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垃圾处理 > 涉疫垃圾怎么处理?
2022
09-13

涉疫垃圾怎么处理?

  本轮疫情发生以来,集中隔离收治场所、临时核酸采样点等产生的医废垃圾和封闭管控区产生的生活垃圾大大增加,如何妥善处理这些垃圾,是大家关注的焦点。

  在虹口,有这样一群环卫“大白”,他们勇敢逆行、直面病毒,夜以继日与时间赛跑,只为降低病毒传染的风险,保障社区环境整洁卫生,保障城市运行平稳有序。

  “王俊,纪念路临时集中收治点的医废垃圾需要即刻清运,量比较大,你看大家能不能……”“没问题!”

  晚上10点,完成了一天清运任务的王俊正准备洗漱休息时,突然接到一个临时紧急任务。一小时后,他和同宿舍的5位队员们从住所赶赴集中收治点。

  只见堆放点的医废垃圾堆到了一人多高,清运难度不小。队员们规范穿戴全套防护装备后,就开始忙碌起来,他们把袋装垃圾小心翼翼地一袋一袋搬运到车上。

  “那个袋子别太用力,两个人搬!”收治点的垃圾是污染垃圾,为了避免破袋带来病毒传播风险,队员们必须徒手一袋袋搬运,还不能过分使力。几个人一直干到凌晨2点,终于把4吨医废垃圾全部搬运到车上。

  王俊和他的队员们所在的“隔离点垃圾清运专班”隶属于虹口城发公司下属的虹腾公司,这支队伍目前有将近20名队员,他们除了负责区内封控管理小区专项生活垃圾的清运,还要收集处置隔离点、检测点产生的医疗废物。4月1日后,随着核酸筛查频次的增加,产生的医废垃圾也越来越多。

  虹腾公司党支部书记陈益红介绍,全区专项垃圾和隔离点医废垃圾卸点前后经历了多次调整,延长了运输距离,每个卸点可供卸料的时间也不同,排班难度很大,最高峰时点位数量曾达到近700个,工作量最大的一天工人们要徒手搬运近10吨的垃圾。为了提高清运效率,驾驶员还要与跟车工一起徒手搬运。

  王俊是清运专班的班组长,他驾驶的大型垃圾清运车专门收运隔离酒店、集中隔离收治场所等隔离点的医废垃圾。疫情期间,他24小时待命,平均每天工作近14小时。

  “疫情不退我不退,我是一名退役军人,也是一名党员,报效祖国是军人的天职,服务人民是党员的初心。”王俊说。

  专班的另一位“老司机”黄冬对隔离点位垃圾这类“危险品”的处置颇有心得,还编了一首顺口溜:“要想垃圾搬出院,轻拿轻放是关键,两手拖桶成直线,快慢调节每天练。”

  黄冬驾驶的八桶清运车负责到各个核酸检测点巡回收集医废垃圾,在一次收运过程中,他碰巧看见了身为医护人员的女儿,却因为各自太忙碌,连话都没说上一句。晚上回到宿舍,他才有空在视频里向家人汇报“战果”,家人间的相互鼓励让白天的辛劳一扫而空。

  看一眼自己的孩子,对余海波来说成为了奢望。余海波的家人都在外地,他已经习惯空余时间和两个孩子视频沟通。

  “没事,让我来!”开过铲车、搬过砖的他,有着北方汉子一般精壮的身板,每次有额外的点位收运任务,他都会第一个站出来完成工作。跑完最后一车回到宿舍,往往已是半夜。

  虹腾公司总经理助理李晓辰告诉记者,为确保疫情防控工作安全、有序开展,专班的所有队员都被安置在公司的临时职工宿舍,按照“定人、定点、定车、定时、定线、定宿舍”六定原则实行闭环管理,切实降低员工内部、员工与外界交叉传染的风险。

  每天早上,王俊都会开车把队员们分批送到公司准时上岗,晚上再轮流由当班队员们分批接回。为了准时把垃圾送到卸点,队员们经常错过饭点,回到宿舍往往要22点以后。

  每天下班后,王俊还会带领队员们开展医废和专项生活垃圾收运相关规范操作和个人防护等方面的培训,让队员们对工作流程和日常防护措施熟稔于心,为专班工作开展保驾护航。


本文》有 0 条评论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