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垃圾桶 > 女儿把妈妈送的礼物扔进垃圾桶随后这位妈妈的做法在脸书上获得10W多赞
2019
09-06

女儿把妈妈送的礼物扔进垃圾桶随后这位妈妈的做法在脸书上获得10W多赞

  原标题:女儿把妈妈送的礼物扔进垃圾桶,随后这位妈妈的做法在脸书上获得10W多赞

  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你满心欢喜的给孩子准备了一个礼物,结果孩子收到后不但不感谢你,还把它丢进垃圾桶,你会怎样?

  这不,前段时间,一位美国妈妈就发生了这么一件事。虽然那一刻她真的很生气,但是随后的做法得到了10万多的网友点赞。

  因为即将开学,来自佛罗里达州的海莉·哈塞尔(Haley Hassel)买了一个漂亮的铅笔盒想给女儿普瑞斯蕾(Presleigh)一个惊喜。

  当礼物递给孩子的时候,海莉竟然一把将铅笔盒扔进了垃圾箱,然后冲进卧室,“砰”地一声关上了门。同时大喊,“铅笔盒”很傻,“我班上的每个人都有……我不想再要这个!”

  作为一名单亲妈妈,海莉拼命工作就是为了给孩子更好的生活,可是现在女儿的做法让她觉得务必要给她一个小小的教训。

  于是,海莉抓起一个塑料三明治袋子,在上面写了“普瑞斯蕾的铅笔盒”。她对女儿说,“我们会把它送给(需要的)孩子——一个妈妈和爸爸没有钱买学习用品,或者甚至是没有父母的孩子,而你,只能用这个塑料袋!”

  但之后,海莉也和女儿解释这样做的原因,想让她知道得到一切并不是理所当然,要珍惜自己的幸运。

  之后,这个文具袋被海莉母女送给了犹他州一个5岁的小女孩,当然,她们还买了其他学习用品一起送过去。

  当然,普瑞斯蕾也没有因为这件事影响和妈妈的感情,相反,自己也意识到了问题,而且她为自己能够帮到被人感到开心,认为这样很酷。

  这个帖子在脸书上得到了5.8万次转发,有超过12万网友为她的教育方式点赞。

  很早之前,河南一高校要求学生寒假回家给父母磕头,在社会上引起一番争议。有人说,这种和“要求学生给父母洗脚”“要求孩子给父母梳头”等感恩功课是相似的,都是“令人尴尬的家庭作业”。

  类似引发争议的还有网络上一则中学生接受“感恩教育”的视频。视频中,2000多名学生集体身穿校服、排列整齐与父母相对,在主持人的台词下,向父母三叩首。

  有网友直接炮轰:这种感恩教育是“作秀”,涉嫌“道德绑架”。磕头早已不是显示亲密的普遍方式了,甚至给人奴性和盲从的感觉。在这种时代背景下,要求孩子像古人一样,跪下来向父母磕头大拜,这很容易让他们尴尬、笑场,心生抗拒。

  作为新一代的父母,我们希望给孩子感恩教育,并不是古代的那种希望孩子感激、孝顺自己,希望他们长大报恩;而是期待孩子快乐成长,有独立健全的人格,承担起责任,尊重他人。

  他们认为:感恩有两块内容,感谢Thanks和给予(Give),不仅要让孩子从小懂得感恩别人的付出,也要学着去回馈,去给予。

  美国的教室里,会有一个“感谢罐Gratitute Jar”,鼓励孩子将发生在身边值得自己感恩的话写在小卡片上,然后放在感恩罐子里。

  有的小朋友会写“感谢我的老师教会我很多的知识”,“感谢我的朋友帮我系鞋带”,“感谢我的妈妈给我做好吃的食物”等等。于是,习惯于表达感谢的孩子过得更加快乐。

  比如学校的清洁工要离职,全校为他举办欢送会。每个孩子都要想一下,我们要感谢他帮我们做了哪些?

  有的孩子说“谢谢帮我们打扫校园”,有的说“谢谢帮我打开午餐盒”......每当有人离开,全班同学都会为Ta写卡片,并用班级基金买一个礼物送给Ta,让孩子们从内心感恩别人的付出!

  在美国的家庭里,当孩子做了一些好事时,父母也多从口头上为他们‘击掌欢呼’。”如果孩子感谢父母做的晚餐或者感谢父母开车送他去某个地方,父母也会说:“谢谢你跟我说‘谢谢’。你能这样做真是太好了!”

  当然,感恩节的意义之一在于与家人团聚,感激生活的恩典。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能意识到你身边有人可能不像你这么幸运,也是一种感恩。

  所以,稍大点的孩子,会在感恩节做志愿者,到慈善厨房、救助站帮助有困难的人!

  美国人有句话叫Pay it forward,大概就是攒人品的意思,不吝啬自己对别人的帮助。一旦自己有需要帮助的时候,别人也会愿意帮助你。

  “所有人生命的开始都要依靠他人,多数人生命的终结也要依靠他人。我们无法创造或塑造自己。没有人是凭空诞生的。人生就是付出、接受和报答。我们应该有感恩的心。如果我们选择忽视这个事实,就会偏离人生的轨道。只要清楚这个事实,便足以激励一个人用更加感恩的心态去对待人生。”

  所以啊,感恩教育不只是父母对孩子简单地说句“谢谢”;更不是站在道德制高点,去要求孩子“报恩”“孝顺”。

  而是融于生活方方面面的“感激”和“给予”,让孩子打心底里理解感恩,将感恩成为一种习惯。

  关于孩子的口腔问题,一篇文章远远不足以说明白,今天我请来了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的丁鹏博士,给大家带来了:


本文》有 0 条评论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