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垃圾处理 > 城市环保之生活垃圾处理行业主要特点及驱动因素
2022
09-24

城市环保之生活垃圾处理行业主要特点及驱动因素

  目前,我国生活垃圾处理行业通常采用特许经营模式,特许经营期限一般为25 至 30 年。在该模式下,政府有关部门将授予投资者或经营者一定年限的特许经营权,并负责提供生活垃圾,获得特许经营权的公司将建设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并负责无害化处理,获得垃圾收取处理费等相关投资回报。由于垃圾处理量、土地等资源环境的限制,同一地区一般只需要建设 1-2 个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一旦一座生活垃圾处理实施建成投产后,就会在较长时间内对一定区域范围内垃圾处理形成垄断。

  相关报告:北京普华有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2022-2027年城市环保行业细分市场调查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生活垃圾处理行业属于资本密集型行业,尤其是垃圾焚烧发电行业。项目所需前期投入大,一个日处理能力 1,000 吨的垃圾焚烧发电厂的资金投入为 4 亿元至 6 亿元,有的甚至达到 8 亿元。同时,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投资回收周期较长,一般在 10-15 年。因此,前期项目投资成本的高低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项目投资回报的大小。

  生活垃圾处理行业也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涉及生物、化学、机械等多领域交叉技术,特别是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在基础设施建设、垃圾焚烧、电力生产和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需集成垃圾焚烧、机械传动、尾气处理、热能发电等多项技术,具有技术密集型的特点。其中,最为关键的垃圾焚烧技术主要包括炉排炉和流化床两种工艺。炉排炉技术已有数十年历史,在国内外发展迅速,应用广泛。目前已成为国内垃圾焚烧的主流技术。

  生活垃圾处理属于国家政策鼓励发展的行业。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面临的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国家将建设“生态文明”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包括垃圾处理在内的节能环保行业被列为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在我国人均占地面积较小的背景下,垃圾焚烧发电是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由于垃圾焚烧发电前期投入大、运营成本较高,国家从产业政策、上网电价、税收等多方面出台了优惠政策,有力促进了垃圾焚烧发电行业的快速发展。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行业起步较晚,在发展初期市场化程度较低,大部分垃圾处理项目由各地地方政府自行管理运营,存在明显的区域分割。近年来,各级政府陆续出台施行了一系列引导规范政策,从政策上明确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产业化、市场化的发展方向,项目投资、建设和运营主体正由原来的政府逐渐转变为政府和社会投资者共同投资,并在市场化建设的同时逐步向市场化、专业化运营过渡。特许经营模式作为最主要的市场化手段,正广泛地应用于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行业。随着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国家的重视,行业市场化程度正在逐步提高,公平竞争机制逐步形成,这为综合实力较强的垃圾处理服务商实施区域扩张形成了有利的条件。

  1990 年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第一次在正式文件中将环境保护列为基本国策。作为环境污染治理的重要构成,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也被列入各项规划,得到各级政府大力支持。“十三·五”规划期间社会环保总投资有望超过 17 万亿元,其中固废领域投资 4.5 万亿元,占比有望达到26.47%。同时,近年来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在财税制度、电力销售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产业优惠政策。随着投入的不断增加与政策的逐步倾斜,生活垃圾处理行业有望持续稳定发展。

  从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行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发展趋势看,我国垃圾焚烧发电行业“十四·五”期间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中西部地区特别是中小城市垃圾焚烧发电行业目前仍处于黄金发展期,未来发展空间较大。

  在“碳达峰、碳中和”和垃圾分类的双重政策引领下,垃圾焚烧发电已成为垃圾处理最重要的方式。垃圾焚烧发电不仅可以避免填埋处置产生填埋气而形成的温室气体,还可以通过焚烧发电来替代化石燃料实现资源化利用,实现垃圾减量化。因此,垃圾焚烧发电是清洁能源、绿色经济发展的重要形式之一,也是环保领域参与碳排放交易最重要的细分领域,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根据《“十四·五”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发展规划》总体目标规划,a.垃圾资源化利用率方面,到 2025 年底,全国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60%左右;b.垃圾分类收运能力方面,到 2025 年底,全国生活垃圾分类收运能力达到 70 万吨/日左右,基本满足地级及以上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分类转运、分类处理需求。鼓励有条件的县城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建设;c.垃圾焚烧处理能力方面,到 2025 年底,全国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达到80 万吨/日左右,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占比 65%左右。

  因此,“十四·五”期间我国垃圾焚烧发电行业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中西部地区特别是中小城市垃圾焚烧发电行业目前仍处于黄金发展期,未来发展空间较大。

  在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行业稳步发展的大背景下,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先后制定和修改了一大批环境保护和垃圾处理的规范性文件,进一步加强行业准入的规范和监管制度的建设,并建立了健全完善的标准体系,标准水平已达到发达国家水平。这些规范和标准进一步规范了行业内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为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行业的健康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我国垃圾焚烧处理起步较晚,传统技术有着较大局限性。并且,由于国家垃圾分类制度尚未完全建立实施,我国生活垃圾存在水分多和热值低的特性,垃圾的焚烧效率较低,创造的经济价值较小。近年来,随着垃圾焚烧发电的快速发展,业内企业在充分引进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开发出适应中国生活垃圾成分特点的焚烧技术以及烟气处理、渗滤液处理等相关环保工艺技术,提高了生活垃圾的焚烧效率并创造出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为我国生活垃圾处理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填埋仍是我国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的主要方式,垃圾填埋分解过程中会逐步产生一系列有毒、有害物质,并可能对周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同时,我国本来就存在“人多地少”的国情,因此,增加焚烧方式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比重势在必行。截至 2019 年底,我国城市(含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中,焚烧处理占无害化处理能力的比例为 52.61%,与发达国家平均 70%比例相比,我国垃圾焚烧处理行业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随着封闭式作业的普及和防污技术的提升,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厂)对周边环境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小。虽然我国近年来不断加强垃圾焚烧宣传教育,并执行全球最为严格的垃圾焚烧排放标准之一,但我国垃圾焚烧处理行业“邻避效应”依然突出,普通民众对生活垃圾处理场(厂)的理解仍停留在脏、乱、臭的阶段,全国多地曾出现因居民抗议导致垃圾焚烧厂、填埋场弃建的情况。由于民众对垃圾焚烧厂的抵触情绪较大,导致垃圾焚烧发电厂的选址难度加大,制约了行业的快速发展。

  垃圾分类是对垃圾收集处置传统方式的改革,是对垃圾进行有效处置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通过垃圾分类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垃圾处置量,实现垃圾资源利用,改善生存环境质量。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尚未建立一套完善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制度,诸如电池、塑料、药物等有毒有害、难降解的垃圾亦通过填埋、焚烧进行处理,不仅会对垃圾处理设备造成较大的损耗,增加项目运营成本,还会污染土壤、产生有毒物质,进一步增加项目污染防治成本。

  近年来,由于国内垃圾焚烧发电市场增长潜力巨大,许多企业陆续进入,行业新进投资者日渐增多。目前,政府特许经营是我国垃圾焚烧发电行业的主要实施方式,在资源及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地方政府往往根据当地垃圾产生量规划适当规模的焚烧处理厂,并授予经营者特许经营权。由于特许经营权具有较强的排他性和稀缺性,行业企业获取新项目的难度日益加大,行业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行业利润空间受到一定影响。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有 0 条评论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