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垃圾分类 > 上海垃圾分类一周年:居民区垃圾分类达标率超90% 配套制度及设施日趋完善
2020
07-05

上海垃圾分类一周年:居民区垃圾分类达标率超90% 配套制度及设施日趋完善

  原标题:上海垃圾分类一周年:居民区垃圾分类达标率超90% 配套制度及设施日趋完善

  央广网上海7月2日消息(记者周洪)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去年7月,上海出台了“史上最严”的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成为全国第一个实行垃圾分类的城市。一周年了,上海交出了怎样的答卷?7月2日,上海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一年来上海推进垃圾分类减量工作进展成效和下一步工作重点。

  今年上半年垃圾分类实效测评结果显示,上海居民区分类达标率从条例施行前的15%提高到90%以上,单位分类达标率达到90%,大多数居民已经养成自觉分类习惯。垃圾分类源头减量是关键,上海市商务委副主任刘敏表示,越来越多的上海市民在点外卖的时候都会选择“无需餐具”。她介绍:“据美团点评反馈,‘无需餐具’订单同期增长超过4倍。饿了么平台开展了‘蓝色星球计划’,在消费者订餐时不再主动提供一次性餐具。该计划实施以来,饿了么平台上海消费者无需一次性餐具的需求量在全国处于领先,高出全国平均值,达到60%。”

  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给市民生活带来了不少影响,对于正处于关键阶段的垃圾分类推进工作而言,是不小的挑战。上海市绿化市容局副局长唐家富表示,疫情并没有明显影响垃圾分类工作。他说:“比如对居家隔离点、集中隔离观察点等特定区域的生活垃圾,我们按照防疫第一、安全第一的要求,无论是干垃圾,还是湿垃圾,均采取专人专车上门收集,直运焚烧厂处置,定时、定点投放志愿者,从督导改为巡查,防范疫情传播的风险。”

  疫情防控常态化状况下,上海在确保防疫安全、可控的前提下,继续深化垃圾分类社会动员。今年6月份,全市生活垃圾清运总量96.86万余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四分类垃圾实现“三增一减”目标:可回收物回收量每天6813.7吨、增长71.1%,有害垃圾分出量每天3.3吨、增长11.2倍,湿垃圾分出量每天9632.1吨、增长38.5%,干垃圾处置量每天15518.2吨、下降19.8%。

  源头分出量不断增加,末端处置能力也得跟上。唐家富坦言,源头分出量还有一定的缺口,上海正加快建设垃圾处理的末端设施。他说:“对湿垃圾来讲,从目前看,我们源头分出的量还有一定的缺口,所以我们今年也在加快建设原来规划的一些设施,尽快与垃圾分类所有的量相适应,保障垃圾得到有序的资源化利用。根据全程分类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我们也在加快建设垃圾处理的末端设施。目前来看,干垃圾的焚烧设施已经有相应的能力的富余,完全可以满足干垃圾焚烧处理的需求,甚至可以做一些应急处理的要求。”

  上海市城管执法局副局长严永康表示,下一阶段,上海城管执法系统将探索智能场景,提高全要素监管的实效性,不断提高垃圾分类执法工作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严永康说:“依托‘一网统管’平台,推进‘智慧城管’建设,拓展智能场景应用,建立完善垃圾分类执法对象数据库,分级分类归集分析数据。强化数据监管,对纳入在线监测系统的生活垃圾设施设备进行数据抽检,运用‘非现场执法’等方式,及时固化证据,及时执法介入,提高对混装混运、公共场所垃圾混投、乱扔等乱象的发现率和处置率,提升智能监管水平。”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有 0 条评论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