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04-28
04-28
垃圾分类助力“零填埋”——可持续发展计划青年行动正式启动! NEW
垃圾分类,一般是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投放和搬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减少垃圾处理量和处理设备的使用,降低处理成本,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具有社会、经济、生态等几方面的效益。
联合国环境署“2018绿色行动”报告,2017年在全球范围内,平均每位联合国职员产生540公斤垃圾,其中约21%得到回收利用。纽约联合国总部目前大约有工作人员8200多名,平均每位职员每年产生275公斤...
Read More >
报纸、纸板箱、饮料瓶、玻璃杯、塑料桶、易拉罐、废旧衣服、废旧沙发、旧手机等
普通电池、手机电池、节能灯、日光灯管、过期药品、消毒剂、油漆桶、废水银温度计等
菜叶、鱼骨、鸡骨头、剩饭、过期面包、香蕉皮、苹果核、盆栽落叶、中药药渣、玉米皮等
生活垃圾中有些含有有害物质,不容易降解,土地会受到严重破坏。如果进行分类能将可回收的去掉,就可有效减少填埋数量60%以上。...
近年来,浙江围绕“一年见成效、三年大变样、五年全面决胜”的总体目标,持续做优顶层设计、狠抓体系建设、强化多方共治,逐步形成了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的生活垃圾治理新局面,全省各地涌现出一批各具特色的实践案例。
近日,经网络评选、专家综合评定,浙江省分类办评出“2021年度浙江省生活垃圾治理十大优秀案例”。其中,“嘉兴市海宁‘两型一网模式’精准管理”特色实践获评省级优秀案例!
近年来,...
《安徽省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将于今年5月1日起实施。那目前全省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开展的如何呢?
记者从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获悉,去年以来,安徽省不断加大生活垃圾分类推进力度,截至今年3月底,全省已建成运行分类投放收集点45810个、投入分类运输车辆4345台,已有5519个小区、341.2万户居民、2241座学校及198.4万名学生开展垃圾分类。
截至目前,全省投入运行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