资金。截至目前,全市共计评选出870个“生活垃圾分类绿色小区”,补助资金超过8000万元。
“住宅区是推行垃圾分类工作的重点场所,物业管理单位作为大部分住宅区分类投放管理的责任主体,《办法》的实施有利于提升我市垃圾分类工作水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事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为了让垃圾分类文明行动像蒲公英种子一样,轻轻吹拂,便能不断传播扩散。2018年6月,深圳推行垃圾分类公众教育“蒲公英计划”,以“党员、志愿者、物业、热心居民”为主体,建立起市、区、街道、社区、小区五级垃圾分类志愿服务队伍。目前,千余名志愿讲师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机关,开展讲座6万余场,培训200万余人次。同时垃圾分类“蒲公英校园”还培育了1885名蒲公英教师,常态化开展垃圾分类教学实践。
“蒲公英计划”还充分利用深圳环卫设施与公园数量多、分布广的优势,依托其建设宣传教育阵地,传播垃圾分类理念和知识,共建成市、区两级26个垃圾分类科普教育场馆(基地)。其中4个获评全国垃圾分类示范教育基地,数量居全国第一。
“我觉得回收牛奶盒是一件有成就感的事情!”深圳市翠竹外国语实验学校学生黄南楠说。2021年起,深圳以牛奶盒清洗、回收等活动为抓手,将校园牛奶盒资源回收教育纳入垃圾分类蒲公英教师培训课程体系,带动各小学、幼儿园参与牛奶盒资源回收行动。“我们每天都要自己洗牛奶盒,清洗的过程非常解压又好玩。”黄南楠表示,她平时在家喝完牛奶也会将盒子清洗,并带回学校投放到回收箱。她说,回收牛奶盒还可以拿到“环保币”换取奖品。
截至目前,全市有近1000所学校约50万名学子加入行动,共回收牛奶盒百余吨。回收后,牛奶盒将制成再生纸、作业本、课桌等再生产品回馈学生。
蒲公英少工委主任梁治宇表示,少年强则国家强,孩子文明则城市文明,学校作为垃圾分类宣传教育的主要阵地,承担着生活垃圾分类“从娃娃抓起”的关键职能。
垃圾分好类,最终都去哪里了?据统计,截至2022年9月,深圳生活垃圾处理量平均约3万吨/日。全市共配备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分类收运车900余辆,建成处理设施设备约150处,对不同类别的垃圾,不同的企业专车专运、分类处理。
想要做好垃圾分类,末端处理尤为重要。针对生活垃圾的不同特性,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事务中心采取“大分流细分类”的管理策略,对量大且集中的餐厨垃圾、绿化垃圾、果蔬垃圾实行大分流收运处理;家庭产生的厨余垃圾、废旧家具、年花年桔实行细分类。
目前,经分流分类后进入末端处理设施的垃圾量约为1.7万吨/日。全市在南山、盐田、宝安、龙岗、平湖设有5座焚烧处理设施,在下坪设有1座应急填埋场,其他垃圾的焚烧处理能力1.7万吨/日,实际处理最高可达2万吨/日,最终实现分类后的其他垃圾全量焚烧。
从《条例》实施至2022年9月,深圳四分类垃圾实现“三增一减”:可回收物回收量增长41.2%,有害垃圾回收量增长28.0%,厨余垃圾回收量增长167.0%,其他垃圾处置量下降16.3%。截至目前,全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已达到49.1%,位居全国前列。
经过近年来的不断实践,深圳垃圾分类处理成效显著,在诸多方面形成了可推广的示范经验,为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垃圾分类回收处理成为深圳城市治理的又一张闪亮名片。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fenleilaji.cc/?id=43128
- 转载请注明: admin 于 分类垃圾-环境保护从分类垃圾做起!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