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沈阳市深入贯彻落实习生态文明思想,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统筹城市治理体系现代化和绿色循环发展,实现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直道追赶、弯道超车、换道引领,努力在绿色低碳发展上作出示范,助力沈阳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目前,沈阳市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占比达91.24%,远高于国家《“十四五”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发展规划》中提出的65%左右的平均比例,位列全国副省级城市前列。
沈阳市在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过程中,围绕生活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目标,充分借鉴国内先进城市的典型经验,坚持系统思考、科学设计、分步实施、统筹推进,积极破解项目建设中的规划设计、资金筹措、组织实施等诸多现实难题和历史遗留问题,实现了城市生活垃圾全量焚烧“零填埋”,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全产业链条协同发展。
一是科学规划空间布局。按照全域覆盖、全量处理的工作思路,通过调研论证,结合城市总体规划,综合考虑人口、面积、区域、运距、地貌等因素,科学合理、适度超前地在城市北部、南部和西部规划布局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餐厨垃圾处理等项目,一揽子解决了城市生活垃圾终端处理问题。此外,根据实际需求、环境承载力、综合效益等因素,科学设定了不同的处理规模,既满足了城市需求,又保证了投资回报效率。
二是多元引进社会资本。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多元投资方向,拓宽社会投资渠道,广泛吸引社会投资。2017年~2019年累计投资近60亿元,完成了20余项生活垃圾终端处理设施和配套项目建设,全面提升了终端处置水平;城市生活垃圾终端处置设施运行维护资金投入由2012年的6100万元/年增长到了目前的3.6亿元/年。
三是积极完善法规体系。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加强顶层设计,先后出台了《沈阳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沈阳市餐厨垃圾管理办法》《沈阳市生活垃圾处理终端设施区域生态环境保护补偿实施细则(试行)》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为进一步做好生活垃圾处理工作提供了法律保障。
沈阳市以“不仅要经得起上级‘回头看’,也要经得起群众‘天天看’、未来‘长远看’”为标准,坚持问题导向,精准发力,力求把“污染典型”打造成“治理样板”,按时圆满完成了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的整改。
一是强化设施建设。针对垃圾处理场积存和新增渗滤液,采用“工程措施+技术创新”的模式,提升渗滤液设施处理能力,形成应急和常规处理相结合的处理格局。同时,实施了雨污分流工程,从源头减少渗滤液产生。2016年和2017年,老虎冲和大辛生活垃圾处理场分别建设了1100吨/日和1200吨/日的常规渗滤液处理设施。2018年,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临时建设了1500吨/日和2100吨/日的积存渗滤液应急处理设施;2019年和2020年,分别增容了500吨/日和600吨/日常规渗滤液处理设施,补齐了处置能力的短板。特别是在渗滤液应急处理设施建设中,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在多年工作经验的积累下,为项目选定了国内首创“软化+两级DTRO+HPRO+离子交换”和“浸没燃烧”的全量化处理工艺路线,实现了国内同行业单日处理规模最大、日产浓缩液全部处理和出水水质优良的“三个之最”,有效解决了多年积存的渗滤液问题,实现了垃圾渗滤液处理“偿还旧账、不欠新账”。
二是强化日常管理。建立了“科学精细”的监管模式,改善了生态环境质量,提升了“三化”水平。通过实施第三方监测、绩效考核,合理拨付补贴费用,倒逼企业责任落实。以垃圾堆体覆盖、扩大沼气收集规模、常态化消杀除臭、场区绿化和定期检测机制5方面为抓手,解决了垃圾处理场臭味扰民的问题。2014年~2022年,大辛和老虎冲垃圾处理场累计膜覆盖150万平方米,及时修补破损膜,最大限度控制臭味扩散。每年4月~11月,采用移动式除臭车、固定式风炮和智能喷雾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日常消杀除臭。同时,对可利用土地实行绿化补植,进一步缓解了臭味扩散问题。自2015年起,填埋沼气收集和利用能力迅速提升,收集能力由6.1万立方米/日增至13万立方米/日,截至目前累计收集利用沼气3.04亿立方米,有效降低了臭气二次污染和碳排放。场内臭味指标已由原来的75毫克/立方米降至20毫克/立方米以内,控制在国家标准范围之内。与此同时,连续3年投资约3200万元,实施了坝体和堆体加固工程,提高了坝体抗压系数,有效降低了外溢风险。委托专业机构每月对坝体进行安全检查,彻底消除风险隐患。
三是强化宣传引导。加强与项目周边居民的协调互动,努力做好群众工作,争取理解和支持。先后分10批次组织辖区相关单位、居民代表共500余人次前往南京、常州、大连等地的焚烧发电项目进行参观考察,消除大家心中疑虑和担忧。为了避免群众可能的利益受损,沈阳市对生活垃圾处理场周边村屯实施了自来水改造工程,确保了群众饮水安全。设立了“环保开放日”,接受群众监督和参观,有效解决了周边群众阻挠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等诸多社会矛盾。
四是强化长效治理。“十四五”初期,沈阳市启动实施了老虎冲生活垃圾处理场封场工程,计划采用“原位封场+生态恢复”技术工艺,分3年完成封场环境详细调查、可研设计等前期工作,堆体整形、填埋气导排、渗滤液导排、雨水导排、封场覆盖、景观绿化及其他辅助工程建设,打造与周边环境和谐统一的生态景观工程,重新激活被边缘化的废弃土地,赋予其新的生态特征,使长期困扰周边群众的恶臭、土壤板结、地下水污染等问题得到根治,群众的生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随着城市不断发展,大辛、老虎冲生活垃圾处理场已逐渐被纳入城市范围,推进生活垃圾处理绿色可持续发展成为新的命题和挑战。沈阳市在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确定了打造生活垃圾处理循环经济模式、推进循环发展的基本思路。
一是科学确定循环发展路径。依托大辛、老虎冲生活垃圾处理场整改成果和发展优势,适度超前制定实施了《沈阳市循环经济产业园专项规划(2018~2035)》,打造了“一园两区、南北互补”的老虎冲和大辛循环经济产业园。目前,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餐厨垃圾处理厂、渗滤液处理厂、沼气发电厂等9家企业已入驻。结合国家循环经济政策指引、沈阳市“无废城市”建设目标以及固废处置长远需求,正在积极组织开展园区规划修编工作,进一步优化调整园区产业布局和基础设施布局,打通园区各项目间循环的堵点,完善园区产业链条,实现基础设施共建共享、资源能源高效利用、污染物“近零排放”。目前,已谋划了大辛和老虎冲两个总设计处理能力为600吨/日的厨余垃圾无害化处理项目,其中老虎冲厨余垃圾无害化处理项目已启动,计划于2023年年底建成投运。
二是基本形成良性循环体系。以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为核心的“大中小”良性循环体系基本建立,园区内部项目间能量和物质“中循环”处于国内同类园区领先地位。打造园区与外部社会之间的“大循环”,生活垃圾焚烧后,形成电力、建材、生物柴油等资源再回到生产生活中;打造园区内部项目之间能量和物质的“中循环”,餐厨垃圾处理厂产生的沼渣用于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焚烧发电,沼气用于沼气发电厂发电,沼液由渗滤液处理厂处理;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产生的热能为餐厨垃圾处理厂供气;渗滤液处理厂产生的中水用于补给到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冷却水循环利用;打造单体项目内部的“小循环”,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所用电力除上网外售,还能满足自身内部需要,餐厨垃圾处理厂产生的沼气也可作为工艺热源等。
三是全面实现综合效益丰收。实现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的协同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目前,老虎冲和大辛两个循环经济产业园区每年可节约能耗约60万吨标准煤,减排约17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输送绿色电力约10亿千瓦时,提供建材原料约50万吨。园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餐厨垃圾处理厂等项目作为免费向市民开放的垃圾处理宣教展示平台,充分发挥了科普宣教阵地作用,极大增强了公众生态环保意识。园区内各项目建设及投运,有效带动了当地及周边村民900余人就业。
9月29日上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隆重举行升国旗仪式,热烈庆祝新中国成立73周年。
9月29日上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党组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
9月30日是国家设立的烈士纪念日,今天上午,烈士纪念日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仪式在广场举行,习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
为提升国际人才生活与创业环境,近日,黑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印发《黑龙江省国际人才社区建设配套标准指引》(以下简称《指引》),不断增强国际人才吸引力。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领导参观“喜迎二十大 赞颂新成就”离退休老同志书画摄影诗词手工作品展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fenleilaji.cc/?id=41583
- 转载请注明: admin 于 分类垃圾-环境保护从分类垃圾做起!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