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垃圾处理 > 解决垃圾处理终端难题!青岛10处镇级生活垃圾终端处置站开工
2021
10-10

解决垃圾处理终端难题!青岛10处镇级生活垃圾终端处置站开工

  近日,记者从市住房城乡建设局获悉,2021年市办实事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计划创建200个示范村,目前已全部完工,完成率100%。同时,全市10处镇级生活垃圾终端处置站已全部开工,开工率100%,完工8处,完工率80%。

  据了解,目前我市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全面推行“分类投放定点、分类收集定时、分类运输定车、分类处理定位”的四分四定处置模式,通过生活垃圾源头减量,使村庄更加美丽整洁、居民幸福指数大幅提升。

  据悉,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中发挥党建引领和村“两委”作用,推行村“两委”干部包片,党员联户示范引导、网格管理、垃圾分类积分制管理和激励机制,激励村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工作。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模范带头蔚然成风,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逐步形成。

  胶州市深入践行“党建引领·垃圾分类532”工作模式。将党建引领作为垃圾分类工作的重点,实行垃圾分类“五亮”制度,助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高标高效开展。

  西海岸新区则通过“西海岸新区垃圾分类”公众号,组织乡镇党员干部、村两委成员参与村庄生活垃圾分类站桶指导活动;莱西市建立了市、镇、村三级监督管理队伍,选拔专职分类督导员,形成了镇街干部包村、村党员干部包户、督导员入户的网格化监督管理体系,实行市级月考核、镇级周检查、村级日巡查的三级考核制度,逐步实现农村全方位的监督网络。

  目前农村地区分类收集方式主要有两种:定时上门收集和定点定时集中投放两种,各区市结合自身不同情况和百姓意愿,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收集方式。

  其中,崂山区农村社区2021年共撤桶并点200余处,建设密闭式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厢房(站)35座;城阳区7个涉农街道已有56个社区设标准化四分类垃圾房100处,撤桶并点986个;即墨区在农村建设480余处垃圾分类收集房,由垃圾分类收集员进行分拣督导,提高了垃圾分类准确率;西海岸新区2021年已完成撤桶并点村庄678个,实行上门收集村庄190个,每户配置入户二分类桶村庄260个,建设密闭式分类投放收集房80处。

  2021年各区市加大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资金保障力度,增配垃圾分类运输车,保障分类收集、分类运输。

  崂山区严格规范分类收运,开展“牵线织网”行动,推广“公交式”收运模式,目前服务农村社区的前端分类收集和外运车辆共计61部。持续推行厨余垃圾日间收运、其他垃圾夜间清运;西海岸新区投入3051万元配备分类运输车辆,目前厨余垃圾转运车96辆、其他垃圾收运转运车122辆、有害垃圾车10辆,实现全区生活垃圾日产日清。

  城阳区从“三规一督”入手,改革全区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建立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收转运模式,从规范收集方式、规范运输车辆、规范收运作业入手,加大垃圾分类第三方考核和执法监督力度,有效杜绝收运过程中“前端分类、后端混装”现象。按照“一种垃圾一种车辆收运”要求,配齐各类运输车辆150辆,统一在车身喷涂清晰、醒目的分类标识,合理安排各类收运线条;即墨区农村地区配置前端垃圾分类电动三轮收集车1700余辆,实施村级分类收集运输。配置厨余垃圾分类运输车19辆,其他垃圾运输车103辆,有害垃圾车5辆,实现各类生活垃圾分类运输。

  生活垃圾分类,终端是关键,没有终端的有效处理,前端垃圾分类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为解决垃圾处理终端难题,2020年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全面启动镇级垃圾终端处置站建设。

  2020-2021年累计已建设20处镇级生活垃圾终端处置站、100处村级厨余垃圾处理终端,形成了机器制肥、阳光沤肥、生物菌种制肥等三种厨余垃圾就地处理方式。

  其中平度市东阁街道采取两次四分法进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重点对厨余垃圾进行就地堆肥处理,每月产出6000斤成熟肥料,广泛用于土壤改良、果树种植;胶州市在农村社区采用阳光堆肥房、庭院堆肥箱、不锈钢箱体、好氧堆肥桶等多种堆肥设施,通过就近、就地处理,最终实现生活垃圾源头减量,资源化再利用;莱西日庄镇沟东新村和东莪兰村镇级厨余垃圾终端处置站采用高温好氧发酵、生物多效堆肥、生物除臭等技术,通过混合发酵菌对厨前垃圾和农业果蔬垃圾进行堆肥处理,产出符合要求的有机肥就地还田,增加葡萄等瓜果有机肥力,实现厨余垃圾的资源化利用。目前通过示范引领,其他村庄也积极行动起来,积极探索农村“湿垃圾”不出村。

  下一步,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将进一步积极探索农村厨余垃圾就地消纳办法,完善长效管护和常态化监管机制,全力打造农村生活垃圾分类“青岛模式”,努力让农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本文》有 0 条评论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