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自从2019年首次在上海实施,就一直饱受关注,发展的一年多时间里,各地不断出台新政,也不断涌现新的问题。关于垃圾分类的热度只增不减。我国在摸索前进过程中,也将持续的探索新模式、新做法,每一次创新也都伴随着社会的新一轮关注。
2020年7月南京市出台垃圾强制分类指导文件,11月开始铺开工作,再一次在社会上造成一定影响和争议,在实施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紧张,网络上也不乏有南京市民发表自己的看法,谈论垃圾分类新政的落实效果,或者新政落实中给政府反馈的问题。这一话题具有时效性,更有可能会带来其他城市的参考。此举在政府基层治理中具有分析的意义,关于民生工程,值得思考。
关于落实垃圾分类各地进度不一,也不乏出现各种落实难题。今年11月南京市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办法,明确垃圾生产者责任、有奖有罚、引入物业和志愿者指导员参与、试点小区实现撤桶并点。1.分析政策出台的目的意义。
(1)强制保障效果。强制手段的出台,一改往日垃圾分类政策落实中的不温不火,直接体现着政府对于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坚决斗志,垃圾分类工作整体推进会有质的飞跃。
(2)奖惩制度更有激励效果。建立可以树立正面典型,明确学习的标准;激励居民将垃圾分类贯彻到底;惩罚措施给予不配合者一记警醒。
(3)多方参与形成合力。通过物业和志愿者的加入,弥补居民对分类的认识不到位、也提供了外部监督力量保障垃圾分类分得好、分得准。
(1)居民“快慢班”出现。对于垃圾分类重要性的认识、准确分类的方法可能总有那么一部分居民要迟缓一些,配合走上分类正轨慢一些;甚至部分居民对于“强制”二字天然的抵触也未可知。
(2)人力资源或面临窘境。物业、志愿者人手在大面积铺开试点中,不免会发生人力短缺问题,或者人员管理指导中的冲突问题。
(3)撤桶并点、定时定点投放的不便。实际扔垃圾中也考虑扔垃圾地点、定时投放时间是否和居民正常生活秩序相吻合。
(1)做好动员,予以包容。落实政策前通过社区宣讲、新媒体手段传播,垃圾分类在每个人身上的重要责任;落实初期出现的迟缓问题予以包容,有一个容错的空间更好过渡下去。
(2)及时补位,人力调配。先试点的人员带动后进行的小区,用经验来带动效率的提升,人尽其才充分利用;调动热心市民参与指导的积极性,弥补人员不足的问题。
(3)听取意见,承前启后。留有各项渠道听一听群众的意见,志愿者落实难题,先行城市的经验,弥补缺憾不断完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fenleilaji.cc/?id=31710
- 转载请注明: admin 于 分类垃圾-环境保护从分类垃圾做起!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