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垃圾桶 > 寻觅垃圾桶(一) 哈佛大学
2019
07-22

寻觅垃圾桶(一) 哈佛大学

  为响应中国政府发行的“垃圾分类”政策,作为专制于生产学术垃圾的我们来到了美国。我们谦【zhen】虚【shi】的把自己比作垃圾,在美国4000多所大学之中寻找最匹配我们的学校,正如垃圾分类以寻找能够最好发挥自己所能的大学。跟随漫威和常青藤的脚步,我们以联盟为集体进行活动。

  来美国之前很多人都说美国就是一个大农村。第一个来到的就是波士顿。这里的确没有高楼大厦,也没有看起来很先进,但是它的“村”却别有一番风味,让深入其中的人津津乐道。第一天,我们就来到了波士顿镇城之宝——哈佛。虽然在车上开玩笑说哈佛就是我的母校,但是其实从最开始踏入留学的这条不归路就对哈佛充满了敬畏。于是,索性就将哈佛这一站当作了旅游景点。

  而非常高兴的是,我从第一站为我们讲解的姐姐——一位已经当母亲的哈佛毕业生——那里了解到了很多的信息。

  首先就是关于专业方面的误区。以前总有人跟我说都这么大了(我很大吗TAT),总该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了。于是,我曾有一段时间焦头烂额地想过自己到底喜欢什么专业。在今天问到姐姐关于专业的问题的时候,她明确地告诉我,不用非要选定专业是什么,当然,现在就有方向也是好的。她举自己的例子告诉我:她在最开始选择的物理,之后该到了心理。在物理和心理的学习过程中她渐渐接触了pre-medicine的内容,并且认定了自己最终的方向,医学。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让我对自己还在萌芽状态的专业偏好放下了焦虑的心态。

  其次,姐姐讲了一下关于essay方面的事情以及选择学校。第一,每个大学注重的学生特质不一样。比如,像哈佛可能就更需要成熟的学生。姐姐在文书写作中写到了自己遇到的challenging以及她怎样克服,这就很符合了“成熟”学生所需要具有的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选择学校一定要选择自己喜欢的。姐姐选哈佛就是因为它的课程更具有挑战性。同时,哈佛第一年更类似于文理学院的氛围,也为专业不确定的学生提供了更广泛的选择。第三,哈佛的校友会是一个重要且潜在的benefit。校友会给毕业的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在“social”的过程当中认识更多的人,扩大自己的交友圈,对于未来的发展帮助很大。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在参观的途中,有一个讲解员说“这里就是 Harvard yard,毕业典礼抛帽子就在这里”这时候姐姐悄悄说“哈佛毕业不抛帽子的?,因为来不及”。总之呢,跟着姐姐知道了很多自己来所不能经历到的事情,去了一些自己来也不会参观的地方,确实受益匪浅。

  对于我而言,哈佛的校友会和大学第一年的制度十分具有吸引力。但是我却没有那么喜欢哈佛(它要邀请我上学我还得考虑一下去不去哈哈~)。首先,哈佛的楼都比较古典和矮。相比于学校,哈佛对于我更像是一个名胜古迹。它是很优雅,古老,但是却仿佛缺少了一种我想要的氛围。不过我很喜欢它里面的小商店?

  晚上的时候去到Boston的一个亲戚家。这趟旅程也让我有了一些意外的收获。

  1. Harvard里也有很多懒惰的学生。但是Harvard给分仍然很高,什么事都不干的学生都可以得B-。然而UCB就不是辽。对于同样的学生,UCB会直接给F。哈佛的神圣地位在我心中有所下降,但它还是很厉害的~

  2. 写的文书要让看的人喜欢上你。不要为了特别或怎样而在文中突出自己的缺点。举例小A的文书:小A在游戏厅捡到一张50刀的游戏卡,想要去玩,被朋友制止了。最终决定还给柜台。而柜台说让小A和朋友随意支配这张卡。这篇文书有一个明显的问题,文中虽然体现出小A的转变,但是并没有突出小A的优点,反而是朋友更具有诚信意识。总结而言,要挑选长处,剔除短板。

  今天总体来说收获很多,在获取更多建议的同时我也开始为ps绞尽脑汁。人生就是这样。

  哦 差点忘了一件事,今天早上六点被警报吵醒了。大家都跑出去,消防车也来了,虽然没着火。在慌乱与睡梦之中,我拿着我的手机就跑了。到楼下才后悔没有拿护照。Anyway,就当作是一次演习,长 知 识。

  在波士顿的第一天去了世界著名学府哈佛。比起普通的游客的走马观花,我们跟着一位从哈佛毕业的超平易近人的姐姐从更深的一个层次了解了哈佛;但比起申请者应有的细致观察和敬畏,我把自己摆在了一个看客的位置,毕竟神校还是膜拜就完事了。真正去开始了解哈佛才发现它和我以前对它的stereotype完全不一样。

  在我的想象里它应该是一个严谨学术,学生都潜心学习还自带精英范的一所学校。我曾经对“哈佛四点的图书馆”这个故事深信不疑,但在姐姐告诉我哈佛其实是一所party school的时候我确实被震惊到了。她告诉我哈佛学生都不是study nerd,他们在能够轻松handle课业的情况下最大化的将时间都花到了各类活动上。(我:???)

  我其实没有很喜欢哈佛。它的声誉和方便的地理位置为它吸引了大批的游客,姐姐说平日里学生上课的时候也会在校园里看到成群的的游客来来往往,我觉得这类感觉不是我想要的。一个大学拥有campus确实是在我这里非常加分的一项,但是我期待的campus应该有大片的空草地,安静的小路和充足的阳光。

  Harvard business school确实是非常好看(超大超漂亮超安静超哈佛),后来发现Harvard yard里面的草坪不光被分开成一块一块的还有很多树,树下挤满了游客。想象了一下走在路上可能会有一种每天要到景区打卡上班的尴尬,还不如去个出门见街的学校,一开始就不要有campus也算断了我的念想……所以申请的时候会将游客流量和校园环境纳入考虑的。

  波士顿这个城市我目前还挺喜欢的,景色很好也很方便,有一点像上海。算上Harvard square今天一共走了三个商圈一个公园,走几步就可以看到各类餐厅和特色商铺。波士顿和纽约在某些方面上很像,都很繁华,很好逛,地铁人都很多(今天晚上在波士顿上夏校的朋友请我吃饭的时候我们等了三班地铁才成功挤上去),吃的选择都特别丰富(我就很喜欢这种在大城市里可以按照某个美食排名一家一家去探店的感觉)。但和纽约比起来它又没那么浮躁,节奏不算紧张,更加适合生活和学习,是我喜欢的感觉hhhh

  哎,我有点儿缺咖啡…怪时差吧。回忆精髓…嗯…七点到九点的精髓唯一就是回归自然------坐在波士顿公园内的一个长板凳上,被树荫遮挡着,绿荫和头上的飞虫包围着,看着被乌云遮挡着的日落和肥大的松鼠,发着宁静的呆。挺有意境的吧?两万五千步加早上六点半的两千五百米有氧训练和无碳水的餐饮限制看来会对我身体有些影响,只可惜六块腹肌还没出来…勉强维持着三个。唉。

  a. 经典大藤校设计:古典的房子和不错的绿化,还得算上来来往往的游客(也是外观的一部分)

  1. 哈佛校区周围环境精致漂亮但提供不了什么乐趣:像美国村庄,离城市有些距离。

  关于波士顿,它给我的的第一印象是Augustana的那首Boston,当时就觉得这首歌里的波士顿是安静而温柔的,是可以让人短暂逃避的,可以让人找到归所的。或许Boston一直是一个温柔的城市,是夏日阳光照耀下波光粼粼的湖面,是湖面上成群结队的大鹅,是草坪上随性散座的闲人,是七月伴着微风的蓝天白云下散布的英伦式建筑和飘舞的美国国旗。好像在这样一座城市里,人都要忍不住更温柔些。

  喜欢波士顿的阳光,不似北京的燥热也不似加州的直率,是带着雨前芳草味道的活泼,尽管耀眼夺目却并不让人厌恶,会在蓝天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温柔。在哈佛走走停停的小路上,眯着眼睛迎着夏风向前不及不许的走着,体会阳光透过树叶散落在脸上的光影;或是在波士顿公园,下午五点钟的钟声和草地上是三三两两的行人,阳光安静地为长椅上读书的人提供光线,在小路上用镜头捕捉不安分的松鼠,背着日光咀嚼着不知道哪里来的坚果;还有肯尼迪国家图书馆的玻璃折射下,光谱晕开夏天的色彩,是白墙和玻璃在弧线和直线结构下鬼魅的搭配,干净而又利落,是海边波光闪动的水纹,一点不辜负贝聿铭“艺术三宝”的盛名。

  当然,波士顿的人应当比阳光还要温柔,不是严谨或是精致,是舒适而又随行的惬意和亲和,正如这座城市给人的感觉。一大早被火警措不及防吵醒,楼下素不相识的外国小哥哥轻声安慰我说没事,向还没睡醒的我解释着情况,好像这里所有人都是不忍心发脾气的;哈佛的学姐是温柔的,没有一点哈佛的架子,简单的妆容和恰到好处的穿搭,会侧耳听我们问的问题然后笑着认真地回答,眼神中有专属于波士顿的温柔和专注;或是广场上的音乐和跳舞的人们,素昧平生的人们伴随着音乐在广场上抛开世界舞动着夏天的旋律,还有草坪上把书盖在脸上睡觉的闲人,时光对于他们是温柔的,他们对于世界也是温柔的;

  波士顿像是这里七点钟的阳光,不急不躁却又极有风度的下沉,留下长久而惊艳的余晖,这是它给我留下的第一感觉,温柔而亲切,时间还长,路还长,慢慢走吧。


本文》有 0 条评论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