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垃圾分类 > 垃圾分类“新时尚”融入百姓生活中
2022
03-16

垃圾分类“新时尚”融入百姓生活中

  2月28日一大早,家住枫林小区的张女士,把整理好的塑料瓶和废旧纸板扔进楼下的智能垃圾桶。

  “过去扔垃圾就是一锅端,现在都是分类好后再扔,都养成习惯了。废纸、塑料是可回收垃圾,废电池、过期药是有害垃圾,剩菜、果皮是厨余垃圾……”说起垃圾分类,张女士门儿清。

  近年来,我市采取多种形式,积极探索推进垃圾分类工作,聚焦细准实加快完善投放、收集、运输、处置的生活垃圾分类全链条体系,突破分类难点痛点,垃圾分类正在逐渐成为铜川市民日常生活的“新时尚”。

  垃圾分类一头牵着民生一头连着文明。推行垃圾分类,关键在于形成长效机制,将工作做实做细,推动习惯养成。

  我市成立了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市、区两级联席会议制度,及时协调解决推进中的各类问题。结合全市推进工作方案,出台了21个配套方案及《铜川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等,印发了《专项规划》《评估办法》等17份指导性文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政策体系。同时,对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行周通报制,坚持每周对新区居住小区监督员履职、分类实效等情况进行专项检查,高质量完成生活垃圾分类各项工作。

  “在推进垃圾分类工作中,我市坚持按照‘党建引领、政府推动、部门联动、全民参与’的推进机制,督促各区县夯实主体责任,加大督导检查力度,发挥街道办事处、社区主力军作用,加快完善以街道办事处、社区为主体的市、区、街道办事处、社区四级联动机制。”市城市管理执法局市容环卫科科长李涛说。

  同时,积极开展示范建设。在市委、市政府、铜川政务中心等集中办公区域建成了92家垃圾分类示范单位,通过积分奖励、宣传引导、设立“红黑榜”等方式,投放准确率达到80%,职工参与率达到95%,逐步推广智能化、规范化的公共机构垃圾分类管理模式。新区发挥示范带动作用,72个小区建成221座定时定点分类收集房,配备专职监督员221人,覆盖率达100%。

  目前全市生活垃圾分为四类,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全市收运能力有保障,现有分类运输车120辆,分类收运全市的生活垃圾,统一了全市分类运输车辆外观及标志,规范了车辆标识、编号、车体颜色,明确了运输站点、线路、时间,做到餐厨垃圾、其他垃圾日产日清,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按照约定时间收运。

  近期,一个个标识清晰的新型分类果皮箱亮相街头,方便过往行人分类投放。“为了方便收集果皮箱的垃圾,市城管局还配备了34辆垃圾分类三轮清运车,杜绝了混装混运现象,环卫工人清运垃圾也更便捷高效。”新区保洁绿化公司副经理李璇说。

  垃圾收运后,如何处置?“在印台环保产业园总面积1万平方米的‘两中心一暂存点’建成投用,实现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分类规范处置;建成了年处理能力3万余吨的餐厨垃圾集中处理中心,全市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置率达92%。日处理能力500吨的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已正式并网发电。”李涛说。

  位于新区枫林小区智能垃圾分类服务亭,通过人脸识别和二维码识别等技术,运用智能化手段实现垃圾分类智能投放,让垃圾分类变得便捷高效、新鲜有趣,深受居民的喜欢。

  “这两年,我是这里的常客,家里一有塑料瓶、废纸张就拿来投放。你看投放时,先在垃圾桶扫码,目前支持金属、塑料、纸张、织物的投放,垃圾分类投放完成后,自动显示重量,并产生积分。攒够了一定积分还可以兑换香皂、洗衣粉等生活用品。”李先生一边投放一边向记者介绍。

  为深入推进城区垃圾分类工作,铜川市引入可回收物智能服务亭,通过线上线下数据传导及在线支付、积分换购等方式,方便市民随时处理家中的可回收物。目前,49座可回收物智能服务亭已经建成投用。从不愿意分类到主动分类,从不会分类到准确率大大提升,垃圾分类的“新时尚”已融入铜川居民的日常生活。(记者:郭颖)

  2月28日一大早,家住枫林小区的张女士,把整理好的塑料瓶和废旧纸板扔进楼下的智能垃圾桶。

  “过去扔垃圾就是一锅端,现在都是分类好后再扔,都养成习惯了。废纸、塑料是可回收垃圾,废电池、过期药是有害垃圾,剩菜、果皮是厨余垃圾……”说起垃圾分类,张女士门儿清。

  近年来,我市采取多种形式,积极探索推进垃圾分类工作,聚焦细准实加快完善投放、收集、运输、处置的生活垃圾分类全链条体系,突破分类难点痛点,垃圾分类正在逐渐成为铜川市民日常生活的“新时尚”。

  垃圾分类一头牵着民生一头连着文明。推行垃圾分类,关键在于形成长效机制,将工作做实做细,推动习惯养成。

  我市成立了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市、区两级联席会议制度,及时协调解决推进中的各类问题。结合全市推进工作方案,出台了21个配套方案及《铜川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等,印发了《专项规划》《评估办法》等17份指导性文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政策体系。同时,对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行周通报制,坚持每周对新区居住小区监督员履职、分类实效等情况进行专项检查,高质量完成生活垃圾分类各项工作。

  “在推进垃圾分类工作中,我市坚持按照‘党建引领、政府推动、部门联动、全民参与’的推进机制,督促各区县夯实主体责任,加大督导检查力度,发挥街道办事处、社区主力军作用,加快完善以街道办事处、社区为主体的市、区、街道办事处、社区四级联动机制。”市城市管理执法局市容环卫科科长李涛说。

  同时,积极开展示范建设。在市委、市政府、铜川政务中心等集中办公区域建成了92家垃圾分类示范单位,通过积分奖励、宣传引导、设立“红黑榜”等方式,投放准确率达到80%,职工参与率达到95%,逐步推广智能化、规范化的公共机构垃圾分类管理模式。新区发挥示范带动作用,72个小区建成221座定时定点分类收集房,配备专职监督员221人,覆盖率达100%。

  目前全市生活垃圾分为四类,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全市收运能力有保障,现有分类运输车120辆,分类收运全市的生活垃圾,统一了全市分类运输车辆外观及标志,规范了车辆标识、编号、车体颜色,明确了运输站点、线路、时间,做到餐厨垃圾、其他垃圾日产日清,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按照约定时间收运。

  近期,一个个标识清晰的新型分类果皮箱亮相街头,方便过往行人分类投放。“为了方便收集果皮箱的垃圾,市城管局还配备了34辆垃圾分类三轮清运车,杜绝了混装混运现象,环卫工人清运垃圾也更便捷高效。”新区保洁绿化公司副经理李璇说。

  垃圾收运后,如何处置?“在印台环保产业园总面积1万平方米的‘两中心一暂存点’建成投用,实现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分类规范处置;建成了年处理能力3万余吨的餐厨垃圾集中处理中心,全市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置率达92%。日处理能力500吨的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已正式并网发电。”李涛说。

  位于新区枫林小区智能垃圾分类服务亭,通过人脸识别和二维码识别等技术,运用智能化手段实现垃圾分类智能投放,让垃圾分类变得便捷高效、新鲜有趣,深受居民的喜欢。

  “这两年,我是这里的常客,家里一有塑料瓶、废纸张就拿来投放。你看投放时,先在垃圾桶扫码,目前支持金属、塑料、纸张、织物的投放,垃圾分类投放完成后,自动显示重量,并产生积分。攒够了一定积分还可以兑换香皂、洗衣粉等生活用品。”李先生一边投放一边向记者介绍。

  为深入推进城区垃圾分类工作,铜川市引入可回收物智能服务亭,通过线上线下数据传导及在线支付、积分换购等方式,方便市民随时处理家中的可回收物。目前,49座可回收物智能服务亭已经建成投用。从不愿意分类到主动分类,从不会分类到准确率大大提升,垃圾分类的“新时尚”已融入铜川居民的日常生活。(记者:郭颖)


本文》有 0 条评论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