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最近屡登舆论热榜,随着政策逐步落地,民众如何对接也就成为了一个紧迫的问题。据上海当地媒体报道,市场上垃圾分类相关的产品近来意外走俏起来,就连以往9块9可以包邮的垃圾桶,现在也一下子“身价倍增”。能够实现干湿分类的垃圾桶,卖到188元/个的“天价”;售价接近1600元/个的垃圾粉碎机,因为可以将难以干湿分离的厨余垃圾直接粉碎,直排进下水道,竟能在网购平台上卖断货。
垃圾强制分类必然带来生活方式的转变,而购买相应的垃圾桶对于很多居民而言就成了一种刚需。毕竟强制带来的结果是,无论居民认同或者不认同,都要做出相应的调整,这是新规定可以预期的影响。或者可以说,居民对于垃圾分类其实一直有认同,很多人愿意作出相应的转变,而当垃圾分类的政策落地,也就刺激了相应的需求。
关于垃圾分类工作的种种分析,已经提示了这个过程可能面临的困难,而购买相应的垃圾桶,显然只是垃圾分类的初级阶段,接下来还有很多工作要去完善。具体来说,责任主要落在政府部门和居民身上。
对于政府部门来说,眼下最需要完善的是相应的公共设施。以广州为例,很多相对成熟的小区目前已经设置了分类垃圾桶,如果要推进垃圾分类,公共设施的短板可能较少。但很多老旧小区在这方面就相对滞后,不仅没有提供垃圾分类桶,很多垃圾投放点设置得不太合理,扔放垃圾过于随意,直接拉低了公共卫生水平。在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过程中,公共设施方面可能需要经历一番标准化改造,这对于引导居民参与垃圾分类无疑是极为重要的一步。
而对于居民一方来说,需要面对的可能是一系列细致且专业的工作。垃圾到底如何分类,最近互联网上有很多吐槽。居民要学习相关的知识,当然不排除自主学习,但更合适的做法可能是政府部门提供权威的指引,通过视频实操这类方式传授具体的技巧。这是比较灵活也相对容易实现的一个步骤,相信类似的知识很快就会在公共媒介上快速传播。
除此之外,目前更多的担忧主要集中在居民习惯养成、文明水准这些层面。其实,从长远来看,再缜密的措施可能都无法排除极端不文明的情况,现实目标应该集中在避免因为知识缺陷而导致的误操作。普及垃圾分类的专业知识,引导居民形成相应的习惯,在这期间不排除采取一些相对直接的办法,比如在最初的阶段可能真的需要在垃圾桶旁边安排人手,指引居民做好垃圾分类,毕竟这是最有效最直接的互动方式。
垃圾分类不仅是一个专业活,它能否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居民的社区认同感和公共素养。而垃圾分类与这两者本身就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从这个角度看,不必过于担心居民的习惯和文明水准问题。从大的趋势看,垃圾分类也是高品质生活的必然要求,它符合所有人的利益。只是,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居民,都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在这件事上付出较多的耐心、承受较高的成本,这其中不仅包括具体的经济投入,还有所有社会成员非经济因素的学习成本。垃圾桶热销是一个好的开始,但愿政府和居民逐渐形成合力,推动垃圾分类的最终实现。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fenleilaji.cc/?id=38110
- 转载请注明: admin 于 分类垃圾-环境保护从分类垃圾做起!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