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南郊芦花岗垃圾填埋场由于无衬砌和防渗设施,垃圾渗滤液对垃圾场周边地区的地下水土环境产生了严重污染,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场渗滤液不断渗漏,污染晕将不断向下游扩展而进一步扩大污染范围。 本次研究以中国地质调查局专题项目《开封市南郊垃圾场地地下水污染物迁移转化机理与控制对策研究》为依托,以开封市南郊芦花岗村垃圾填埋场为研究区,结合浅层地下水中无机和有机水化学特征和有机污染风险评价结果,确定筛选出1,2,4-三氯苯(1,2,4-TCB)作为垃圾渗滤液的典型污染物,并开展了1,2,4-TCB的迁移转化机理、1,2,4-TCB在含水层中迁移转化数学模拟和地下水中1,2,4-TCB浓度变化趋势的预报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研究结果表明: (1)研究区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3-Ca·Mg·-Na、HCO3-Ca·Mg、HCO3-Ca·Na·Mg。地下水水质较差,多为Ⅳ类水;垃圾场浅层地下水中主要存在TDS、氯化物、NO2-、Fe、Mn和氟化物超标,其中Fe、Mn超标最为严重; (2)前期工作数据结果显示浅层地下水中卤代烃类和卤代芳烃多为轻度污染。多环芳烃类虽然检出率较高,但其污染程度也多为轻度污染。垃圾堆放场附近的浅层地下水中,多环芳烃类和总DDT对人体健康和环境有潜在危害性,多环芳烃的潜在危害主要是来自苯并(a)芘。卤代烃、卤代芳烃中除了六氯苯外其它均对于人体健康和环境潜在性的危害较小; 本次数据表明地下水中1,2-二氯苯(1,2-DB)、1,2,4-TCB、1,2,3-TCB的浓度大多属于轻度污染水平:萘除G7属于中污染水平外,其他检出点均属于轻污染,多环芳烃类和卤代芳烃对人体健康和环境潜在危害较小,卤代芳烃中1,2,4-TCB的环境影响度最大,在靠近垃圾场的区域内对于人体健康和环境存在潜在危害,因此本次研究选择的重点研究组分1,2,4-TCB具有很好的代表性: (3)从1,2,4-TCB吸附动力学实验结果可以看出,粉土、细砂、中砂对1,2,4-TCB的吸附过程均满足准二级动力学模型,且吸附速率从粉土、细砂到中砂依次减小; 从1,2,4-TCB吸附热力学实验结果可以看出,粉土、细砂、中砂对1,2,4-TCB的吸附热力学规律均符合Freundlich模型,且吸附能力从粉土、细砂到中砂吸附能力依次减小: 从1,2,4-TCB的生物降解实验结果可以看出,粉土、细砂、中砂对1,2,4-TCB的生物降解过程均可用一级衰减动力学方程和Monod动力学方程来描述,且衰减速率从粉土、细砂到中砂依次减小,且未灭菌介质对1,2,4-TCB的生物降解速率均大于灭菌介质,随着1,2,4-TCB初始浓度的升高其生物降解速率加快; (4)从一维模拟柱的迁移实验结果可以看出,中砂和细砂介质对1,2,4-TCB的迁移转化均具有阻滞作用,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从进水口至出水口的各取样孔中的浓度峰值呈现依次滞后效应,1,2,4-TCB在中砂中的穿透能力更强,更容易在中砂中迁移; (5)通过建立的1,2,4-TCB迁移转化数学模型进行预报,得出通过自然衰减作用去除地下水中的1,2,4-TCB约需5年时间,有必要控制垃圾场渗滤液的渗漏和迁移转化进行控制,并在污染场地开展MNA、RB和AS等技术进行地下水污染修复,能够保障污染场地及周边地区的供水安全。
毛小苓,倪晋仁;生态风险评价研究述评[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周睿;赵勇胜;吴倩芳;李红顺;任何军;屈智慧;;包气带介质截留不同龄垃圾渗滤液中的有机污染物[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8年06期
狄军贞;殷志祥;王显军;张春蝉;刘玲;;不同龄期渗滤液污染物吸附降解实验及数值模拟[J];灌溉排水学报;2008年01期
殷昌硕,李清壁,王沙史,时夕金;三氯苯的毒理学研究[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1984年03期
胡枭,胡永梅,樊耀波,王敏健;土壤中氯苯类化合物的迁移行为[J];环境科学;2000年06期
甘平,樊耀波,王敏健;氯苯类化合物的生物降解[J];环境科学;2001年03期
赵勇胜,苏玉明,王翊红;城市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的模拟与控制[J];环境科学;2002年S1期
舒月红;黄小仁;贾晓珊;;氯苯类化合物在沉积物上的非线性吸附行为[J];环境科学;2009年01期
俞光明;刘红樱;张泰丽;苏晶文;沈莽庭;黎伟;;杭州市浅层地下水有机污染及其风险初步评价[J];资源调查与环境;2007年03期
党志,于虹,黄伟林,刘丛强;土壤/沉积物吸附有机污染物机理研究的进展[J];化学通报;2001年02期
张文静;佳木斯地区地下水、土中硝基苯迁移转化机理及其模拟预测[D];吉林大学;2007年
李明堂;第二松花江典型氯代烃类污染物的微生物降解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陈莉薇;垃圾渗滤液中氮素和重金属在弱透水层迁移机理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张铁坚;松花江吉林江段污染江水对地下水影响的模拟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郑福丽;江丽华;刘兆辉;王梅;林海涛;宋效宗;;石油污染物对小白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09年09期
石先阳;凌晨慧;鲍婷;谢继峰;周芬;盛雅琪;;Cu~(2+)与解偶联剂协同作用污泥减量化[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5期
张应娥;汤正江;;利用区域化探数据进行生态环境评价探讨[J];安徽地质;2012年01期
汪小勇,张超兰,姜文;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1期
房妮;俱国鹏;;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7期
周国勤;陈树桥;茆建强;杜宣;;益生菌在水产养殖方面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1期
郑立庆;刘国光;孙德智;姚琨;;农药在环境中的水解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4期
韦万丽;张笑一;彭润芝;;污水土地处理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技术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9期
刘莉;陈玉成;于萍萍;;多环芳烃微生物降解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3期
史兵方;杨秀培;张有会;唐婧;蔡铎昌;;土壤中多环芳烃污染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6期
宋明义;张鑫;周涛发;;安徽省名特优农产品深层次开发问题研究[A];2004“生态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白洁;王永志;段慧珠;;重金属污染土壤的超积累植物修复技术及其机制研究[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1年
席北斗;韦尚正;姜永海;于会彬;赵磊;;地下水中多环芳烃迁移转化研究进展[A];地下水开发利用与污染防治技术专刊[C];2009年
周金龙;刘丰;郭晓静;;应用DRAV模型评价塔里木盆地潜水的脆弱性[A];地下水开发利用与污染防治技术专刊[C];2009年
代杰瑞;杨恩秀;庞绪贵;王增辉;胡雪平;郑伟军;;山东省东部地区浅层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A];“资源保障 环境安全——地质工作使命”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文集[C];2011年
吴国平;;顺德大气降尘中有机污染的特征分析[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1)[C];2009年
;DRAV model and its application in assessing groundwater vulnerability in arid area:a case study of pore phreatic water in Tarim Basin,Xinjiang,Northwest China[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十届(2010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1年
刘永兵;岳德鹏;李海龙;王计平;黄月艳;;基于GIS技术的县域尺度土地利用生态风险评价研究[A];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集(二)[C];2006年
孙云鹏;;生态风险的气候变化情景分析[A];“中国视角的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谢国文;郑毅胜;李福芳;刘萍萍;黄爱平;陈雅丽;;我国外来入侵植物生态风险评估现状分析[A];“中国视角的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焦婷;温性荒漠草原放牧利用退化草地生态系统营养动态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黄义忠;丽江市地质环境脆弱性及其对策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付晓萍;模拟酸雨对6种城市绿化植物生理生态学特性的影响[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马燕;河流渗滤系统中BTEX污染去除机理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辛欣;DNAPLs污染含水层多相流模拟模型的替代模型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苏静;有机污染物电化学氧化反应器的流体动力学和传质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于富玲;聚合氯化铁—腐殖酸(PFC-HA)絮体空间形貌的各向异性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刘秀娟;典型有机污染物绿色环保分析技术与降解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乔玉霜;中原城市群大气颗粒物的理化特征及毒理学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马栋;焦化工业场地土壤的PAHs污染特征及微生物修复应用[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陆庆;纳米硅胶表面分子印记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在毒死蜱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曹红;污染场地有机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及其含水层系统天然净化能力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刘英;苯系物的新型吸收剂制备及性能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成世才;山东寿光蔬菜基地生态地质环境现状及选择性种植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韩冷;快速测定几种痕量金属元素方法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毕永传;日照市滨海区浅层地下水系统调控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王昀璐;Lux标记毒死蜱降解菌β菌株和土壤中定殖动态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郭喜亮;褐煤对含染料废水的吸附与絮凝作用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薛红琴,速宝玉,盛金昌,张文妍;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防渗措施和地下水的污染防护[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2年04期
翟平阳,刘玉萍,倪艳芳,王东辉;松花江水中优先污染物的筛选研究[J];北方环境;2000年03期
陈一清;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法对地下水的影响[J];北方环境;2001年02期
刘玉萍;;松花江水体氯苯类污染物的污染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年05期
刘继凤;;松花江有机物污染对水源地水质的影响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年08期
许学工,林辉平,付在毅,布仁仓;黄河三角洲湿地区域生态风险评价[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1期
李建萍,李绪谦,王存政,林沛,杜涛;垃圾渗滤液有机污染组分在包气带中衰减规律的模拟研究[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4年04期
王文科;李俊亭;王钊;冯西洲;徐敏;王文明;杨丽君;;河流与地下水关系的演化及若干科学问题[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7年02期
周睿;赵勇胜;张文静;任何军;;两种废物材料在地下水环境治理中的应用[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8年01期
王罗春,赵由才,陆雍森;垃圾填埋场稳定化及其研究现状[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0年05期
刘菲;处理地下水中挥发性氯代脂肪烃的零价铁渗透反应格栅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3年
薛强;石油污染物在地下环境系统中运移的多相流模型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4年
王战强;地下水曝气(AS)及生物曝气(BS)处理有机污染物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刘虹;PRB技术修复农药厂阿特拉津污染地下水的室内模拟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曹广宏;2,5—二氯苯酚生产工艺述评[J];化学与生物工程;1991年02期
马杰;李海明;顾晓明;李云;;垃圾污染场地浅层地下水中铁锰时空变异的胶体效应[J];环境科学;2011年03期
高偉华;董长山;庄乃芝;;由三氯苯土法制四氯苯[J];农药;1959年01期
李芳,贾文平,蒋华江,黄祥岳;富燃火焰原子吸收法间接测定三氯苯肼中的铝[J];分析测试学报;2005年03期
周忻,刘存,张爱茜,韩朔睽,周春宏,柏仇勇;非致癌有机物水质基准的推导方法研究[J];环境保护科学;2005年01期
张二华;陈少瑾;陈宜菲;;Pd/Fe催化剂脱氯的稳定性研究[J];广东化工;2006年04期
陈荣圻;;ECHA最近公布的11种建议高度关注物质[J];印染助剂;2010年10期
阎海科;顾建国;安绪武;胡日恒;;三氯苯的标准生成焓和异构化焓[J];化学学报;1987年12期
李发根;美国美达化工公司氯化苯生产装置介绍[J];化工中间体(市场快讯版);2003年17期
杜青平;贾晓珊;刘伍香;;1,2,4-三氯苯在模拟水环境中迁移和分布动态研究[A];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10暨第五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张丽;陆源源;王连军;;水环境中典型甾体雌激素迁移转化研究[A];公共安全中的化学问题研究进展(第二卷)[C];2011年
刘芬;魏东洋;许振成;李杰;;O_3/H_2O_2/UV工艺降解1,2,4-三氯苯研究[A];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10暨第五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孙云娜;刘芬;魏东洋;李杰;许振成;;O_3/H_2O_2/UV降解1,2,4-三氯苯机理探究[A];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11暨第六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宋蕾;王慧;施汉昌;;多取代氯苯生物降解分子机制及其调控规律的研究[A];第十次全国环境微生物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宋雨;贾永锋;;缺氧条件下土壤As的迁移转化研究[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何小松;席北斗;姜永海;袁英;安达;杨昱;刘鸿亮;;填埋垃圾渗滤液水溶性有机物分组与光谱学表征研究现状[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1年
郭兆凯;朱英存;;紫外光催化氧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垃圾渗滤液中重金属[A];苏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汇编(2008-2009)[C];2010年
马铮铮;梁文;;城市生活垃圾渗滤液预处理技术研究[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A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王艳丽;吴明红;顾建忠;焦正;李珍;包伯荣;;电子束辐照降解1,2,4-三氯苯及机理研究[A];第6届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记者 田雪莲 于德福;八大成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N];地质勘查导报;2006年
本报记者 李禾;垃圾渗滤液治污如何走出困境?[N];科技日报;2011年
记者 文艳实习生 兀晓倩;西安创模今年实现一达标三提高[N];西安日报;2011年
记者 杨麟通讯员 万覃李;9万吨污水化清水[N];湖北日报;2010年
王永杰;长江河口潮滩沉积物中砷的迁移转化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李扬;煤气化过程中微量元素的迁移转化及高温脱除的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秦雨;浅层地下水中萘的迁移转化机理及模拟预测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刘娜;地下水中阿特拉津污染的原位生物修复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易文利;有机质对磷素在沉积物—水—沉水植物间迁移转化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王威;浅层地下水中石油类特征污染物迁移转化机理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马长文;地下水中四氯乙烯迁移归宿与修复技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方程冉;生物反应器填埋场中PAEs的迁移转化及其生物降解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黄满红;厌氧—缺氧—好氧活性污泥系统中典型有机物迁移转化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董岁明;氟在土—水系统中的迁移机理与含氟水的处理研究[D];长安大学;2004年
张岩;1,2,4-三氯苯在垃圾污染地下水中的迁移转化机理及其模拟预测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林壮立;羊角月牙藻(Selenastrum carpricornutum)对1,2,4-三氯苯的降解效应及机理[D];广东工业大学;2013年
刘伍香;1,2,4-三氯苯在模拟水环境中的迁移分布及毒性机理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2年
易长思;1,2,4-三氯苯高效降解真菌的筛选与降解特性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2年
徐舜开;碳纳米管及TiO_2复合材料对三氯苯的吸附与再生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朴明月;污染组分在充满结合水的弱透水层中迁移转化特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王友平;铬盐生产场地铬污染规律及含水层铬迁移转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刘鹏程;佳乐麝香和吐纳麝香在A~2O工艺中的迁移转化[D];东华大学;2013年
张蕊;六价铬在土壤中迁移转化影响因素研究及风险评价[D];吉林大学;2013年
骆剑峰;1,2,4-三氯苯和萘对水稻的伤害及耐性机理研究[D];扬州大学;2005年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fenleilaji.cc/?id=17455
- 转载请注明: admin 于 分类垃圾-环境保护从分类垃圾做起!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