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06-19
06-19
上海“史上最严”的垃圾分类将满一周年 答卷如何? NEW
去年7月,上海出台了“史上最严”的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成为全国第一个实行垃圾分类的城市。
据上海绿化市容局报告,上海1.3万余个居住区的垃圾分类达标率由2018年底的15%提高到2019年底的90%,基本形成了垃圾全程分类收运体系。今年5月,全市湿垃圾分出量达到了垃圾分类实施以来的最高峰……
上海的垃圾分类并非从一开始就推行得顺利。当初“一刀切”式的垃圾分类条例从放任自由直接进入严管严查模式,不仅在社区设置专人看管垃圾...
Read More >
不管你对垃圾分类是什么看法,前有19年率先出发的上海,现有北京,中央政策既定的全国46城都将加速步入生活垃圾“强制”分类时代。上海志愿者阿姨一句广为流传的“侬是什么垃圾”是否将成为未来各大城市居民的共同遭遇?个人垃圾分类行为,在社会舆论热潮退去后又是否还会持续?
过去十年,“垃圾围城”的严峻现实和应运而生的垃圾分类政策,催促一批又一批玩家入场,探索着互联网+垃圾分类的可持续路径。《社会创新系列》第12篇的主人公汪剑超便是其中的一位。在许多...
垃圾分类不仅是一项生态工程,其背后更是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机遇。曾有专家表示,作为一项环保产业,如果对垃圾分类的投放、收集、运输、处理四个环节进行产业链设计和投入,2020年我国垃圾分类市场将释放出200亿。随着青岛市垃圾分类工作的展开,资本也敏锐地嗅触到商机,记者观察到,自去年青岛进入“垃圾分类时代”以来,青岛地区从事垃圾分类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除了本土成立的新兴企业,也有深圳、上海等地的公司前来“逐浪”。
“垃圾分类市场实在太大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