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01-23
01-23
创新型企业提供垃圾分类新技术 市场怎么“分”垃圾 NEW
“自从能换积分,爷爷送垃圾可积极了。”在南京市鼓楼区仙鹿雅居小区,10岁的小学生王耀见证了垃圾分类推行以来爷爷从“不愿跑”到“天天送”的改变。究其原因,是小区安装了一组智能分类垃圾箱。通过它,小区居民在完成垃圾分类时可获得一定积分,并在后续购物中使用。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发现,当前,垃圾分类推行中难点颇多,却也给了企业技术与模式创新的机会,让市场这双“无形的手”有了发挥之处。
来到仙鹿雅居小区,门口的智能分类垃圾房格外显眼,“厨余”“可回...
Read More >
近年来,我国加速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各地陆续推出了一系列政策举措,积极推动垃圾分类,成效明显,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也在不断提高。但也有不少网友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上反映小区物业对垃圾处理不当、长期无人清理等问题,网友呼吁相关部门切莫忽视管理,尽快解决问题。
“物业无视垃圾分类等有关政策及规定,将建筑垃圾、生活垃圾混合堆放在小区内,侵占小区道路,不做清运。”1月中旬,江苏省徐州市某小区网友代表该小区业主留言反映,小区垃圾长期无人清理,更难推进...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改革举措和经验做法推广清单》,生活垃圾分类“厦门模式”榜上有名。这意味着,生活垃圾分类“厦门模式”已被作为一个样本,开始向全国推广。
垃圾分类是生活小事,也是民生大事。作为全国垃圾分类46个重点城市之一,厦门自2016年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以来,从顶层设计、立法管理、宣传教育、分类体系建设等方面入手,锻造出可复制可推广的垃圾分类“厦门模式”,全民参与氛围日益浓厚,全程分类体系完整配套,分类实效明...
:为有效解决“城中村”垃圾分类难题,浙江宁海县桃源街道以创建垃圾分类典型村(下桥村)为切入点,通过制度引领、协同共治、管理落实,有效推进了 “城中村”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目前,桃源街道“城中村”垃圾分类投放准确率已由51%提升至92%。
突出前期工作试点机制。在做好典型带动的基础上,对垃圾分类具体措施实行试点操作,对群众配合率低的措施及时纠正,进一步提升政策执行与反馈的“双向循环”,确保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避免长期陷入“政府推、群众拒”...
为推进垃圾分类,助力美好家园建设,上城各社区巾帼纷纷创新垃圾分类工作模式,丰富垃圾分类活动形式,促进垃圾分类工作再上新台阶。
为持续深化垃圾分类宣传,提升群众对垃圾分类的参与,近江西园社区以垃圾分类引领“邻居节”新风尚为主题,开展了有关垃圾分类的知识科普,吸引了广大居民的参与,也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活动安排了丰富的活动环节,不仅有演出团队带来的舞蹈、歌曲、旗袍秀等精彩节目,还进行了现场垃圾分类知识有奖问答等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