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3月1日起就要正式实施。从《条例》的颁布到正式实施的这半年里,成都为垃圾分类做了不少努力和准备工作。同时,一系列政策和配套法规紧锣密鼓出台,正在加快成都迈向垃圾分类法治化轨道的步伐。
据了解,《成都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将垃圾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四类,设有相应的奖惩及容错机制。成都市政府为强化分类教育,发动全民参与垃圾分类,建立了月督导、季通报、年考核等制度,编印垃圾分类知识读本,并将每年8月11日定为光盘行动宣传日。
随着《成都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的实施,成都市的各个小区里也出现了一些变化。走进高新区肖家河街道国际花园小区,我们可以看到小区内已经设置了多个垃圾分类收集点,将垃圾分为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及有害垃圾三类进行投放,垃圾桶上还清楚的标明了允许投放的时间点。小区里各处的宣传牌上也都展示着垃圾的分类标准和相应奖惩制度,鼓励居民分类投放垃圾。记者看到,来到垃圾分类收集点投放垃圾的居民,都是将手中的垃圾投放到相对应的垃圾桶中,没有出现随意乱投的情况。每天下午,小区所在街道会安排垃圾车来到小区,对各个垃圾桶的垃圾进行分类打包收集,避免了“先分后混”情况的出现。
据成都市城管委固废处处长钟兵介绍,围绕生活垃圾分类,成都市重点推进法规、政策、工作、标准、设施五大体系建设。一是完善法规体系,推动出台成都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为我市生活垃圾管理提供法治保障。二是完善政策体系,印发我市关于加快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助推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的意见等相关文件,确定了未来五年我市生活垃圾分类的总体目标、重点任务及职责分工。三是完善工作体系,成立由分管市领导任组长的市级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和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服务中心,细化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考评办法。四是完善标准体系,印发地方标准(生活垃圾处理规范)等11个标准规范,强化对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的行为引导和工作规范。五是完善设施体系,大力实施生活垃圾末端处理设施补短板行动,编制了餐厨废弃物处置设施专项规划,再生资源回收发展规划,加快推进大型垃圾焚烧发电设施建设。作为全国首批垃圾分类试点城市,成都正着力打造“全社会参与、成建制推进、市场化运作、产业化发展”的生活垃圾分类成都模式。
目前,成都每日产生的生活垃圾量已达1.8万吨以上,并随着人口数量的增长以每年约8%的速度递增,环境隐患日益突出,对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造成较大压力,迫切需要通过立法来加强规范引领。早在2012年,成都就开始探索垃圾分类管理工作,成都市政府出台的《成都市餐厨垃圾管理办法》专门针对餐饮企业产生的大宗餐厨垃圾进行分类处置,并在中心城区推行生活垃圾四分类试点工作,积累了较好的经验。多年来的实践探索和制度规范,为制定一部专门的地方性法规,将垃圾管理工作制度化、法治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陈海滨告诉记者,在垃圾分类的各环节中,前端分类投放和末端分类处理则是当前的重点与难点。由于居民个体认识与行为很难统一,导致前端分类投放需要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他认为,以党员干部为主的公务员和青少年这两大类群体必须发挥先锋队作用,才能缩短这个过程。“从小就培养孩子生活垃圾分类的意识与习惯,当这些孩子逐渐长大,他们将去影响带动更多人乃至全社会。末端垃圾处理设施设备需要大量、集中地投入。”
今年1月,成都出台《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助推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的意见》。成都提出,按照市场化运作、产业化发展的思路,通过实行分类投放、分类收集运输、分类利用、分类处理,推动生活垃圾分类成为社会新风尚,提高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加快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助推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罗 毅)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fenleilaji.cc/?id=29136
- 转载请注明: admin 于 分类垃圾-环境保护从分类垃圾做起!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