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较分散的农村地区曾是垃圾分类“困难户”,部分居民环保意识不强,缺乏足够的监督机制,垃圾常一扔了之或一埋了之。但在浦东新区航头镇所辖的13个村却有一种“神器”,它们静静“趴”在每家每户门外的干湿垃圾桶上,时时督促居民做好分类。如有不分类投放垃圾的行为,相关数据将在保洁员上门收集时第一时间传输到区域城运中心的管理平台,指导员将上门一对一督促指导。这在熟人较多的农村地区,是一件相当丢面子的事。
半年前,航头镇长达村村民汪国章发现一件新鲜事,门外的干湿垃圾桶旁各贴了一块白色东西。每天上午,保洁员王惠仙上门收垃圾时,会把干湿垃圾桶分别过秤;过秤时,根据汪家分类的好坏在电子屏幕上打分,有优、良、一般、差4个等级。
王惠仙告诉汪国章,这个白色东西是芯片,相当于给汪家门口的垃圾桶绑定一张“电子身份证”。每次称重,芯片会“告诉”信息接收设备,这些垃圾桶属于哪家哪户,垃圾桶内垃圾的重量、分类实效、称重时间等信息,与垃圾桶的归属信息一起传输到管理部门后台。“拿湿垃圾来说,如果桶里杂质不超过总量的5%,给个‘优’;超过5%但不多于25%,给个‘良’;超过40%,就要给‘差’了。”王惠仙说,等级可以换积分,1次“优”能换10分,拿到20个“优”,也就是200分,能去村里环保积分超市换块肥皂;要是想换食用油,则要坚持拿到100个“优”。
“一边是做得不好丢脸,一边是做得好能拿奖励,这种好事怎能不支持?”汪国章说,村民们一下子看清了垃圾分类的好处和坏处。
一传十、十传百,很快,长达村有“神器”的消息传到其他村。今年7月起,航头镇将试点经验推广到全部13个村,效果明显:今年6月,航头镇日均分出干垃圾约210吨,湿垃圾约10吨,可回收物约8吨;今年9月,日均分出干垃圾约112吨,湿垃圾约56吨,可回收物约98吨。干垃圾量锐减,说明原本混在干垃圾桶里的湿垃圾、可回收物,大量回到本该属于它们的垃圾桶。航头镇副镇长范叶青说,农村地广人稀,长久以来垃圾都采取集中收运方式来处置,仅靠保洁员上门收运时监督,分类效果不明显。时间一久,保洁员和不少村民成了熟人,不好意思给分类不好的家庭“差评”。结合安装芯片的垃圾桶,航头镇还推出安装芯片的清运车,建立湿垃圾生化处置站,形成一条智能化监控全覆盖的垃圾分类链。
“如果我们发现送来的湿垃圾里有马甲袋,很快就能追溯责任,知道是哪位保洁员收运的哪户人家有问题。”长达村湿垃圾生化处置站站长汪能成说,7月以来几乎没有发现问题,大家都很守规矩。
除了抓好源头垃圾分类,航头镇还在处理垃圾方面动足脑筋,将13个村按就近原则分为4个片区,每个片区设立一个综合垃圾生化处置中心,每个村设置若干个小型垃圾中转站。在位于长达村的湿垃圾生化处置站,处理湿垃圾的设备通过添加发酵菌、除臭菌、木屑等进行自动搅拌,经过18—24小时快速腐殖化处理,将湿垃圾转化为高活性的生物腐殖酸肥料。
湿垃圾不出村、就地就近循环处置,让老百姓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各个村获得的有机肥可用于美丽庭院绿化养护、公益林养护,也可供村民免费领取自用。长达村湿垃圾就地处理后,每年还可节约湿垃圾转运处理费3.5万元;湿垃圾生物降解后可制成堆肥,每年产生约1.2万元经济价值。
不过,垃圾分类是一场与过去生活习惯对抗的持久战,只有硬件支撑还不够。航头镇从去年开始,根据农村生产、生活情况,探索出一套“大分流小分类、大村规小民约、大站长小桶长、大评比小奖励”的“四大四小”模式。今年4月,航头镇全面启动垃圾分类工作,不断深化这一模式。
以“大站长小桶长”为例,航头镇建立“家庭户、小桶长、大站长、镇职能部门”四级考核体系。尤其在小桶长和大站长这两个最关键的监督指导环节,镇里探索成立农村环保合作社,将300多位村保洁员进行收编改革,变成“小桶长”和“大站长”,纳入企业管理。对于四级考核体系中的“家庭户”,航头镇还推出“大村规小民约”,即通过村民听证会和代表会议,将垃圾分类列入村规,建立垃圾治理自治共治体系,将垃圾分类作为文明家庭、美丽庭院的评选条件。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fenleilaji.cc/?id=10576
- 转载请注明: admin 于 分类垃圾-环境保护从分类垃圾做起!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