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垃圾分类 > 58岁居委会主任“走火入魔”垃圾分类
2020
06-23

58岁居委会主任“走火入魔”垃圾分类

  走在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姜山镇茅山居委会的街道上,路面干净清爽,路边敞开式的垃圾房里,随手打开一个厨余垃圾桶,里面的厨余垃圾清清爽爽,一张餐巾纸都没有。走进路边一家普通的小饭店,门口贴着垃圾分类承诺书,店老板正在切着牛肚,简易的按板下是3个小垃圾桶,2个厨余垃圾1个其他垃圾,凑近一看,桶内的垃圾也是分的明明白白,厨余垃圾桶里是西瓜皮、丝瓜皮,其他垃圾桶里是塑料袋、塑料包装等。对于我们的到访老板似乎习以为常,“居委会经常来检查,我们也习惯了,现在任何时候来查都不怕,我们平时就是这么分的。”店老板说。

  鄞州区茅山居委会是一个典型的开放型散居无物业老社区,共980户居民、106家商铺、1个菜场、1所幼儿园、2家银行,属于宁波普通镇乡上一个“低配”社区居委会,甚至是一个不起眼的地方,在此任职的居委会主任何玲飞,硬是凭着一股子狠劲,啃下了垃圾分类这根硬骨头,整个居委会垃圾分类的准确率可以达到98%以上。

  980户居民,是一个不小的工作体量,要想真的让每一户都参与其中做对做好谈何容易。何玲飞今年58岁了,已经是可以慢下来的年纪,很多周边的人都劝她节奏可以缓一缓,然而临近退休,她心里却更加牵挂垃圾分类这件事情,想在退休之前把它做好。从2019年6月开始,何玲飞便将垃圾分类推入了快车道,一年的时间,硬是将居委会垃圾分类工作打造成了鄞州区第一名。

  有人说,心中有丘壑,脚下便有了路,如果没有路,那就自己走出一条路,何玲飞就是这样的人。

  如何提高厨余垃圾的分类质量,何玲飞和社工们动了不少脑筋,上门宣传、入户指导、免费提供厨余垃圾袋等等,但厨余垃圾分类质量达到60%左右的时候便停滞不前了。怎么办呢?何玲飞甚至都睡不好觉,这个问题一直在她脑子里打转。

  在去了陆家堰村、景江岸村等参观学习之后,何玲飞决定跟车收厨余垃圾。“我们的住户都是独门独院,挨家挨户上门收可以跟居民打照面,分的不好可以面对面指导,我相信一定会有效果。”何玲飞说。

  说干就干,何玲飞和社工们逐步撤掉了散落在各处的68个垃圾桶合并成4个点位,并进行了整体环境改造,将以前乱堆放的杂物清理干净,杂草清除掉,缺失的路面修补好,临时的垃圾桶归集点改造成了时尚的垃圾房,整个居住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眼见着家门口的环境变好了,心里很高兴的,我之前已经打算搬到中心区去住,现在想想还是这里好。”居民王阿姨说。随后,居委会又从网上购买了1辆简易收运车,启动厨余垃圾“流动收运”模式,每天早晚挨家挨户上门收集厨余垃圾,社工每晚跟车,一对一指导居民投放,并做好每一户的分类情况记录。

  居委会加上何玲飞一共5个人,何玲飞每天陪着社工一起上门,连续两个月,他们根据居民实际投放情况修改路线、时间、收运流程等细节,光收运时间就调整了五次,最后敲定早上5:00-7:30,晚上6:00-8:30。

  每天下班后,何玲飞和社工们匆匆吃碗泡面便跟着垃圾车开始挨家挨户上门,发资料的发资料、收垃圾的收垃圾,社工们都是年轻的八零后九零后,每天跟着垃圾车跑内心多少有些情绪。

  “一开始不理解的,跟车上门收集厨余垃圾似乎也不是我们社工该干的事情。”社工小钱说,“但是书记带头干,我们也只能硬着头皮上。”

  两个月的时间,何玲飞带着社工们一户户开袋检查厨余垃圾分类质量,分错了的除了现场沟通,收运结束后还敲开居民家门再去说一说。

  “会有不理解的,尤其是新来的流动人口,我们就多上门几次,总能被接受的。”何玲飞说,

  两个月后,厨余垃圾分类质量基本达到90%,社工们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然而一整天高强度工作再加上回家后还需要照顾孩子,个别社工累倒了。

  “年轻的社工确实不容易,我孩子已经成家了,也有时间,那就我自己继续吧。”何玲飞说。

  高要求的何玲飞在接下来的一个月继续自己跟车,让社工休息,第三个月结束后,分类质量已经达到了95%以上。

  “书记脾气太好了,不怕脏不怕累,弄得我们不好意思,大家慢慢都分类了。”居民黄阿姨说。

  “困难最大的是对沿街商铺及过往人流的管理。”何玲飞说,“我们是开放式的老社区,4个垃圾投放点位中有3个设置在马路边,自然成了路边的公共投放点。白天,来往周边银行、超市、菜场的人特别多,如何管好这3个投放点便成了一个难题。

  为此,何玲飞专门在投放点位安装了高清摄像头,安排社区工作人员不定时监控垃圾投放情况。

  “这几天我们在整顿流动摊贩,前期通过多次一对一宣传,还发动“小喇叭志愿者”流动宣传,普及他们垃圾分类知识。后期针对那些屡犯不改的,我们通过“执法联系单”,移交执法部门。罚过一次款后,他们会记得更牢。”对着电视监控,何玲飞仔细查看监控情况。

  为了能24小时随时监控,何玲飞还将摄像连接到了自己的手机。“现在我基本上有空都会看手机,发现一有乱投放垃圾的现象,我会马上出去制止,能赶上的当下制止,赶不上,我就通过回放,找到当事人,屡教不改的,就保留视频,移交执法部门。”目前,通过管罚联动工作,已对2家店铺、2个个人进行了处罚。

  “现在我们980户居民、106家商铺、1个菜场、1所幼儿园、2家银行垃圾分类工作做得都很好,已经是常态化的状态了。”说到成效,何玲飞掩盖不住内心的喜悦。

  在路边一家叫“鲜果园”的水果店里,不仅垃圾分类做的好,老板还特别热心,言语间都是对何玲飞的肯定。

  “几乎天天来我们店里,我们一开始是怕也烦,但做好垃圾分类就不怕了,现在是朋友了,昨晚我关店门还看到何书记在路边翻垃圾桶,真的很不容易。”随后,他打开了手机,“这几张照片是我随手拍的,感觉何书记有点走火入魔垃圾分类,但我们看着是挺感人的。”

  原来,何玲飞每天晚上都会花半个多小时甚至一个小时的时间翻看垃圾桶里的垃圾,这已经是睡前必做的一件事情了。

  “我年纪大了,心里惦记着事情就睡不好,那就干脆每天垃圾桶来看看,而且我也住在这里,很方便的。” 何玲飞说。

  垃圾分类不是一件难事,但要改变人的生活习惯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培养垃圾分类的生活习惯需要的是耐心、是方法、是科技和执法的联动,何玲飞这些都做到了,也收获了成效和喜悦。


本文》有 0 条评论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