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垃圾桶 > 成都发布生态惠民新场景TOP100 金牛这些地方入选
2023
01-07

成都发布生态惠民新场景TOP100 金牛这些地方入选

  1月6日,在成都市生态惠民新场景发布会暨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项目推进会上,发布了成都市生态惠民新场景TOP100,我区8个场景入选。

  “生态惠民新场景是价值创造和多元体验的有机结合,成都大力实施生态惠民示范工程等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全面提升环境基础设施配套和生态产品供给,系统推进生态价值转化,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协同并进。”成都市生态环境局负责人表示,生态惠民场景TOP100旨在聚焦城市中既有生态“颜值”,又有惠民“内涵”的公共领域,打造一批集生态、生产与生活于一体的“三生”融合空间。

  该场景通过整合数据资源,打造数字化智能中枢,感知网络体系数据采集、分析、统计以及环保环卫领域的业务协同和决策支撑服务,打造环保环卫“八个一体化的”大脑和中枢,为实现“一体化”改革工作提供基础资源。通过明确职能职责,整合各部门行政资源,推进大气综合治理一体化、水环境综合治理一体化、监管执法联动一体化三大领域应用工程建设,并建立区—部门—街道联动机制,提升城市面貌。通过强化两个保障,构筑监测执法一体化,建立监测与预警预报相结合的监测网络和执法联动监督保障体系,实现“一图全面感知”“一键可知全局”“一体运行联动”“一屏可视流程”。

  该场景把餐饮服务业油烟污染治理作为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重要目标,以科技赋能智慧治理为手段,以政府主导、商家、居民共建共治为依托,构建起从源头管控到末端执法、从工作部署到责任落实的综合治理体系。聚焦“有没有”“安没安”用没用”三大难点,把烟道、油烟净化设备等基础设施“硬联通”和在线监测系统、餐饮服务企业信息监管平台等数据信息“软联通”作为油烟达标排放的先导工程,加快推进数字化赋能,不断拓展智慧监管大通道,实现人力管理到科技治理、粗放整治到精准防控的转变,用心用情用力惠民生,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该场景是全国首个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的公园,遵循“大流域统筹规划、小流域单元治理、全流域智慧管理”治理理念,秉持师法自然理念,聚焦精准施治,创新蓝绿融合河道整治,创新流域治理新技术,营造无界展示体系场景,着力打造生态环境修复、人居环境改善的幸福美丽河湖,厚植成都践行建设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良好生态本底。将河、湖、塘、林、堰和花草沙石作为活态展品,以水为媒联通河湖湿地,串珠成链形成指状交融、无界生长的绿色生态廊道,形成“景区化、可进入、可参与”的绿色开放空间,是集党建、水务、环保于一体的生态文明教育阵地。

  该场景是全省首个“蓉漂”主题文化公园,也是国内首个集“人才服务、成果展示、路演活动、创新孵化”功能于一体的人才公园。协同中铁轨道交通产业园和西部地理信息产业园等周边产业载体,形成助力人才创新发展的雁阵格局。创新确立了“1234”的特色思路,即是打造1张敬才爱才重才的重要名片一成都人才综合服务中心城北分中心,呈现涵盖“人才与城市”“人才与产业”“人才与成长”“人才与创新”4大主题的艺术景观。同时,促进科技创新发展,为各类人才营造干事创业的优质生态环境,融合生态艺术,塑造形态多姿的公园景观,为人才提供便捷的功能配套和新潮体验。

  该场景设计划分运动聚落区、休闲娱乐区、康体跃动区三大主题功能分区,汇聚全能运动、亲子娱乐、休闲聚会等。融合环园绿道形成与自然景色共融的滨河风光,引入锐诺体育提供户外营地、团队建设、赛事活动等定制服务,以及餐饮、零售和工作坊等商业配套服务,以“探索生命,乐享生活”为理念,构建以运动休闲为驱动核心的消费业态,为城市居民提供的是一站式城市生活第三空间。该公园除了运动特色鲜明外,空间设计也很有“弹性”,以“平灾结合”为原则,一旦遇到灾害,平时开展的游园活动立刻转变为应急避难场所。金泉运动公园将进一步探索“公园+”新经济、新业态、新机制,为培育“公园城市”品牌树立样板典型。

  该场景是成都市首家针对园林垃圾和大件木质废弃物的资源再利用项目,为探索枯枝落叶转化绿色再生能源,金牛区绿化再生资源利用基地采用了两套处理办法,让绿化垃圾就地有效转化利用变废为宝,一是变成“碳棒”照亮城市;二是变成肥料改良大地。该项目占地约8亩,设置有破碎车间、生产车间和成品车间。车间内含有破碎系统、粉碎系统、颗粒机、输送机、堆肥槽,以及废弃物处理设备等。基地每年可处置利用相关废弃物10000吨,产出相关衍生产品8000吨,拟实现销售收入280万元。这种用“生态办法”解决“绿色垃圾”的新路子,带来了社会、经济“双收益”。

  该场景有效实现可回收物和家庭厨余垃圾“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通过在试点小区开展宣传注册活动,现场指导居民使用爱分类垃圾回收箱,并以有偿回收,增加居民对垃圾回收的参与度,同时向参与家庭免费提供厨余垃圾桶、可降低厨余垃圾异味和发酵降解的生物发酵菌剂和相关培训服务,在家中通过简单操作将厨余垃圾制成人工黑土。目前,已累计注册账户1600户,发放家庭厨余垃圾专用桶1600个,建成厨余垃圾分布式处置小站1个,处理能力5-10吨/日。试点9个月以来,该小区共分出厨余垃圾共计150余吨,每日户均0.36公斤(居民前端沥水投放,平均每户家庭减少垃圾投放量0.23kg),厨余垃圾分出率为22%,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该场景是摸底河的上游起点河段,主体建设包括水资源保护利用,水环境综合治理和水生态保护修复,其中,设计范围内摸底河长约1.85 千米,人工湿地区域约4.6万米,人工湿地改造46604米人工湿地生态缓冲带保护修复46391米。河道生态修复工程设计中,通过深潭浅滩、生态护岸、生态缓冲带的打造形成丛林草地的生态观赏区域,生态护岸采用格宾石笼护脚,大卵石压重+覆表,深潭浅滩通过合理的河床改造,鹅卵石铺底,水草种植,构建水生态生物群落。湿地结构通过保留部分城市景观水体,再进行防渗处理后,水面设置生态浮床。在提升湖区水质自我净化功能的同时,还将营造人与自然共生的的多功能环境场所,提升湖区生态环境品质。(生态宣 石秀 文/图)


本文》有 0 条评论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