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垃圾山变成公园 济南时报新黄河客户端记者王汗冰 摄
在起步区孙耿街道104国道旁,有一座三十余米高的“山体公园”,林荫树下,不时出没的野鸡、刺猬等小动物成为这里真正的“主人”。如果不是公园门口墙上的科普展示板,鲜有人知,眼前孕育盎然生机的曾是一座垃圾山。
时间回溯,十年前,这里作为济南第一生活垃圾填埋场,承载了城市最早的一批生活垃圾后,结束了自己光荣的历史使命,封场,绿化。此后,第二生活垃圾填埋场、焚烧发电厂和长清马山环境科技产业园接过了消化城区生活垃圾的接力棒。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以及城乡环卫一体化的实施,目前济南每天垃圾生产量达到8000吨,相比十年前猛增了三倍多。与全国多数城市一样,济南此前也曾短暂遭遇过“垃圾围城”困局。近日,新黄河记者从济南市城管局获悉,截至今年上半年,济南已基本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从最早的垃圾填埋场到如今的环境产业园,垃圾处理方式又发生了哪些变革,对于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有着何种意义?
走进济南第一生活垃圾填埋场,眼前是干净整洁的道路和覆盖绿植的山坡,空气中没有丝毫异味。“这里以前真的是一座垃圾山吗”,济南市生活废弃物处理中心综合办公室副主任赵坤说,很多第一次来到这里的市民都会发出同样的疑问。
十几年来,赵坤亲眼见证了这座垃圾山的蝶变。“那时候我刚来这里工作,眼前就是一座真正的垃圾山。”赵坤翻出了多张早期填埋场的照片,一下子将时间拉回到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在一片芦苇荡里,筹建了济南最早处理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厂。“当时城市生活垃圾一天只产生四五十吨。”赵坤说。
1997年,按照国家标准规范要求,在无害化处理厂的基础上由堆积改为挖坑,建设卫生填埋场,也就是济南第一生活垃圾填埋场。第二年,这座生活垃圾填埋场开始投入使用,截至2011年年底达到饱和状态后,已累计卫生填埋处理生活垃圾630万吨。“这里一直承担着整个济南市区生活垃圾处理任务,为济南的可持续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赵坤说。2012年,政府投资了8000万元对填埋场按照国家规范标准进行了封场,同步做绿化景观建设,变成了现在眼前的“山体公园”。
在一厂北侧500米处,济南市第二生活垃圾填埋场及焚烧发电厂也已建成投入使用。“那个时候(2012年),济南市一天产生2600吨左右垃圾,现在一天垃圾产生量达到8000吨。十年里,垃圾产生量增加了三倍多。”济南市城管局设施管理处处长郝宝永给出了一组近年来济南市生活垃圾处理数据:2012年95万吨、2016 年 160.7 万吨、2019 年247.19万吨、2021年269.63万吨。
赵坤介绍,早些年,济南有了焚烧发电厂后,第二生活垃圾填埋场只用来填埋炉渣和飞灰,并不填埋生活垃圾。那时候,这里就是市区环卫的终端。随着城市的人口增长和城乡环卫一体化实施后,2013年垃圾量增幅达到了30%。
不久,济南第二垃圾处理厂已处于满负荷运转的状态。2015年9月,第二垃圾处理厂有关人员在接受采访时曾称,当时其垃圾焚烧发电日均处理垃圾2000吨,在提升了生产线能力的情况下每天能消化2400-2800吨,同时,填埋场设计日平均填埋规模867.5吨,实际日填埋生活垃圾1000-1500吨。随着厨余垃圾、餐厨垃圾量也在不断增加,原有的环卫基础设施转型升级,建设新的基础设施迫在眉睫。
2014年,济南市建成了首座餐厨废弃物处理厂并投入使用,填补了省内缺乏集中处理餐厨废弃物处理厂的空白;2015年,高标准建成了济南市第三垃圾填埋场;2018年,光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扩建项目建成投产
“垃圾处理厂、填埋场的建设和转型升级,都是从全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规划布局入手考虑,以起步区孙耿、长清区马山、章丘区高官寨、莱芜区牛泉现有的垃圾焚烧处理厂为依托,统筹规划4个生态环境产业园区,高标准建设城市垃圾处理设施。从地图上来看,其位置正处于济南地形的四个角上。”郝宝永表示,济南市处理垃圾的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已从最初的一个填埋场和一个焚烧厂增加至现在的四个焚烧厂、三个餐厨处理厂、一个厨余处理厂及三个备用填埋场。“十年前,我们每天最多的处理量3000吨,现在已经达到了一万吨以上。”
在生活废弃物处理发展史展览馆,一张张照片向外界讲述着济南垃圾处理的“前世今生”。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城市几乎没有塑料袋,采用好氧高温堆肥、厌氧高温堆肥和泥封高温堆肥三种方法对生活垃圾、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随着济南市第一生活垃圾填埋场运行,垃圾处理方式也从最初的堆肥变成了卫生填埋。济南第二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的投用,意味着济南的生活垃圾处理从卫生填埋跨越进入了焚烧发电为主、卫生填埋为辅的新时代。截至目前,济南市已建成了起步区孙耿焚烧发电厂、长清马山焚烧发电厂、章丘高官寨焚烧发电厂、莱芜牛泉焚烧发电厂,以上可焚烧原生垃圾7200吨/日,焚烧处理率达到95%以上,能够满足济南市生活垃圾处理的总体需求,基本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
沿着104国道南下,绿水青山间的济南市环境科技产业园“吞下”一车车生活垃圾、厨余垃圾,不久,一股股电流沿着线网回到居民家里。“以前,这里只建设了济南市第三垃圾填埋场,2017年,扩大为济南市环境科技产业园,其中有焚烧发电厂、厨余垃圾处理厂以及医疗废弃物处理厂。”马山镇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主任刘会亮表示,“通过园区建设,可以推动环保服务设施能力建设和环保产业发展,搭建环保产业创业服务平台,走出一条环保产业转型升级的道路。”
产业园区启迪济能公司董事长王昕介绍,目前项目已正常满载运行,每天处理生活垃圾达到1500吨,按照每小时3.65万度满发电量计算,一天下来产生电量超过80万度。
近几年,济南市建成的垃圾处理厂共吸纳社会资本约38亿元,垃圾焚烧发电厂年焚烧发电达到9亿度,可供近30万户家庭用电,相当于每年折合节约标准煤约50万吨,促进了济南市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此外,经过对餐厨垃圾及厨余垃圾的深度处理,产生天然气可供到千家万户,制作的混合油则可以成为生物柴油原料,有着较好的市场前景。
在郝宝永看来,随着垃圾处理方式的多元化,完全可以做到变废为宝,实现产业化发展,“以前,我们都是建设垃圾填埋场,而现在是建设环境科技产业园。让处理垃圾的地方干净整洁,科技感十足,而不再是污水横流,异味刺鼻。”
自2022年5月起,济南生活垃圾填埋场已不再填埋原生垃圾,基本实现全市生活垃圾“零填埋”。郝宝永表示,接下来他们将在管理方面及融资建设方面发力,建设新的焚烧发电厂及厨余等垃圾处理厂,为未来的垃圾处理做支撑。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fenleilaji.cc/?id=39560
- 转载请注明: admin 于 分类垃圾-环境保护从分类垃圾做起!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