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是对垃圾收集处置传统方式的改革,是对垃圾进行有效处置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人们面对日益增长的垃圾产量和环境状况恶化的局面,如何通过垃圾分类管理,最大限度地实现垃圾资源利用,减少垃圾处置量,改善生存环境质量,是当前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迫切问题之一。
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但是,由于社会参与度和社会氛围等原因,我国推行垃圾分类任重道远,改变人们长期养成的行为习惯需要很长时间。
社会整体参与性不足。当政府部门制定“垃圾分类”政策之后,在具体的政策工具执行过程中,需要发挥各种社会力量一起配合,例如公民群体、行业企业、环保组织等等。然而只有当涉及到公民和企业的自身利益时,公民和企业才会组织在一起发出声音,其余很多情况下都是采取“与我何干”的旁观心态。
社会参与环境氛围缺失。良好的社会参与氛围,对于社会主体的参与性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日本垃圾分类做得比较成功的重要原因就是,日本民众的整体公民意识较强,同时如果民众违反分类规定,会受到他人的指责,在这种社会参与氛围的熏陶下,民众自觉地参与到垃圾分类过程中。
在我国现在看来,通过社会道德、社会参与氛围的影响,让民众主动积极参与垃圾分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同时,社会存在的一些不良行为,严重欺骗了公民的社会信任,在缺少信任的社会网络里,很难使社会参与主体能够更好的自觉参与垃圾分类工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fenleilaji.cc/?id=26142
- 转载请注明: admin 于 分类垃圾-环境保护从分类垃圾做起!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