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垃圾回收 > 北京“垃圾分类”:强调多元共治政府兜底处理
2020
05-04

北京“垃圾分类”:强调多元共治政府兜底处理

  继上海等城市强制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后,作为全国46个试点城市之一,北京市也正式拉开垃圾分类大幕。2020年5月1日,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简称《条例》)将正式施行。

  《条例》引用了最新国家标准的垃圾四分类名称和表述,将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四大类,并首次明确单位和个人是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责任主体。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刘建国对界面新闻表示,此次北京市施行的《条例》核心亮点是明确了垃圾分类链条上各个利益相关者的责任界定,包括单位和个人的分类投放的责任,生产服务型企业、政府机关源头减量的责任,后端收集、运输、分类处理垃圾的责任等。

  《条例》提出,北京市垃圾分类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方针和城乡统筹、科学规划、综合利用的原则,实行全市统筹和属地负责,逐步建立和完善生活垃圾处理的社会服务体系。

  2019年,北京市生活垃圾清运量为1011.16万吨,日均2.77万吨。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李如刚4月27日在新闻通气会上表示,截至2020年3月,全市生活垃圾总设计处理能力达到了每天3.27万吨,可满足垃圾分类处理需求。

  为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北京市城管执法局副局长温天武表示,5月1日至7月31日,北京市将集中开展为期3个月的生活垃圾分类强化执法专项行动,重点查处生活垃圾混堆混放、收运企业混装混运等行为。

  对于居民未落实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违法行为,北京市将采用教育劝阻、书面警告与执法处罚相结合的方式。根据《条例》规定,个人未按规定分类投放生活垃圾,同时拒不听从劝阻的,城管部门将给予书面警告,再次违反规定将处以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

  “对个人的处罚门槛其实是很高的,只有当一个人拒不履行责任,才会去处罚,这更多是为传递信号,发挥威慑作用。但是针对负责收集、运输、处理垃圾的企业,处罚是比较严苛的。 ”刘建国说。

  根据《条例》规定,对于单位责任主体不按规定分类投放生活垃圾,城管执法部门将责令立即改正,处1000元罚款;再次违反规定的,将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固体废物处理专家、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蒋建国指出,垃圾分类既然是法律,居民和单位都必须要遵守,做得好会有奖励措施,这样也可提高居民和单位的积极性。

  《条例》也明确,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和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可以通过奖励、表彰、积分等方式,鼓励单位和个人开展生活垃圾减量和分类。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北京多个街道和社区都自主推出了个性化的奖励举措,例如垃圾分类积分兑换、设置红黑榜等。对于推行效果好的社区和街道,北京市也会给予其一定的资金奖励。

  不过,相比于上海在2019年强制推行垃圾分类时的雷厉风行做法,北京制定的措施相对显得柔性。北京市城市管理委设施处副处长蔡华帅对媒体表示,北京市参考了其他城市垃圾分类的经验并结合实际,选择了循序渐进、稳步推进的策略,更重质量而非数量。

  比如北京市要求的垃圾分类并没有像上海一样区分干湿垃圾,也不要求定时定点投放,而且充分考虑了前端投放、运输与后端处理能力的匹配度,分类方法也相对务实。“如果民众无法特别精准地判别厨余垃圾、可回收物,可以将之置于其他垃圾中。这种做法可操作性高,也能减轻民众对垃圾分类的抵触心理。”刘建国表示。

  2019年4月26日,住建部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提出,从2019年起,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要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到2020年底,46个重点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界面新闻注意到,在首批选定的46个重点城市中,北京、上海、太原、长春、杭州、宁波、广州、宜春、银川等多个城市已出台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明确将垃圾分类纳入法治框架。

  而就在北京市《条例》施行前夕,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于4月29日审议通过了修订后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自2020年9月1日起施行。《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明确提出,国家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并要求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生活垃圾管理系统,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制度有效覆盖。

  对于各地的垃圾分类工作进展,在4月12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住建部城市建设司副司长刘李峰曾透露,截至2019年底,46个重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居民小区覆盖率已经接近70%。在其他地级以上城市,这项工作也全面启动,广东、浙江、陕西等省正按规划在全省统筹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各地推进垃圾分类的成效也在显现。据上海市发布的数据,2019年7月1日《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施行后3个月内,上海湿垃圾分出量达9000余吨/日,较2019年6月增长约2000吨/日;可回收物分出量5600余吨/日,较2019年6月增长约1600吨/日;有害垃圾分出量0.62吨/日;干垃圾处置量低至约15275吨/日,较2019年6月减少约4000吨/日。

  中国环联理事长张益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表示,上海和北京制定的《条例》都是在国内具有较大影响力和起到表率引领作用的地方性法规,“我们期待北京新《条例》的出台和实施能创造更多具有引领性、可操作性和可复制性的‘北京模式’和‘首都经验’。”

  不过,张益也指出,推进垃圾分类过程的挑战是有共性的,这不仅是北京面临的挑战,也是其他城市存在的问题。目前来看主要是要克服“四难”:即投放习惯养成难,前分后混改变难,厨余垃圾处理难,管理合力形成难,这需要一个过程。

  “垃圾分类最重要的就是源头如何达到分类的目标,这实际上需要居民的配合,怎么去让垃圾产生者按照要求进行有效的分类,这肯定是最重要最难的一步。”蒋建国分析,另外从政府层面来看,垃圾分类全面推广之后,垃圾收运系统肯定也要发生变化,政府的末端处理设施能否满足源头分类之后,不同类别垃圾的出入和处理,这也是北京和其他城市都面临的问题。

  “垃圾分类,不单单是指垃圾处理,而是强调社会多元共治。”刘建国对界面新闻表示,北京的《条例》主要强调政府将垃圾分类作为一个公益民生事业,政府负责兜底处理垃圾,还需要每个环节的人各司其职,最后才能形成一个良性运行的系统。

  意向楼盘:昌平朝阳海淀通州房山大兴顺义北京周边首开·国风美唐琨御府·玲珑阁


本文》有 0 条评论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