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垃圾桶 > 小学生研发“听话”的分类垃圾桶
2021
12-19

小学生研发“听话”的分类垃圾桶

  “李伯伯提到关于垃圾材质的问题,我觉得我们可以在今后的设计中加进去,这样可以使得分类垃圾桶更加智能。”高安路第一小学四年级的学生蒋承翰同学与小伙伴赵榛焮、丁景和在他们的微信群中进行着交流。

  6月1日,市领导与少先队员们一起参观了“改革开放40年上海少先队40事”主题展览,共同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飞行棋、人工智能语音垃圾桶、快乐课间小游戏等红领巾社团活动。特别是在人工智能语音垃圾桶前,市委书记李强还与研发垃圾桶的小同学进行了交流。

  “我记得当时李伯伯还向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个建议,如果有人说手上的垃圾是电池,而手中的垃圾是玻璃瓶,那么,当玻璃瓶被扔到有害垃圾桶里时,垃圾桶应该语音提示。”丁景和同学说,“我们原本就准备对声控智能分类垃圾桶进行一下升级,李伯伯的建议,无疑让我们拓宽了思路,我们觉得不仅仅要靠语音识别,未来还可以利用影像识别垃圾种类,提升垃圾桶的功能。”

  赵榛焮同学则提到李强书记还询问了关于这个垃圾桶是否能够推广的问题,“我们当时回答由于目前技术还不太成熟,暂时无法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但是我们会努力的。”

  蒋承翰同学补充道,“我们计划先在家庭中试用,然后根据使用中遇到的问题改进部分元件,再放到小区内给大家试用。因为要投入到小区内,需要修改成大的垃圾桶,要改进部分器件的力度。”

  据蒋承翰、丁景和、赵榛焮的指导老师杨晓旭介绍,3个月前,在她和张敏老师的指导下,3名小学生通过将单片机、语音模块、超声波感应器、LED灯等器件串联起来,再通过语音识别技术来区分垃圾的种类——在垃圾桶的储存卡内存有不同垃圾的分类标准,如餐巾纸对应干垃圾、电池对应有害垃圾。当垃圾桶接收到垃圾名词的语音输入后,垃圾桶的“大脑”会根据储存卡内已有的数据识别垃圾种类,并打开相应的垃圾桶。

  3个月的研发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据蒋承翰同学介绍,原来的设计是语音仅仅提示垃圾种类,但垃圾桶并不会自动开盖,后来经过大家讨论,垃圾桶识别了垃圾类别后,自动打开相应的垃圾桶盖,更加简便快捷,所以大家一起努力多次调试,实现了这个功能。

  “在具体的制作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许多问题。”丁景和同学说,“比如,语音识别模块的输出高电平为3.3伏,而单片机的输入高电平为5伏。我们在专业老师的帮助下,大家通过共同研究,在线路中加上了电平转换模块,最终连接成功。”

  杨晓旭老师表示,市委书记能够对小学生研发的声控智能分类垃圾桶如此关注,并提出了具体的建议,让同学们非常兴奋,“接下去,我们会鼓励同学们进一步修改分类垃圾桶的设计,制作出能使垃圾分类更人性化、便捷化和智能化的垃圾桶。垃圾分类需要大家共同参与,这样我们生活的城市就会更加美好。” 首席记者 方翔


本文》有 0 条评论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