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作为社会组织,如何参与垃圾分类工作,助力首都建设呢?
5月19日下午,在北京市社会组织管理中心的指导下,北京市社会组织发展服务中心(运营方:北京协作者)启动“社会组织参与垃圾分类助力计划”(简称:助力计划),联合市区街社会组织支持平台和资深环保组织自然之友一起为首都社会组织参与垃圾分类攻坚战助力。
启动仪式上,社会组织代表以在线视频方式发起“云倡议”,倡议全市社会组织:“发挥社会组织的社区教育作用,做好垃圾分类的传播者;发挥社会组织的能力建设作用,做好垃圾分类的赋能者;发挥社会组织的专业引领作用,做好垃圾分类的推动者;发挥社会组织的服务创新作用,做好垃圾分类的创新者;发挥社会组织的行业监督作用,做好垃圾分类的监督者;发挥社会组织的志愿整合作用,做好垃圾分类的支持者”。
北京市社会组织管理中心温育梁主任宣布“助力计划”启动并致辞,她指出:“社会组织有自己独特的资源和优势,可以在条例实施过程中大有可为,发挥积极的、重要的作用,也期待未来各社会组织在北京市社会组织管理中心支持下的平台组织带领下,积极参与助力计划,能够为首都垃圾分类工作作出应有的贡献”。
北京市协作者社会工作发展中心李涛主任指出:“如果服务提供者得不到支持,就没有力量很好地将政策和服务传递到基层。正是基于这个目的,我们启动了社会组织参与垃圾分类助力计划’,本着团结协作 助人自助的理念,从三个方面为社会组织助力:一是开展能力建设,从政策解读、案例分享、实践技术指导等方面提供支持;二是开展研讨倡议,交流先进经验,探讨创新性的做法及应对挑战;三是开展资源配置,链接各种资源投入支持,尤其是支持面向社区开展行动的草根组织。最终,形成政府指导,基金会/企业提供资源,支持平台提供专业支持,草根组织专注提供解决方案与行动,多方参与垃圾分类的协作生态。”
启动仪式后,北京市人民政府参事、北京市垃圾分类专班专家组组长王维平教授做客“协作者课堂”,为大家带来《助力计划——垃圾分类十讲》第一讲“关于垃圾分类与垃圾对策演进的讨论”。王维平教授主要从垃圾分类的方式、居民垃圾分类应该具备的条件、居民垃圾分类的基本原则、社会组织应该发挥的作用及垃圾对策的演进等五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一、关于垃圾分类的方式王教授分享到:垃圾分类的方式实际上是四级分类:第一级是大类粗分。这和居民垃圾分类没有太大关系。比如说建筑垃圾、园林垃圾、餐厨垃圾、电子垃圾等。第二级是废品回收体系。我们知道垃圾当中的玻璃、金属、塑料、纸、胶皮这些东西,可以作为再制造的工业原料。第三级就是居民垃圾分类,我觉得最难,为什么最难?因为人的生活习惯,文化素养都不一样,要改变每个人的生活习惯,何其容易。所以我提出垃圾分类还是就居民而论,还是要出大力气,这是个大难题,但是又非常重要,因为它关系到每个人对环境的态度,对垃圾分类的认识。第四级就是通过垃圾收运处理过程中机械和人工分选来实现。
二、关于居民垃圾分类的基本条件王教授认为居民参与垃圾分类必须具备四个条件,第一是要有分别处理的设施,比如焚烧场、填埋场、绿肥场、餐厨垃圾处理厂等。第二是必须得有分别回收利用的产业体系。比如说再生纸、再生塑料、再生玻璃、再生金属等,需要有再生加工体系;第三个条件是居民的知晓率要达到85%以上,大家都不知道的事没法配合。第四个是政府、企业、公众和社会组织要形成合力,特别是基层街道的乡镇居委会、物业和社工等。
三、关于居民垃圾分类的基本原则第一,后端决定前端。意思就是如果你后端没有焚烧发电厂,前端就没必要把可燃物分出来。如果后端没有堆肥厂,前端就没必要把有机质分出来。同时,世界各国的垃圾分类,国内各个城市的垃圾分类,要根据自身的条件来组织居民垃圾分类,不能一刀切。第二,由简入繁,循序渐进,不能急功近利。比如说大家知道现在东京居民的垃圾分类分为13类,它也不是一开始就这样,1989年就分两类,可燃的和不可燃的,后来才逐渐增加。第三,需要将垃圾分类标注明确,这样更易掌握易操作。第四,要实事求是,久久为功。第五,引导为主,处罚为辅,注意社会情绪。对于居民要慎用处罚措施,自觉和强制相结合,同时要以自觉为主。
四、社会组织应该发挥的作用王教授说,社会组织不仅作用十分重要,而且不可或缺。社会组织要和居民、政府形成合力,来共同维护我们北京市的环境,共同完成北京市的垃圾分类任务。环保组织要进社区,还有环卫协会,环卫协会目前负责清扫运输,也负责垃圾的无害化处理。所以环卫协会也是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还有关于垃圾分类的宣传工作,包括媒体,学校,出版物,影视广告等,这些社会组织都要参与其中。
。那时,垃圾成分十分简单,没有废塑料,废纸、废玻璃、废金属,甚至自行车废胎和牙膏皮都进入废品回收站。那时,垃圾运到郊区做农肥,进入自然净化系统。直至1976~1979年,由于垃圾成分逐渐复杂化,北京郊区农民拒绝城市的生活垃圾做肥料。第二阶段是堆放污染(上世纪80年代及以前)
。那时,我国尚无关于垃圾管理的法律,甚至没有关于垃圾处理的工程选址、工艺设备、操作运行、污染控制等标准。北京1983年航拍情况统计,沿现在的四环路(当时没建四环路)一圈,50平米以上的垃圾堆有4700多堆,即当时所谓“垃圾围城”。第三个阶段是卫生填埋(上世纪90年代)
。1995年4月1日,我国首次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防治法》。政府相关主管部门陆续颁布了关于垃圾卫生填埋场的工程选址、工艺设备、操作运行、污染控制等标准。杭州天子岭、广州兴丰、北京阿苏卫、重庆长生桥等,陆续建设了一批标准化卫生填埋场。第四个阶段是焚烧发电+(2000年以后快速发展)
。80年代初,深圳市建设了我国首座垃圾焚烧发电厂,并开始了关于垃圾焚烧发电的工程技术筹备工作。2000年以后垃圾焚烧发电处理厂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截至2018年底,我国在运行的垃圾焚烧发电厂已有300多座,同时焚烧比例也在不断提升。与此同时,出现了垃圾生化处理等多种技术。第五阶段是减量化、资源化阶段(2017年)
。国际上,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工作始于上世纪90年代,以德国、日本为先导。我国自2017年以来中央多次强调垃圾分类,2018年新修订的《国家固废法》,首次将垃圾分类入法。之后,国务院提出“无废城市”的要求并开展了试点工作。北京、上海等城市相继颁布了垃圾减量化、资源化的规定要求。培训结束时,王维平教授在线与社会组织进行了互动,深入浅出,幽默风趣,既有垃圾分类历史沿革的总览,也有垃圾不同处理方式的科学知识普及,让参与的社会组织获益匪浅。王教授在分享中强调:“社会组织在垃圾分类条例实施过程中应该唱主角,要形成合力,共同宣传和参与垃圾分类各项工作,推动民众认识、了解、掌握垃圾分类知识和能力。”
以下是关于垃圾分类政策解读的在线答疑,供社会组织同仁学习了解:1、居民的意识提升了,但社区没有分类设备,您对这种情况有没有什么建议?
答:现在正在逐渐的落实这个事。北京市不可能一下提供那么多的分类设施,分类设施需要花钱买,一个是得有钱,另外一个得分期分批的定制,也不能说我今天下订单,明天就给我运过来,这是不可能实现的。现在可以说是北京大部分居民的社区,都已经具备了垃圾分类的措施。所以我觉得也请大家理解,在垃圾分类推行中,无论是设施还是百姓的配合,还是大家对这个问题的认识,需要有一个过程。
答:一句话,水涨船高,水涨船高是什么意思呢?大家都知道经济发展消费水平提高了,垃圾就越来越多,越来越“肥”。我们的垃圾产生量是越来越多,因为消费水平提高了。刚才我回顾了北京市关于垃圾分类的五个历史阶段。垃圾对策不断的提升,不是说面对着日益增长的垃圾污染,我们就一筹莫展,我们一直在努力。
通过简单化、资源化及立法方面的努力,你看这次法律修改就规定很细致,限制包装、净菜进城、旧货交易、废品回收、垃圾分类、不剩餐等等一系列措施,都是为了解决垃圾问题,而且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从末端的被动接受垃圾处理,转为源头,简单主动。
3、我看网上有在说可以让生产厂家在包装上打上是什么类的垃圾,这样更加便于民众垃圾分类,国家可以出台这样的一些政策之类的措施?
答:这个问题提的特别好,大家熟悉的矿泉水瓶上边有一标记,这标记是什么?我们日常喝可口可乐的瓶子,它回收的价格很高,再制造的附加值也高,它可以做西服的衬底和捆包,有的能接触食品,有的不能接触皮肤,接触了皮肤会引起过敏,特别是小孩,所以建议我们在执行垃圾分类的过程中,可以多跟包装行业协会联系,可以在瓶上标明是什么级别的塑料,什么级别的包装。国际上《包装法》规定了三个内容,第一个内容就是你包装物这个价值不能超过被包装物,第二个内容是包装物的重量不能超过被包装物,第三个内容是包装物的体积不能比被包装物大1/10,为什么?因为你仓储运输它都占空间,都得花钱。
虽然我们现在还没有实施《包装法》,但是《循环经济促进法》当中已经提出了明确的限制。
这次《固废法》中也提出了一个限制包装的内容,它说不仅要限制包装,而且要按照要求提出建议,比如建议回收,还是再利用。同时标注清楚这是什么性质的,什么级别的包装物,这个已经在推进中了,很多企业也在积极配合。
4、厨余垃圾在小区就地处理就好,还是集中处理好?就地处理的话,非果蔬菜类比如肉类壳类是不是做其他垃圾处理更好?
答:还是集中处理好,为什么不能在小区就地处理呢?比如堆肥,在耗氧条件下, 要经过7天,而且需要不断的往里送风,不断的冒臭味。这7天,你在小区里边肯定不行,厌氧条件下给它闷死,需要42天。所以在小区里边就地处理不是很现实。且容易造成分散式的污染,造成群众的不满意。所以我个人觉得还是集中处理为好,集中处理有国家标准的技术设备。
“社会组织参与垃圾分类助力计划”将从三方面为社会组织助力,一是开展能力建设,从政策解读、案例分享、实践技术指导等方面提供支持;二是开展研讨倡议,交流先进经验,探讨创新性的做法及应对挑战;三是开展资源配置,链接各种资源投入支持,尤其是支持面向社区开展行动的草根组织。通过上述三方面的助力,形成政府指导,基金会/企业提供资源,支持平台提供专业支持,草根组织专注提供解决方案与行动,社会组织参与垃圾分类的协作生态。
其中,能力建设助力将携手我国成立最早的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完成《垃圾分类十讲》。从垃圾分类政策解读,历史沿革等总览式的认知普及,到社会生活全场景(社区、校园与办公楼宇)中垃圾分类的实践案例剖析,以及分享其他城市的优秀经验。大家可持续关注公众号“协作者云公益”及时了解动态信息。
欢迎大家关注本公众号,在“云课堂”栏目查阅《垃圾分类十讲》第一讲《关于垃圾分类和垃圾分类对策演进的讨论》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观看培训直播回放。
4.将“商户单号”填入下方输入框,点击“恢复VIP特权”,等待系统校验完成即可。
4.将“商家订单号”填入下方输入框,点击“恢复VIP特权”,等待系统校验完成即可。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fenleilaji.cc/?id=34786
- 转载请注明: admin 于 分类垃圾-环境保护从分类垃圾做起!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