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10-31
10-31
“智能桶站”进小区 垃圾投放无接触 NEW
本报讯(记者 王斌)当居民靠近垃圾桶时,垃圾桶盖将自动开合,几秒钟就能完成“无接触式”投放。日前,“科技范”十足的新型智能垃圾分类桶站在顺义区旺泉街道空港国际社区亮相。
记者看到,该桶站位于社区大门约100米处,长12.5米、宽3.5米,红、蓝、绿、灰的四色标志十分醒目。居民拿着垃圾靠近时,相应分类箱投放口将自动打开,每次开盖30秒,便于居民投放。同时,桶站设置了现场督导员,引导并帮助居民分好后投放。
“这个智能垃圾...
Read More >
奉化区于2020年着力构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方面的智慧“城市大脑”,大力推广“人工智能+大数据”的生活垃圾智分类系统,打通数据壁垒,实现资源共享,让分类工作驶上“快车道”、“超车道”。在农村地区创建一套前端称重、后端积分、积分兑换等功能的智能收运系统,有效破解农村垃圾分类急难愁盼问题,大幅提升垃圾分类意识和准确率。104个行政村已正常运行智分类系统,2025年283个行政村实现智分类系统覆盖率90%。2021年全区农村生活垃圾总量实现负增长。...
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施行,其明确了各类责任主体、强制源头减量、落实分类体系的全程监管。除了上海,目前全国多个城市的垃圾分类工作也在逐步推进。
就在全社会对垃圾分类工作格外关注时,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修订草案提请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其中,将现行法律中“生活垃圾污染环境的防治”从一节升格为专门一章进行规定,并明确提出,国家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制度。
现行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是1995年制定的,先后进...
建设文明城市需要我们每一个市民的共同参与。作为文明市民,我们应该从身边细微处做起。譬如,自觉做到垃圾分类投放,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公共场合讲文明礼貌用语,保护好城市绿化……从今日起,本报记者将把目光聚焦那些文明城市的建设者、参与者,看他们如何下足绣花功夫,清除城市文明“死角”,让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身边的变化。
在丛台区丛台花园小区,每天早上,10岁的小学生健健(化名)都会拎着大大小小的垃圾袋,走到一排比他还高的垃圾桶前,举手刷卡,将垃圾分别...
柳州10月28日讯 近日,笔者走进良口乡寨塘村,村寨整洁、道路洁净,环境优美,……“自从农村垃圾治理工作开展以来,提升了大家的环保意识,村容村貌也有了很大改观!”村民滚兰芳高兴地说。
2021年,寨塘村通过推进“党员先锋岗+分类”志愿队,选用有责任心、热心从事垃圾分类的党员志愿者先行参与垃圾分类督导工作。充分发挥党建先锋在垃圾分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挨家挨户入户宣传、分发资料、示范分类,将垃圾分类知识及生活垃圾源头分类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