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两个季度,在国家住建部对全国46个试点城市考核中,上海市均位列第一。成绩的背后,是上海人垃圾分类的习惯逐渐养成,部门管理不断进步,但是,湿垃圾混投、清运滴漏,垃圾定点投放容易、定时难等问题仍有待解决。
8月22日一早,在浦东新区东方城市花园二期,居民陈琳提着一袋垃圾来到投放点,志愿者迎面来了一句,“是什么垃圾?”,见到垃圾袋里都是干垃圾,志愿者引导着进行了投放。“分类投放我们都懂,不过,志愿者确实很热情。”陈琳扔完垃圾,随口对记者说了一句。
记者在现场发现,志愿者值守期间人手一把铁钳子,对居民分类不彻底的垃圾进行二次分拣。不过,过了早晚定时投放时间,志愿者一走,就有居民提着湿垃圾,没破袋就扔进了垃圾桶。“经常看到湿垃圾桶里有塑料袋,我觉得不是他们不想分类,而是觉得不方便。”在陈琳看来,湿垃圾桶虽然有破袋装置,但是容易弄脏手,如果能有可降解的塑料袋,就可以省去破袋环节,提高大家的积极性。
除了湿垃圾混投的问题,记者在采访发现,部分小区湿垃圾清运不及时,夏天高温产生气味,对居民生活造成一定困扰。同时,部分小区湿垃圾桶数量不足,也导致居民将湿垃圾倒进干垃圾桶的情况,以及湿垃圾清运车辆滴漏问题等。
对于湿垃圾存在的问题,有上海市政协委员提出,“在垃圾分类中,市民对破袋的意见比较大,能不能研究一些技术,专门用可降解的垃圾袋来解决破袋的麻烦”。上海市绿化市容局表示,对于湿垃圾车辆滴漏的问题,正在通过联合企业加大研发、加强装备更新及作业管理等措施,尽快改变现状。
在定时定点投放方面,记者走访的虹口、浦东新区多个小区基本完成了撤桶工作,实现定点投放。定时投放目前尚未完全普及,“考虑到居民有错时投放的需求,小区目前没有实行定时投放,会逐渐完善硬件设施,如盖垃圾房、修水龙头等措施,真正实现定时投放。”东方城市花园居委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对呼声较高的误时投放问题,上海绿化市容部门表示,将推进有条件的居住区增设错时垃圾桶,并通过加装监控等技术手段,加强对误时投放分类实效的监管。
记者走访发现,垃圾分类做得好的小区,基本上志愿者踊跃,居民主动参与,垃圾分类融入生活,甚至成为时尚,而不是难题。在崇明区,垃圾分类居民垃圾分类知晓率已达100%,居民自觉参与垃圾分类的达90%以上,垃圾分类变成了和吃饭、睡觉一样自然的事情。
瑕不掩瑜。据统计,今年7月,上海居住区源头分类实效进一步提高,可回收物回收量达4400吨/日,较2018年底增长了5倍;湿垃圾分出量已达到8200吨/日,较2018年底增长了110%;干垃圾处置量控制在低于17000吨/日,比2018年底减少了21%。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fenleilaji.cc/?id=4110
- 转载请注明: admin 于 分类垃圾-环境保护从分类垃圾做起!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