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黃河上游的臨夏回族自治州永靖縣,因黃河三峽坐落於此聞名遐邇,這裡不僅是黃河上游重要的水源補給區和生態安全屏障,也是蘭州市的第二飲用水源地,在生態區位上佔據著十分重要的位置。
作為黃河上游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工作重點縣,永靖縣如何做到保護治理與永續發展齊頭並進?帶著這一問題,記者走進永靖縣一探究竟。
黃河三峽尤以劉家峽而出名,這座新中國第一座百萬千瓦級大型水電站,完全由我國自行設計施工、調試管理,它承載著幾代中國人的驕傲和夢想,擔負著甘肅、陝西、青海等省用電任務,被譽為“黃河懷抱裡的一顆明珠”。
沿著崎嶇的山路行駛至劉家峽水電站,20層樓高的廠房和147米高的重力壩巍然聳立,五台大型國產水輪發電機組夜以繼日地工作。
國網甘肅劉家峽水電廠生產技術部主任張瑋自豪地告訴記者,自1969年劉家峽水電站投產發電以來,截至2019年9月底,歷年累計發電量為2396.75億千瓦時,創造不變價工業總產值178.75億元,相當於電站初始投資的28.37倍。
事實上,劉家峽水電站福澤世人的遠不止於此,它還兼有防洪、防凌、灌溉、供水、航運、養殖等綜合效能。劉家峽水庫總庫容57億立方米,有效庫容41.5億立方米,是不完全年調節水庫。張瑋解釋說,如此巨大的庫容,可以提高下游梯級電站防洪標准,使鹽鍋峽水電站1000年一遇標准提高到2000年一遇。不僅如此,水庫還極大地減輕了蘭州市的防洪負擔,使蘭州市100年一遇的洪峰流量從8080立方米�秒減少為6500立方米�秒。
每逢春季黃河水解凍時,大量水鼓冰裂、浮冰卡壩,很容易造成河水泛濫、堤防決口的嚴重冰凌災害。為了降低泄洪量,劉家峽水庫和位於青海省的龍羊峽水庫共同協作,使凌汛期劉家峽水庫的泄水流量控制在蘭州不超過日均500立方米�秒,保証了蘭州等下游地區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在保証我省農田用水的基礎上,劉家峽水庫還為寧夏、內蒙古補充灌溉用水,三省區年累計補充用水量達8億—12億立方米,灌溉保証率由原來的65%提高到85%,灌溉面積由新中國成立初期的618萬畝增加到1600萬畝。
九曲黃河十八彎,一碗河水半碗沙。黃河水少沙多、水沙關系不協調,是黃河復雜難治的症結所在。
在永靖縣,水沙關系不協調是劉家峽水庫庫容大量減少的重要因素,這不但嚴重威脅著劉家峽、鹽鍋峽、八盤峽三大水電站的正常運行和使用壽命,也加快了下游河道的泥沙淤積和河床抬高,給黃河防洪治理帶來了巨大隱患。
“治沙的根本就是治理水土流失。”臨夏州生態環境局永靖分局局長張毅解釋說,固定的草皮可以減少流進黃河的泥沙,隻有大量植樹種草才能達到固沙的目的,進而破解黃河水沙關系不協調的難題。
黨的十八大以來,永靖縣以水土流失防治和黃河流域綜合治理為重點,圍繞建設“藍天、碧水、青山”的總目標,走一手抓“治”,即“治氣、治水、治山、治村”﹔一手抓“養”,即“林養、養山、養水”的生態文明建設新路。
在永靖縣委書記尹寶山看來,由於特殊的生態地位,“生態率先”是全縣在謀劃和發展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的必然選擇。“我們不僅要對永靖縣負責,更要對整個黃河流域負責,隻有把生態保護的重任牢牢扛在肩上,馳而不息推進黃河流域的保護和發展,才能推動縣域經濟整體發展。”尹寶山說。
為了調解黃河水沙關系,使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永靖縣在生態修護和水土保持方面做足了文章。
興修梯田、退耕還林、封山育林、三北防護林工程建設……一批批重點工程的順利實施,有效加快了當地水土保持的步伐。如今,劉家峽、鹽鍋峽、八盤峽三大庫區沿線一帶,滿目蒼翠、綠樹成蔭,成為黃河上游一道綠色生態屏障。
“每年4月,全縣各單位都會組織開展植樹造林活動,大家在為山川播撒綠色的同時,還向廣大群眾宣傳保護‘母親河’的重要性,以提高全民的環保意識。”張毅介紹說。
保持水土事關黃河流域永續發展,保護水質則關系到黃河兩岸民生福祉。作為蘭州市第二水源地的永靖縣,將保護黃河水質視為保護黃河流域生態安全的重中之重。
永靖縣明確提出“高耗能高污染企業一個不批,已批未建的一個不准建設,已建成的一個不擴,逐步加大淘汰關停力度”的“三不一加大”政策,嚴格控制廢水排放企業數量,從源頭上控制環境污染事件發生。同時,對縣城以及鹽鍋峽、三塬等鄉鎮集中式飲用水源地保護區進行專項檢查,嚴防在水源地保護區新建、擴建與供水設施無關的項目。
“我們對縣城污水處理廠每周檢查1次,碳化硅、鐵合金等企業每月檢查2次,一般污染源每季度檢查1次。”張毅說。現在,全縣已實現企業各項排污指標達標排放,污水處理廠長期穩定運行的目標。
如今的永靖縣,出門看得見碧水,抬頭望得見青山,呼吸著新鮮空氣,生活在這裡的群眾幸福感、獲得感不斷提高。
永靖縣是國家級貧困縣,山區11個鄉鎮山大溝深、十年九旱,自然條件十分嚴酷,群眾生活非常困難。
特殊的生態地位和嚴峻的貧困現狀,使永靖縣將綠色發展作為了現實不二的選擇。
太極島是永靖縣知名旅游景點之一,這裡地處鹽鍋峽水庫上游,水面寬闊,水速平穩,形成了黃河上游罕見的濕地景觀,是黃河中上游最大的人工濕地和我省8個濕地自然保護區之一。
每逢假日,太極島都會迎來大批游客觀光游玩。太極島旅游景區的核心區域——太極鎮大川村的棗園新村毗鄰黃河,風光秀美、景色宜人,更是常年車水馬龍、熱鬧不已。
清晨8時,棗園新村村民崔志文一家便開始忙碌,他們要提前做好准備,迎接當天上門就餐的游客。
20年前,崔志文在村裡辦起了農家樂。起初,農家樂只是一個面積不足20平方米的小餐館,僅為過往行人提供簡單面食。“那時候,雖然村裡風景不錯,但各類設施簡陋,因此,來游玩的人並不多。”崔志文回憶說。
提起幾十年前村裡的情形,村民孔四榮更是形象地說:“村裡的垃圾靠風刮,污水靠蒸發,唯一的村道還是泥土路,外面的親戚們都不愛來。”
近些年,棗園新村一邊保護周邊生態環境,一邊著眼發展鄉村旅游業,鼓勵農戶把庭院改造成農家樂,把養魚塘改造成垂釣體驗區、荷花觀賞區,以此推動鄉村旅游長足發展。
環境的極大改善引來大批游客。崔志文家的農家樂也由當年的小餐館變為集餐飲和住宿為一體的標准化農家樂。“旅游旺季,我們這裡天天爆滿,平均一年下來能掙10余萬元,是20年前的好多倍!”崔志文高興地說。
和崔志文一樣實現增收的群眾都明白,眼下的好日子是好環境帶來的。大川村文書孔順文說,“這兩年,大家都很自覺地打掃房前屋后,黃河岸邊亂捕亂撈的現象也不復存在,村裡的面貌煥然一新。”
而今,棗園新村裡觀光旅游、荷塘垂釣、紅棗採摘、農耕體驗、就餐住宿產業鏈已初步形成,2015年,被國家旅游局評為“中國鄉村旅游模范村”,2018年,全村共接待游客7萬余人(次版),旅游收入達800多萬元,鄉村旅游已成為當地名副其實的富民產業。
“全縣正按照生態宜居思路,大力發展生態產業,讓村庄美起來、環境靚起來、群眾富起來,努力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三贏。”對於永靖縣的發展前景,尹寶山信心滿滿地說,將一張藍圖繪到底,一茬接著一茬干,全力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讓黃河成為助力脫貧攻堅,助推鄉村振興的幸福河。
人民網蘭州10月12日電(牟健)11日下午,“甘肅彩車在蘭開展儀式”在甘肅會展中心舉行。甘肅省文化和旅游廳廳長陳衛中主持開展儀式,甘肅省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高志…
甘肅:多措並舉 民政助力脫貧攻堅見成效人民網蘭州10月11日電(黃帆)10月10日,甘肅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民政助力脫貧攻堅”新聞發布會。甘肅省民政廳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了相關情況。 據了解,截至2…【詳細】
我國已正式命名國家地質公園217處人民網蘭州10月11日電(牟健)10日,2019年度中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年會在甘肅省敦煌市召開。會議圍繞世界地質公園可持續發展進行對話互動,總結2018…【詳細】
人民網蘭州10月1日電(王文嘉)10月1日,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會、閱兵式、群眾游行和聯歡活動隆重舉行。甘肅省各地干部群眾集體觀看閱兵式,為新中國點…
甘肅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升國旗儀式舉行人民網蘭州10月1日電(記者銀燕)2019年10月1日清晨,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的國慶日,甘肅省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升國旗儀式在甘肅國際會展…【詳細】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fenleilaji.cc/?id=21378
- 转载请注明: admin 于 分类垃圾-环境保护从分类垃圾做起!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