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朋友圈被“上海垃圾分类”刷屏,当“996还是007”的人生选择尚未解决时,又要每天面对 “你是什么垃圾?”的灵魂拷问,而要命的是,如此直击人心的问题,并非每个人都能回答正确。
说到垃圾分类,我突然想到十几年前在德国斯图加特的邻居-德国小哥Karl。
彼时怀着对严谨与科学的无限憧憬奔赴德国,首先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却是邻居小哥对垃圾分类的执着。
以牛奶瓶(利乐包装)为例,他会先用水清洗内部,3遍!!!(其精细程度堪比我们在实验室洗试管);然后把牛奶包装倒立在洗碗池中控水;待水干了后把利乐包折扁,然后排空内部空气后盖上盖子;最后丢进黄袋,全程耗时平均不少于30分钟。
你知道素以严谨著称的德国,为什么会有莱卡、蔡司,还有奔驰宝马和一众隐形冠军?
说到极(bian)致(tai),当然少不了日本这个国家。在日本,垃圾处理分类极其精细,用一位曾经在日留学生的话来说就是“规矩多如牛毛,对居民近乎苛刻”。
比如玻璃瓶上的包装要撕掉,瓶盖和瓶体也要分开收集。但是这样做其实并不专业。
以现有的玻璃回收体系为例,无论是塑料还是金属的瓶盖,分分钟可以轻松实现分离;瓶身表面的贴纸或装饰,高温下都会荡然无存,更不要说瓶子里剩余的那点液体,无论是草莓味还是苹果味儿,最终都逃不过灰飞烟灭;即使你把一整瓶啤酒扔进去,对后续工艺也没有丝毫影响。
因此,无论是德国哥们儿Karl对利乐包的善后处理,还是日本对垃圾分类的极致化,以上种种行为和做法无关对错,只是个人的喜好;但是如果上升到集体行为,这样做不仅没有必要,而且大错特错。
社会的精细化分工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保障了社会的高速发展,一个生命该有多无聊才会在处理一件废弃物上面花那么大的代价?
在德国,龙头里出来的是直饮水,而且冲洗瓶子产出污水浓度非常低,也不利于后续污水处理,按照全生命周期评价,这个难道不是浪费吗!可见环保要不得,不能为了环保而环保。
最近上海市推出的垃圾搜集规定,可以说是将有关市政垃圾管理的细则推上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不知道大家看没看懂,反正我的头已经大了。在社会物资极度丰富的今天,就算每个投放点贴一个分类表,还有那么多没有统计到的,难道要做穷举法?!那这个表格的长度恐怕A3纸打印个10米都不够用,不过人的耐心却是有限的。
本着认真学习、细致贯彻的精神,热心网(chi) 友( huo)以小龙虾为例做了有关垃圾分类的学习笔记。
这个意思说白了就是遇到混合情况如何处理,而这也是生活中经常发生的事情。比如没有吃完的饭盒,装完麻辣烫还有些汤汤水水的塑料袋等等,还有表弟用过的套套。
理论上是需要把容器弄干净后再进行分离,但那仅仅也只能停留在理论上,想必制定这套细则的人都不会去这么操作,所以理论虽好,然则根本没法落地。
那你会说,如果里面装的食物多就扔到湿垃圾里,如果上面就剩一点米饭粒那就可回收吧?
行了,我知道对于非化工专业的人能知道其中2项的英文全名和中文对应的已属不易。上述这个case实际操作起来嘛。。。完 全 看 心 情!
垃圾分类最有意思,也是最难的地方就是,里面有大量的模糊地带,无论你分的是否正确,总有那么一批人的分类是错的,就连堪称垃圾分类之典范的德国,照样有人分类不正确,不管他是好心还是无意。
而好的系统设计都是有容错的,从技术角度来看,这种情况下其实无论怎么分类,系统也都可以有效处理。
人民的智慧果真无穷,虽然这个“以猪为本”的办法也不能解决饭盒的问题(混同垃圾),但是比起上面那个长长的列表来,人性化的程度高了不止一星半点。
就目前媒体来看,宣传已经开足马力,但是这热热闹闹的背后,令人不禁隐忧,尤其是这次行动给人一种势在必得,而且还是那种短期要攻下山头打胜仗的感觉。不禁感受到背后丝丝凉意,心中只有一个问题:能落地吗?
北京早在1957年就提出垃圾分类理念;1996年,北京就推出了第一个垃圾分类试点小区,调查显示,北京居民对生活垃圾“四分类”知晓率达到了80%,但分类投放的自觉性和参与率仍然较低,对厨余垃圾的准确投放率仅有两成,到后来,垃圾分类这事不了了之。
而在2000年6月,杭州被确定为全国垃圾分类首批试点城市之一。当年11月,杭州市政府办公厅下发《杭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实施方案》,将杭州市的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垃圾、非回收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大件垃圾等四类。但由于只是处于试点阶段,没有强制推广的具体要求,垃圾分类的工作较为零散,杭州市首次垃圾分类尝试以失败告终。
到了2010年,为打造“国内最清洁城市”,建设“生活品质之城”,杭州市重新启动垃圾分类,但是政策制定完全没有考虑到老百姓的真实需求和接受度。更要命的是,实操层面却没有这个耐性,环卫部门把分类垃圾(且不论分类效果)混合后直接拉走,老百姓积极性受到严重打击,美好愿景再次被现实打脸。
而全国众多推广垃圾分类的城市,无一例外也都以失败收场,相比污水治理和大气治理那些toB的事情,居民垃圾分类的toC属性太过强烈了。这就意味着很难规范。
时间过去20年,现在又重提垃圾分类,除了人均垃圾产生量发生变化,垃圾围城现象更为严峻以外,其他地方并没有本质的变化。而上海这次尝试的核心变化在于,强制分类!
总结过往居民垃圾分类的失败,绝大多数人在选择做一件普通的小事时,都会从自身方便出发,至于环保,还是停留在嘴上方便。
垃圾分类每天进步一点点,就会产生质变吗?不会的,温吞水的做法只会让大家越来越不重视这个事情,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所以现在引入强制措施是非常正确的决定。但是如何强制是需要深度思考和周密设计的。
居民们反映,从本月中旬开始,原本设在每个楼面的垃圾桶不见了踪影,小区物业设置了这个定时投放点,仅在每天上午7点到9点,和傍晚的5点到7点,允许居民投放垃圾,对此,居民意见很大。
如果见过站在各色垃圾桶前不知所措的上海人,因错过时间而半夜偷偷去垃圾站或甚至开车到昆山扔垃圾的上海人、因为嫌垃圾分类太麻烦决定不再做饭的上海人,以及吃个小龙虾会被服务员叮嘱记得叫他过来分垃圾的上海人,你就知道,最近几周,上海人真的快要被垃圾分类逼疯了。
如果让大家都规定时间统一排便,统一洗澡,这个世界会更有秩序吗?不,污水处理厂肯定会系统崩溃的。不管这个想法的贡献者是不是作息时间超级规律,至少这个规定本身就是简单粗暴,为了自身方便管理,完全不尊重老百姓的需求,实在不可取。
从技术角度来说,真正的垃圾分类是要建筑在后续垃圾处理设施的基础之上,统一协调、统一设计的。而垃圾分类之所以这么难,不仅是因为其中涉及的技术难,关键在于它是一个社会科学和流程工艺技术的糅合体,并且还随经济发展和社会演变不断发生变化;不仅需要整体进行协调,还必须考虑到新旧系统过渡中涉及到的所有问题和核心把控点。
可以想象一下,把一群社科院的人和系统工程师召集到一起,又拉来一群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垃圾分类专家,关在一起,头脑风暴,多长时间能拿出一个系统的方案?
在没有一个所谓的底层逻辑和上层构架作为前置条件和协调机制,所有人都会沉浸在自身的领域,片面强调其结论的重要性,从根本上无法达成一致,也得不到系统解决问题的答案。这正是跨学科领域的魅力所在,砖家不解决问题!
上海的强制分类所反映出的问题就是:现有推进方案的底层逻辑和出发点是有问题的。而当根基有问题时,动员能力越强,闹剧只会越大。
上海的垃圾分类方案的根本问题在于没有从人的需求入手来设计整个系统,不尊重客观规律,不允许人犯错,不尊重人的天性,片面强调强制手段,又没有足够的耐心和投入,于是用一刀切解决问题,从根本上反映出地方政府背后的急躁心理。
这么做只会让老百姓会用脚来投票,让垃圾分类行动在中国最容易推行的地方仍然逃不了折戟沉沙的局面,如此往复,就如同狼来了一样,会更加难以开展。
所以说,上海打响了垃圾分类保卫战,虽战事在上海,但意义却在全国,所以上海垃圾分类攻坚战只能赢,因为输不起。
德国环境工程专业对于垃圾的定义就是放错了位置的可移动物品。这个定义仔细思考一下是有哲学的深度的。如果不可移动,也不存在错放和纠正,充分体现了德国的秩序感和定义的严丝合缝。再比如德国固废处理专业名称叫Abfallwirtschaft,直译过来就是固废经济/循环经济。
德国经历了固废1.0(填埋),固废2.0(分选/焚烧/综合利用),早已进入了固废3.0时代(源头控制+逆向物流)。
纵观德国固废一路走下来,也是先污染环境,制造麻烦,再从无序到有序,高能耗回归低能耗的一个过程。虽然个体的差异很大,但是集合上体现出的人的本性其实都一样,所以只要我们正视问题,勇敢面对,那么德国环保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大家都会过上好日子,蓝天白云也会重新回归。
德国居民垃圾产生量由2000年的每人每天1.25kg,增长到2015年的每人每天1.53kg。但是垃圾的处理率却从51%增长到90%,其中68%实现了资源再生(数据来源:德国统计局 Statistisches Bundesamt Deutschland)。固废2.0时代让固废处理企业赚取处理费的同时还可以通过分拣设备从固废中回收资源再挣一笔钱。
固废处理到循环经济,认知决定格局。通过立法强制确立生产成本包含回收及处理费用,让消费者对商品包装回收处理买单,从源头减少过度包装,推进环保。这个转变相当于把垃圾袋变成了存钱罐。
而这就是德国绿点的黄袋系统(Gelber Sack)所带来的固废3.0模式。
(备注:Der Grüne Punkt,即德国绿点公司,1991年建立,作为回收系统供应商,组织并协调包装废弃物的循环经济体系,旨在免除工业和商业在包装法条例下收集和回收废物的义务,并有效产出再生资源。它是世界上第一个回收废旧包装的回收体系。)
德国绿点的黄袋系统在整个循环经济体系里面起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很多德国人把黄袋理解为可回收垃圾和包装垃圾的去处,这实际上是有问题的。
按照规定只有标有绿点标识的包装才可以放进黄袋,比如一个石头制品的烟灰缸,本身没有任何回收价值,但是产品生产商已经与德国绿点签署服务合同,那么这个就会进入黄袋体系交由指定处理厂进行处理,最终大概率会进入垃圾填埋场。
而绿点宣扬的利乐包中的铝回收其实在很多地方也仅仅是宣传,回到现实综合考虑处理成本时,直接烧掉当然是更加经济的做法,至于这一点是否跟德国危废填埋场的爆炸有直接关系,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深入了解一下,此处就不展开了。
而那些塑料包装,真正回到回收体系的是少数,大量的就是两条路,烧掉或者打包运到中国。
在德国生活了十几年,个人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德国绝大多数事情都是可以通过算一笔经济账来推导出结果的。
国内目前对固废产业的理解主要还停留在垃圾焚烧与垃圾填埋层面。为什么呢?一方面是由于生活垃圾经过拾荒者的遴选后,剩下的组分价值不高;而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混合垃圾难以得到有效利用,在减量化的迫切要求下做出一种妥协的结果。这种认知层面所带来的后果,就是垃圾焚烧项目的大量上马和其导致的超低价竞争的格局。
中国目前仍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我们的人均垃圾产生量也必然会随着经济发展而增加。保守估计,人均垃圾产生量将从目前的每人每天1kg增长到每人每天1.5kg。如果考虑国内的过度包装以及浪费的现状和快递业务(2016年全国快递达312亿件)的持续放量发展带来的影响,我们的人均垃圾产生量将会更高。而大城市,尤其是一二线城市更是单位产废的高值地区。垃圾围城不仅得不到缓解,反而会更加紧迫。
不同于市政污水处理,固废处理具有较高的技术门槛,尤其面对中国居民的混合垃圾。除了垃圾焚烧就只剩下垃圾填埋。填埋是不可持续的穷途末路,而焚烧也只是一个不得已的折中和妥协。从中央的处理意见到老百姓的邻避效应都可以看出对于垃圾焚烧的排斥。如果找不到适合中国发展的路,那么将来我们只能坐在垃圾上办公和生活。
国家正是看到了这一不可调和的矛盾,才会在中央会议上将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单独拿出来讨论。继蓝天保卫战首战告捷后,固废将自然而然成为下一个国家级环保大会战。
当国内还在为垃圾分类的推广而焦头烂额的时候,德国的环保专家们却在讨论要不要改变或取消现有垃圾分类体系。
生产效率的大幅提高,背后是越发精细的社会化分工协作,让每个个体去做如此精细化的垃圾分类,非但不专业,也极其浪费时间和精力,而这些海量的点滴时间的汇总,都会妥妥的计入到社会总成本里。
经过几十年发展,尤其是这些年机器视觉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垃圾分选从工艺流程到处理设备都有了长足的发展。
技术的进步带来的好处就是可以将大家从这种低效的劳作中解放出来,节省出来的时间无论是用在学习还是社交,都会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站在全社会的高度通盘考量,自动化的分拣线和垃圾处理装置会带来更高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我们每天花在厨房的时间要比德国人多很多(德国人冷餐,简餐比例高,极少煎炒烹炸),一个是国内净菜消费比例还有待提高,另外我们的食物浪费现象也比较明显,综合其他因素我们厨余垃圾占比近50%,这就是国内混合垃圾的致命特点。一方面,厨余垃圾的含水率会消耗助燃能源,而水份焚烧后产生的巨量烟气净化也会开销巨大。即使不考虑二噁英的贡献,单纯从排放总量来看,混合垃圾直接焚烧也行不通。
想想我们付出了那么大代价,不惜关停工业产能才打赢的蓝天保卫战,又怎能把这个真金白银换来的排放权贡献给垃圾焚烧呢,这不科学啊。
理论上技术可以解决垃圾分类的一切问题,我们可以用分选设备把混合垃圾分的像德国和日本那么清楚。但是厨余垃圾占比这么高的情况下,其工艺路线会极其复杂,无论投资强度还是运营成本都会很高,当技术无法面对经济效益的考验时,大面积推广就会让地方政府力不从心。
一方面是伴随城市发展,人口汇聚导致垃圾围城进程加速,因此带来生存环境的恶化;另一方面是老百姓对于垃圾焚烧的邻避效应。这仿佛是个死结。如果保持垃圾的混合状态,焚烧就是目前综合考量最经济的办法。但是如果能够将厨余垃圾单独分离出来,后续的混合垃圾处理就要容易很多。
如果站在城市管理者的角度,我希望垃圾分类做到28个桶,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实现循环利用,而且后续的处理线可以尽可能的简单。
但是可行吗?垃圾分类要考虑社会综合成本和效益。理论做的再漂亮,执行起来还是需要落地。上海推行的垃圾四分法只是站在技术层面考虑,而且过度理想化。
在做大系统设计时要明确最终目标,但是过程呢?路径呢?如何到达终点?就像自动驾驶一样,从完全人类驾驶到完全无人驾驶,这中间怎么发展,如何过渡,都需要考虑清楚(详见“自动驾驶一定会在中国最先实现?!”),否则就是空中楼阁,白日做梦。
我们做了很多的调研,也比较了德国和其他发达国家的诸多垃圾分类体系,最终认为德国的做法是最合理的(瑞士在垃圾分类领域也堪称典范,这里就不展开说了),所以有了4分法。但是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德国的垃圾分类体系也是用了30多年才走到今天。
我们不可能一口吃个胖子,而应先强调分类,见到明显成效后,再逐步加码。“一次到位”的做法,看上去仿佛省事,但当老百姓不配合、继而法不责众、工作推进不下去的时候,怎么办?难道跟中央汇报:“不是我军无能,是这届老百姓不行!?”。 像上海这样,直接甩一个长长的列表,然后就说7月1号开始罚款,你们自己看着办吧。这种方法实在欠妥。
国家看的再清晰,如果落实到执行层面变成没头脑的话,结果只能是老百姓都成了不高兴。
所有针对终端用户的产品和项目都需要一个靠谱的产品经理。“以人为本”是产品经理的第一条军规。要想让老百姓买账,就要把垃圾分类做成让大众乐于接受的一件事情。
所以在前期一定要降低垃圾分类的难度,规则越简单越好,最好一句线个字就完美了。
随手扔的东西一般是不会过脑子的,只有当游戏规则足够简单时,才能够发展成为下意识的动作。
而且你还得考虑好住户的习惯,厨房一套,客厅一套是标配。掏空六个钱包买来的房子,住人都未必够大,谁会在家里放8个垃圾桶?规则制定不能只会拍脑袋,先在小范围内自己试一下行不行得通呢?
中国大街小巷的垃圾桶似乎多数都是两分法,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但是当你凑近时会发现,两个桶里的内容物几乎没有区别。原因大家都知道,这里不再赘述。这套系统究竟何时开始在全国铺开,已是无法考证,但是这个决定基本就是在缺乏底层逻辑思考下拍脑袋决定的,并且在没有任何执行效果的情况下,还铺遍了大江南北。
每套垃圾桶仿佛都在讲述着这个笑话,如果政府在乎颜面,就应该换成一个桶,这是对认真分类的人的交代,是对环卫工人的尊重,也是对大众智商的尊重。如果大家都不在乎,那就不要指望时间的堆砌能改变什么。
无论是厨余垃圾分类还是干湿法分类,其背后都是解决有机质对于其他垃圾的污染问题。理想情况下,如果能够将厨余进行有效分类,不仅厨余垃圾可以得到有效利用,其他剩余垃圾也可以更加便捷地通过自动分拣系统进行处理和回用,这个是公认系统效率最高的方法。
人们对于垃圾避而远之,大多是因为街边的泔水、垃圾桶周边的气味和那些逐臭而来的苍蝇,以及垃圾清运车拖撒汤汁给一整条街留下的挥之不去的“余味儿”。如果垃圾堆在那里不发臭,不滋生苍蝇蚊虫,那么对居住环境的影响就会小很多,这个道理显而易见。对于家庭而言,其实垃圾的问题多数也是集中于厨余垃圾和被厨余污染的垃圾(塑料袋,食品包装纸,铝箔,一次性用品等)。
这样来看,上海现有的方案中,牛大骨和鸡骨头分属两个范畴完全是没必要的,本来都属有机质,又多少挂了点残渣在上面,妥妥的厨余垃圾无异。至于后端处理设备不好处理牛大骨更是无稽之谈。没有破碎机的垃圾处理线是怎样一个奇葩的存在!对于后端很简单的事情非要放到前端去处理,搞得几千万老百姓摸不着头脑,这样玩不公平。
前端的设计思路往往是什么东西入什么桶。而在后端,系统设计考虑的是什么东西对我的系统安全影响最大。以玻璃回收为例,德国是分三个桶,白色,棕色和绿色。看上去很简单,对吧。但如果你拿到的是一个红色的玻璃瓶子该怎么办?答案也很简单:扔到绿色的桶里边。
玻璃分类收集背后的逻辑是纯度,从白色,棕色到绿色纯度是依次降低的,也就是说当你无法判断这个颜色的属性时,最好扔到绿色的玻璃瓶的桶里,那样不会对系统产生不利影响。
你可能会问,什么对玻璃系统的影响最大?瓷器!因为无论从密度还是质地都很相似,这也是为什么十多年前玻璃分选线年前啊,别说环保没有高科技)。为什么会有瓷器?因为即使几十年如一日的宣传,仍然有德国人傻傻分不清(也有固执己见的)。垃圾分类是具有很强的社会学属性,并且需要高科技的门类。至于纸张回收中什么订书针,油墨,塑封等都不是问题,因为工程师就是干这些事情的,用工业化的思路解决问题。
回到两分法,就很简单了。首先对于厨余垃圾,最要命的就是药品(抗生素)和毒性物质(电池和电子垃圾,化学试剂),其他都好说。而对于剩余垃圾,有机质含量就是考验分类的唯一标准。也就是说尽可能将厨余垃圾和那些被厨余垃圾沾染的垃圾(比如饭盒和被菜汁浸染的塑料袋和包装)单独归为一类,不要把药品和毒性物质这些会影响微生物工作的东西混进去,剩下的都可以交给后端的处理工艺来解决。不要担心这样会出问题(在德国,如果厕纸会堵马桶,那么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换马桶,因为会被普通厕纸堵住的马桶,绝对不是好马桶!)。
这样做带来的好处就是,可以让各个垃圾组分得到充分的利用,尽可能多地回到循环经济体系。而那些高热值组分(厕纸、无法回收的塑料袋、油脂、纤维、木质素等等)也可以充分结合当下国情进行能量回收(垃圾焚烧发电),而不用一味的追求回用率,避免掉进为了环保而环保的坑。
混合垃圾热值大幅提高,助燃剂用量就下来了,含水率降低也让烟气量显著减少,二者作用的结果就是整体排放总量降低,同时垃圾处理的成本大幅下降;再生原料会让垃圾运营系统的利润更上一个台阶,这就是政府、企业和老百姓多方共赢的结果。
参考德国黄袋的大小,将那些不会产生臭味的垃圾(快递包装和内容填充越来越多)收纳起来,大容量可以保障普通家庭3-5天的量,满了就扔。而厨余垃圾根据因个体差异基本做到一日一清(或一日两清),保障了家里和小区的环境卫生(不排除那些3日一清的个体,提着漏汤的垃圾袋污染一整条路,这是个人习惯的问题,与垃圾分类无关)。这个改变带来的便利,用户初步适应后会接受。
有了分类依据,就可以开始数据采集了。分类第一步是要做到垃圾归属可溯源,然后是教育,继而区别收费。
首先我们仍然需要垃圾箱,尤其垃圾接收必须做到封闭体系,避免拾荒者和鸟类对垃圾进行二次转运,污染环境;然后再加入少量智能配置(人脸识别,自动称重这些都是成熟技术),便可以摇身一变成为人工智能垃圾箱(数据采集再加一点统计算法就可以把异常数据拎出来,工科出身的,这个应该秒懂吧)。
首先将普通用户和经营性用户分开,后者交给工商就可以了。再将普通用户中5-10%的异常单独拎出来进行贴标追溯,单独储存,手工盘捡;将不分类行为拍照存档与人脸识别统一保存,有据可查。这也是智慧城市应有的配置之一。
如此试运行3个月,每周都会产生积分排名,排名末位的5%人群,周末统一时间进行方法学习和再教育。等到正式运行就可以根据末位排名产生季度名单,按照正常收费的3-5倍收取处理费(覆盖单独的人工分拣费用和课时费用),并且接受环保培训(参考交规学习,5个课时,拒不配合者重罚)。
只要有可追溯和取证就可以保障分类的公平推行。那些想随意丢弃垃圾的还是省省吧,小区里摄像头基本无死角;出小区后更是天眼系统,疏而不漏(这个是国情,实际上摄像头的应用已经超出普通人的想象力了)。不消一年,神智正常的个体都会接受并遵循分类体系,因为事关个人腰包。有了智能接收系统,下一步就可以推动计量收费了。
很长时间以来,我们都习惯了国内的隐形福利。就购买力而言,我们的电费,水费与德国相比严重偏离市场定价,而国内的垃圾费用基本就是象征性的收费,与实际的处理费用差之甚远。关乎民生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价格长期倒挂,政府持续补贴导致市场机制失调,专业领域得不到健康发展。以垃圾分类为例,在分类前就应该先确立市场化的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用经济的手段促进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产业化进程,确保城市生态环境向好发展。
垃圾分类后,运输便成为下一个需要面对的困难。尤其是厨余垃圾,需要每天清运,这个对小区的环境和人员交通会造成固定时间段的困扰。
餐厨垃圾分布式处理会让有味道的清运车成为历史,通过一个简单的装置就可以实现厨余垃圾的就地消纳。正如同未来城市模型里对小区的分布式污水处理,就地让污水变成中水,泵送到用户端,真正实现中水回用,避免了巨量的污水管网铺设和维护的费用。
而剩余垃圾可以通过机械压缩实现高密度运输,减少垃圾车进入小区的频率,也降低了垃圾运输的成本。甚至可以在有条件的新型小区建设真空管道运输系统,将小区的剩余垃圾直接气力输送到附近的垃圾中转站,这样就彻底跟地面垃圾交通说拜拜了(不过真空系统有一些系统弱点,需要对剩余垃圾进行再分类,目前还不太适合两分法)。
后端垃圾分选设备在这里完成对再生资源的分选,剩余垃圾输入后直接转化成金属,纸张,玻璃,电池,电路板等几大类输出,分别运往各自对应的专业处理厂;高热值组分运往垃圾焚烧厂;而惰性物质经过处理后就可以拉去填埋了。正如同人的动脉和静脉一样,垃圾汇总后进行分类,然后抵达各个细分体系,充分得以利用,循环经济体系的闭环就是这个样子。
记得2017年入冬,到处都在报道煤改气和气荒。虽然那会儿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是大家切切实实的感受到了北京空气质量翻天覆地的改变。国家在空气污染问题上用极限施压手法确认了空气污染模型的假设,即北京冬季空气污染的主要影响因素。从而在今后的取暖季可以有的放矢地取得经济发展和空气质量间的平衡。理论上需要30年才能做成的事情,中国只用了2年半。可以说蓝天保卫战充分体现了我国制度的优越性。
回到垃圾分类,我们当然希望3年以内能够打个漂亮的翻身仗,树立一个榜样,让全国人民都有信心。这场变革成败与否,似乎比垃圾分类本身更重要、更具社会效应。但是这次面临的不是企业,而是更加分散且数量庞大的个体——老百姓,因此任务更加艰巨。从方案设计、底层逻辑、收费基础,到具体执行、关键节点的把控,任何地方出现问题都会导致这一变革驻足不前,以致前功尽弃。
我们需要学习和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没有错,但是无需再以模仿者的心态自居。当你走在杭州的街头去体验和感受这个城市时,公平地讲,杭州很多方面已经超越欧洲的平均水平。
在垃圾分类这件事情上,我们完全可以更加自信,依据自身特点,量身定做更加适合自身发展的系统,而且比德国和日本现行系统更好、更符合未来城市发展的趋势。关于城市建设和未来城市模型,我们完全有能力做出更好的方案。
中国未来发展潜力巨大,不仅在于城镇化建设,更重要的是通过城镇化升级改造和新型城市模型释放出巨大的内需和外部订单。
虽然德国那种去中心化模式让城市更加宜居,但是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决定了高人口密度的城市形态才更加适合我们快速发展。汇聚作用下的城市形态,环境压力自然更大,必须找到更适合发展的路径,否则系统就无法高效运行。
国内和国外的垃圾组成成分不一样,中国地大物博,能用酸菜做出一桌花样的东北和敢吃“龙虎斗”的广东所产生的厨余垃圾当然也不尽相同。我们不能照搬国外的系统,那样必死无疑。大道至简,从垃圾处理的原理出发,按照中国人生活习惯进行垃圾分类的顶层设计,才是落地性强的方案(局部2年,全国8年)。
让环保(专业导向型垃圾分类和全社会综合成本最优分类体系)成为中国新的名片。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fenleilaji.cc/?id=39090
- 转载请注明: admin 于 分类垃圾-环境保护从分类垃圾做起!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