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垃圾桶 > 装修垃圾成社区“老大难”智能垃圾箱能否破局?
2022
03-17

装修垃圾成社区“老大难”智能垃圾箱能否破局?

  2020年,本市共申报处置建筑垃圾约10053万吨,其中装修垃圾约407万吨。这么多的装修垃圾堆放在哪?能否及时清运?在生活垃圾分类理念日渐深入人心的同时,小区以装修垃圾为主的建筑垃圾堆放和清运问题,却似乎成为了社区治理的“老大难”。

  目前,多数小区仍采用露天堆放、定时清运的模式,但对很多小区来说,包括建筑垃圾在内的大件垃圾堆放点本身就空间紧张。在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加快建设智慧城市的现实语境下,又有什么新思路、新方法能够破题这一局面?

  上海居民小区里的建筑垃圾堆放,存在哪些问题?记者走访多个不同类型小区后发现,许多小区都没有固定的建筑垃圾堆放场所。

  以地处徐汇区的大型动迁安置小区华悦家园为例,小区里住着3000多户人家、上万居民,其中六成以上是租户,装修频率很高。但小区没有固定的建筑垃圾堆放库房,居民一度只能将建筑垃圾堆在各自的楼前或是小区内的建筑垃圾临时堆放点。

  虹口区密云小区的建筑垃圾堆放问题也曾令人头痛。大量建筑垃圾直接堆放在路边,建筑“垃圾山”频现,里面充斥着各种沙砖、木块,还夹杂着生活垃圾,对小区环境的影响可想而知。

  有些小区虽有固定的建筑垃圾堆放场所,但存在设置简易、点位离居民楼较近等问题,仍然引发了居民的抱怨。浦东新区栖山小区曾在远离主通道的空地设置过建筑垃圾堆放点,竖起围挡并插牌提示。但由于离个别居民楼较近,影响了居住环境的整洁。再者,这些建筑垃圾堆放场所都是敞开式的,大风天会出现扬尘。

  华悦家园小区居民曾向有关部门反映,有的居民楼门口堆积了很多建筑垃圾,一个多月来无人清理,使环境脏乱不堪。况且,以装修垃圾为主的建筑垃圾数量大、分量重,万一没有及时清运,越堆越高,不仅影响环境,可能还存在安全隐患。

  就算能做到及时清运,清运时产生的大车占道、噪音扰民等问题也给居民带来了困扰。

  比如,栖山小区此前设置的建筑垃圾堆放点需要一辆大卡车和一辆铲车同时开展清运工作,由铲车将建筑垃圾一次次铲起,倒在大卡车上,每次持续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两辆大车停在并不宽敞的小区通道上,占去了不少地方。

  虽然清运是在白天,但车辆和机械作业声音较大,打扰了白天在家的居民。而铲车作业时,扬尘问题同样不可避免。

  正在全力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加快建设智慧城市的上海,能否用新思路、新技术,解决包括装修垃圾在内的建筑垃圾堆放清运难题?

  记者采访发现,已有部分街道、区开始积极的探索。比如,洋泾街道就在辖区46个老旧小区中投入了30个智能建筑垃圾箱,通过灵活配置、按需配置,实现了对这些小区现有空间的全覆盖。

  在栖山小区,记者看到了安置在小区一角的智能建筑垃圾箱。从外观上看,它只是一个普通的灰色封闭箱体。但在箱体内部,12个超声波感应探头通过激光测距,能随时感知垃圾箱的装载情况。

  这些感应探头由设在箱体内外的太阳能充电装置和锂电池组供电,节能环保。一旦装载量超过总量的80%,箱体就会自动向后台预警,并将信息同步传输到洋泾街道“一网统管”城运平台上,由平台自动生成订单,派发给清运公司,实现智能化管理。

  到了清运时间,一辆吊臂清运车开进小区,先将另一个空箱体从车上放下,再将装满建筑垃圾的箱体缓缓拖上车拉走。整个过程不过三五分钟,既没有什么噪音,也没有任何扬尘。

  平时,智能建筑垃圾箱由小区物业负责管理。住户装修前需先向物业报备,由物业安排智能建筑垃圾箱进入小区。箱盖仅在倾倒建筑垃圾时打开,倾倒结束后立刻封闭,避免混入生活垃圾以及产生扬尘。

  试点“改点为箱”模式、把装修垃圾的露天堆放点改造成收纳箱的,不止洋泾街道一家。徐汇区也将华悦家园作为居民区试点,实行装修垃圾智能化箱体清运模式。

  “改点为箱”的效果好不好?记者从栖山小区居民口中听到了肯定的答案:“自从装修垃圾的露天堆放点变成了智能建筑垃圾箱,噪音、扬尘都不见了,小区环境大为改善。”

  并且,由于箱体占地面积较小,只需一个半车位大小的空地就能容纳,对于空间有限的老旧小区来说毫无压力。

  既然有这么多好处,为什么全市试点“改点为箱”的小区还不多?记者了解到,成本偏高是其中一项重要原因。市场上,一只普通的装修垃圾散装箱,价格约在上万元。

  洋泾街道为了给居民创造更为干净、整洁、有序的环境,专门拨出财政资金,以购买服务形式,在辖区46个老旧小区中投入了30个智能建筑垃圾箱,灵活配置、按需配置,实现对这些小区现有空间的全覆盖。

  然而,也有专业人士表示,智能清运模式本身是可以降低成本的。因为这种模式不需要铲车,也不需要铲车司机和跟车保洁人员,设备和人力成本上都有所节省。“改点为箱”的成本降低了,小区就更容易接受。

  记者走访发现,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更多小区选择了“性价比更高”的方式,对既有设施进行改造,应对建筑垃圾堆放问题。目前,密云小区所在的曲阳路街道已为各小区完成20处便民装修垃圾和大件垃圾堆点的建设工作,形成固定型、改建型、伸缩型和移动型4种格局,改善小区的环境面貌。

  已经实现“改点为箱”的街道和小区,正在进一步思考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可行性。洋泾街道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小区每个智能建筑垃圾箱都带有定位传感器和识别装置,能知道箱体是从哪个小区运来的、体量是多少,有助于精确统计各小区每天的建筑垃圾产生量。

  而在运离小区后,这些智能建筑垃圾箱会被送往浦东新区的建筑垃圾终端场所进行清空,随后再将建筑垃圾送往末端处理厂处置,可作为工程道路铺填的碎石,或者硬度要求不高的地面行道砖。

  然而,无论清运的运能、效率还是社区暂存装修垃圾的空间,都会有边际。在源头减少装修垃圾的产量,才是最根本最有效的手段。

  根据现行的《上海市建筑垃圾处理管理规定》,“本市推广装配式建筑、全装修房、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绿色建筑设计标准等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标准,促进建筑垃圾的源头减量。”

  今年4月23日,上海市人大启动新《固废法》执法检查。市绿化市容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上海正全力推进全市12座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投产,目前已建成10座,预计年底全部建成,全市建筑垃圾集中资源化能力将达到590万吨/年,基本满足本市装修和拆房垃圾处置需求。

  此外,该局还将会同相关部门推进建筑垃圾源头减量,打通建筑垃圾资源化产品利用途径,拓宽再生产品应用领域和应用场景。


本文》有 0 条评论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