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脸上涂着白色颜料、戴着精致的动物头饰,甚至还穿着一条枯树叶编成的裙子的男人从我们身旁路过时,身处不同文化环境的人会给他贴上不同的身份标签:也许是巫师,也许是恶魔,也许是疯子,也许是捣蛋鬼。
对于成年人来说,身在不同的文化之中,自然产生了截然不同的社交文化与社交思维。在某个群体中很正常的事物,完全可能被另一个群体视为怪异;在某个群体中最出彩、最核心的思想,完全可能无法引起另一个群体的丝毫兴趣,更不会受到重视。一个群体会形成对其他群体及其行为的系统性理解,人类学家称为文化上的民族心理。毋庸置疑,在人类学上,不同的群体在民俗心理上存在着差异,任何一个有过旅居他乡经历的人都会认同这一点。
但如果我们把成年人间巨大的差异与童年时期的情况相比较,事实就更有趣了。全世界的孩子在生命中的某一个阶段,其实都对社交有着类似的理论。在非洲某国、中国、美国和其他国家几十种文化中所进行的研究,都能证明这一点。
人们在童年时期相似的社交理论系统,如何在成年后发展出巨大差异?而且,人与人之间的分歧究竟能大到什么地步?
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康奈尔大学的人类心理学家简·法扬斯一直在研究一个生活在新几内亚岛内陆的传统部落——贝宁人。她宣称,传统的贝宁人在看待他人时,根本不涉及任何心理状态。
贝宁人所表现出来的最具挑战性,也最有趣的一个特征,便是他们似乎不具有民族心理。与民族心理相关的有:情绪、情感,人和自我的概念,对异常行为的理论及解释,知觉、人格相关概念。贝宁人对所有这些都毫无兴趣。
民族心理学是人类学的一个专业分支,主要研究的是传统民族的思想与行为实践,关注人们如何理解他人的思考与行为,以及人们在社交中的心理状态。
据法扬斯说,在思考自身与他人的交往时,比起考虑内在的心理状态,贝宁人更愿意关注人们的真实行为及社会角色。在他们的交往之中,欲望、意图、思想、知识和情感几乎没有什么作用。
一般情况下,成年的贝宁人整天都在嚼槟榔。他们认为槟榔可以驱虫,还能洁净口腔、净化身体。实验证明,槟榔有轻微的刺激性,能提升咀嚼者的警觉度和幸福感。与现代人迷恋星巴克相比,嚼槟榔和喝咖啡也没什么不一样。
法扬斯访谈了一位名叫皮楠的女性,她不嚼槟榔,也不会在槟榔断供的时候去喝树上的汁液,尽管那些汁液一定程度上能替代槟榔。法扬斯问皮楠为什么不嚼槟榔,她讲了自己的亲身经历:
在我年轻的时候,有一次和其他几个女人一起去灌木丛。我们碰到了一棵树,这棵树流出的汁液能起到跟槟榔一样的效果。我们就像嚼槟榔一样,用树液拌着石灰开始嚼。我们嚼啊嚼,嚼啊嚼。然后我吐啊吐,吐啊吐。我说,我再也不嚼槟榔了。我留下了一大包树液在那儿,很多女人跑回去,为了争这包东西大打出手。
在西方社会,这类用“为什么”提出的问题通常会引出一个心智理论层面的解释,但皮楠并没有给出这样的答案。我们没有听到她表达“我觉得不好”,“我真后悔嚼了那玩意儿”,或者“我讨厌槟榔”。相反,她仅仅是描述了自己的一系列具体行为:她嚼了树液,她吐了,她说自己不会再嚼了。
法扬斯又问了皮楠为什么不跟其他贝宁人一样抽烟叶,皮楠又讲了一个故事,依然与她的心理状态无关。法扬斯写道:
在皮楠给我讲故事的房子里,还住着她的三代子孙。他们所有人都很清楚,她既不抽烟,也不嚼槟榔,在我给她递烟递槟榔的时候,他们都说她既不会抽,也不会嚼。然而,整个房子里没有一个人曾经听过这些故事。人们笑着听这些故事,也很喜欢听,但这种情境从来不曾自发地出现过,即使所有人都知道她说的是哪棵树,甚至见过曾经为了让树液流出来而在树皮上留下的切口。
皮楠的家人都知道她不嚼槟榔,也不抽烟,但从来没有人问过“为什么”,西方人从两岁开始就不断地问的这个问题,他们没有丝毫兴趣。
千里之外的贝宁人似乎有着与我们截然不同的心智理论,但就算近在咫尺,心智理论也可能大不相同。贝宁人的表现其实恰恰证实了民族心理学的存在,他们的观点与我之前所描述的心智理论并不一样。然而即使面对如此大的差异,我仍然坚信我所说的心智理论,普遍存在于日常生活中。
从逻辑上讲,矛盾往往预示着失败,但在真正知识的进化演变过程中,矛盾所预示的,却是迈向胜利的步伐。
心智理论普遍存在,可民族心理之间却有着巨大的差异,这两个相互矛盾的说法怎么能同时正确呢?答案就在于“发展”。
发展中的一个关键方面是教学和指导的变革。如果教学与指导是从儿童时期开始的,并且融入了儿童越来越丰富的生活中,就可以达成更多、更彻底的改变。我们知道,家庭、文化社区的社会化情况会影响孩子的心智理论。中国儿童与美国儿童在心智解读力发展的5个阶段中,顺序是不一样的,对全知与超级英雄的认知也是一步一步完成的。
不仅个体终其一生都在发展心智理论,社区与文化群体也在一代又一代的更替中修正、完善着对事物的理解。民族心理学为何能够变得具有普遍性,“随着时间推移而产生变化”是一个关键的因素,它同时也能说明不同的民族与社区之间,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异。
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群体如何在基础领域与其他层面上把握心智理论。最基础的“思考—需求”结构构成了心智的框架理论,其上不断增加的细节,使得最终的心智理论呈现。“思考—需求”框架使我们能够理解在第2章中讨论的朗格利亚的行为:她是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除此之外,朗格利亚还在这个框架中增加了一些具体的细节。
她创建基金会是因为“我就是拉美裔,我所在的社群正需要帮助”。她想做些什么,而且还想“专注于教育领域”,于是她的基金会就用来“帮助拉美裔妇女通过接受教育来改善生活”。她为自己基金会的成功感到十分高兴和自豪。我们之所以能够理解,是因为我们掌握了基本的“思考—需求”框架,同时将更多的细节填充进框架中。
框架就像骨架,细节则是骨头上的肉,它们共同存在、彼此牵连。唯有如此,才能随着时间逐渐地发展与变化,就像孩子慢慢长大,骨骼与肌肉也会改变一样。
那么,心智理论为何同时兼具普遍性与差异性呢?简单而言,普遍适用的开端与发展进程,也能允许和推动截然不同的信念体系的发展,关键在于过程中发生了什么。
全世界的人,尤其是孩子,都在使用同一种框架的心智理论。在两三岁时,来自美国、英国、印度、秘鲁、中国、日本、伊朗和密克罗尼西亚等国家和地区的孩子都明白,人会有感受、认知、需求和思想。这是从婴儿阶段的偏好性发展而来的,比如他们对面孔、社交行为和听到别人的观点都更有偏好。
而孩子从这些“骨架”上长出来的“肉”,就更符合他们自己的文化了:我们这群人会怎么想呢?例如:“牛是不是像人一样也用‘思考—需求’指导行为?”印度的孩子就会这么想。“我该拥有与众不同的观念,还是学习普遍共识的知识?”美国孩子会选择前者,而中国孩子会选择后者。人们需要培养与表现出来的情绪里,哪些是好的,那些是坏的,哪些又是“恰当”的?在西方强调个人主义的社会中,活跃、热情与兴奋是恰当的,但在东方的很多强调集体主义的社会中,冷静、恬淡与和谐才更可取。神是威严的,还是博爱的?也是同理。
“骨架”成为细节学习的框架,而社群不同,细节也就不同,整个系统都处于动态之中。在人体解剖学中,骨骼会塑造肌肉,肌肉也会反过来塑造骨骼。坚持游泳能塑造身体,肩膀会变得更宽,这是肩部骨骼和肌肉在进行相互作用。
在心智理论框架的发展过程中,随着细节的增多,“骨架”也在发展,并构建出下一步的发展。框架系统允许我们去学习更多的细节,但因为它同时给发展设下了限制,所以也会约束我们对细节的掌握。这就是一个在发展中学习的橡皮筋模型。
即便童年时期有很多年都在学习,但不是任何东西都可以学,因为孩子的心智只能延伸到某个特定的水平。
这时历史经验就能发挥作用了,它可以帮助达成跨时代、跨群体的发展。几个世纪以来,群体与社会一步步在发展:迁徙手段上,从徒步、骑马发展到火车、汽车、飞机、航天飞机;数学上,人们一开始掰着指头数数,后来有了手工制作的算盘,现在甚至有了计算机,其中差距,不可谓不远。政治信念也在更替,从之前的王权神授,发展到重视“自由、平等、博爱”,再到。
随历史发展而逐渐发生的文化变革可能非常广泛,甚至出人意料,但它们也都有着“橡皮筋”的限制。任何文化都能伸展、扩充和扭曲,从基础开始,去缔造各种与心智相关的新理念。或者,也可以不再关注心智,更多地聚焦在行为与言语上,就像贝宁人一样。不同的群体之间,很可能会产生非常不同的群体心理。但是,民族心理并不能无限延伸,它们有个绕不过去的坎儿,那就是群体里的孩子能学到的东西。如果橡皮筋被某个想法拽得太远,它就会断掉;当孩子无法掌握某种太离奇的观点,传播的链条就会失灵。
心智理论具有普遍性,而一个地方和另一个地方的民族心理却截然不同,这似乎很矛盾。但正如怀特海所断言的,接受这个矛盾,就意味着迈向了胜利。
正如我们在童年期的心智理论中看到的,普遍的社会认知是存在的。当然,没有任何一个文化群体中的孩子表现出了普遍却没有文化因素的心智理论,因为所有的孩子从一出生就开始通过文化去学习了。我们可以在全世界的孩子最早期的生命阶段中,看到他们学习与发展的情况,综合起来看,他们共同阐明了普遍存在的框架。
我们可以进一步猜想,在全世界范围内,成年人之间对人这一概念的认识与孩子之间相比,相似性更少。几个世纪以来,各种文化分别对个体、自我与社会形成了独到的理解。每个社会都会用几年时间来拓展孩子的普遍性框架,并传授他们独特的观念。于是,全世界的不同成年人间有了非常不一样的民族心理状态。但同时,他们所有人依然限制在儿时最早的那同一个框架的影响之中。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fenleilaji.cc/?id=43101
- 转载请注明: admin 于 分类垃圾-环境保护从分类垃圾做起!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