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垃圾分类 > 就在今年10月嘉兴力争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并完成立法!
2019
07-13

就在今年10月嘉兴力争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并完成立法!

  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嘉兴市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市分类办”)相关负责人。

  垃圾分类前,大家要是去上海玩,搜索的内容是“去哪儿玩”、“有什么美食”;垃圾分类后,搜索的内容“画风突变”:“外卖属于什么垃圾”“如何正确区分不同种类的垃圾”……

  “画风突变”的起因,就是之前正式实施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上海市生活垃圾分“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干垃圾、湿垃圾”四大类,个人如果混合投放垃圾,最高可罚款200元,单位如果进行混合投放或混合运输,最高可罚5万元。

  住在“隔壁”的嘉兴市民一脸蒙:“我们实行了近2年的垃圾分类,怎么一下子被上海的节奏带偏了?上海的垃圾种类为什么是我们这里没有的?”

  记者了解到,其实,全国是有垃圾分类统一标准的。去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其中明确规定了生活垃圾强制分类标准:

  所以,各地垃圾“四分类”都是从这里来的,嘉兴采用的就是与全国一致的分类标准:灰色的其他垃圾桶、蓝色的可回收物垃圾桶、绿色的厨余垃圾桶和红色的有害垃圾桶。

  为什么上海的分类会出现干垃圾和湿垃圾?其实这在《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草案)中已经有了说明。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标准历经几次变化,最终到2011年确定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干垃圾“四分类”,并在2014年的政府规章中予以固化,之后也是沿用了这一分类标准。

  2017年嘉兴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同年市政府还发布文件,详细制定了嘉兴生活垃圾分类标准和执行的各项新规细则,通过宣传培训试点示范、扩面推进和完善提升阶段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同年10月1日,市区全面启动城镇生活垃圾分类三年行动计划。

  从今年起,我市在“三分类”的基础上升级为“四分类”,开展了整建制街道(镇)分类示范片区创建工作,全域范围居民小区实行生活垃圾“四分类”。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住宅小区、商务楼宇、商业街等各类场所,都要实施分类,不留死角。

  有害垃圾包括过期药品、过期化妆品、废旧荧光灯管、废旧充电电池、废旧化学容器包装物等;

  厨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饭、菜根菜叶、果皮等食品类废物,但大棒骨、贝壳类由于不易分解,故不属于厨余垃圾,应投放到其他垃圾桶;

  可回收物包括废旧玻璃、金属制品、纸制品、塑料类制品等,未污染的棉质衣物等也属于可回收物;

  其他垃圾指除上述几类垃圾外的卫生间废纸、用过的纸巾、用过的餐盒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将采用焚烧处理以有效减少对地下水、地表水、土壤的污染。

  经过推广扩面,我市出现了不少“分类达人”:海宁的许伟平坚持每次扔垃圾前先称重,发现厨余垃圾占垃圾总重量的近8成;南湖区的“春明环保”志愿者队伍以垃圾分类为主要内容,到全市不少社区举行专题活动;各个小区的劝导员和督导员坚持早晚高峰期“守护”垃圾桶,监督和帮助居民正确分类……

  近日,记者走进市区信达东郡小区,小区入口处的垃圾分类楼道评比“笑脸榜”很是抢眼。“你看,我们单元楼今年前6个月都贴上了红色笑脸,说明整个单元的居民垃圾分类都做得不错。”家住7幢2单元的虞桂秀略显自豪。她所在的楼道不仅是小区里的垃圾分类“先进楼道”,她还是小区里的“分类达人”,楼道口的“荣誉榜”上,数她家的小红旗数量最多。

  记者走进她家,一进门,这位“分类达人”最先介绍的就是家里的垃圾桶配置,“我家有3个垃圾桶,厨房的垃圾桶专扔厨余垃圾,因为厨余垃圾最多,所以这个垃圾桶最大。客厅和房间各放一个垃圾桶,扔其他垃圾。硬板纸、塑料瓶等可回收垃圾就理干净捆起来,叠放在客厅一角,定期兑换积分。”

  虞阿姨告诉记者,两年前刚刚推广垃圾分类时,她就很感兴趣,社区举办的相关讲座、活动她都积极参与,学到了不少分类知识,更认识到这是一件造福子孙后代的好事。

  一开始,女儿们不太理解母亲的做法,觉得“这是给自己找麻烦”。虞阿姨便时不时把垃圾分类加入到饭后闲聊的话题中,说说用可回收物积分换大米等“生活琐事”,聊聊1吨废塑料可回炼300公斤无铅汽油和柴油等“分类益事”。渐渐地,女儿们的想法有了转变,现在她们会把空的可乐瓶整理好带来给虞阿姨一起回收。耳濡目染下,家里的第三代也已成为“分类小达人”。

  “在家少用一次性纸杯,出门少用一次性用品,这些生活细节都是在给垃圾减量作贡献。”虞桂秀说。为了带动更多人参与垃圾分类、正确分类投放,她还担任社区督导员,让垃圾分类成为居民生活新风尚。

  上海市民对生活垃圾分类的恐慌,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堪称“强硬”的处罚力度。“其实浙江省早就出台过文件,对不分类或者分类不准确的市民和单位进行处罚。但我们考虑到垃圾分类的习惯要逐渐养成,所以嘉兴目前以鼓励倡导为主,但并不是说不处罚。”市分类办常务副主任吴秀泉表示。

  根据《浙江省餐厨垃圾管理办法》、《浙江省城镇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对于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商业和办公区域,应当逐步落实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设施。单位和个人未分类投放生活垃圾的,由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对个人处200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处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本月初,海宁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开展垃圾分类执法检查集中行动日活动,进行垃圾分类执法检查。7月4日晚,执法人员前往海宁市区竦秀景苑、文景苑、香溢公寓、华盛嘉苑4个居民区,现场查看垃圾分类情况,开出3份垃圾分类责令改正通知书。

  而海宁开出的第一张垃圾分类罚单还要从4月17日说起,当时执法人员对海宁鸿翔科大置业有限公司垃圾混投行为进行了1200元的行政处罚。这也意味着,垃圾分类不是“纸上谈兵”,不分类、乱分类都将面临行政处罚。

  记者在采访中听到有市民提出顾虑,觉得即便自己分类投放了,后道处理时垃圾仍然会被收运单位混在一起。对于这个情况,吴秀泉表示市民多虑了,“我市已经基本建成完善的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和处置体系,出台了《嘉兴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车辆标准规范》。”据了解,我市前期已经开展全市分类标志标识统一整治行动,全市统一整改5万余只分类垃圾桶的标志标识,统一喷涂密闭式分类收运车804辆,要求对应的车辆收集对应种类的垃圾。市分类办对收运企业有明确考核,混合收运在嘉兴基本消除。

  细心的市民可能发现了,前几年还在街上跑的“黄皮车”现在不见了。这种“黄皮车”上面有白色塑料袋飘出来、底下有酸臭的污水滴漏,非常影响市容市貌。“我们联合交警和综合行政执法部门,重拳出击专项整治,市本级150多辆‘黄皮车’已经全部淘汰,更换为专业收运车辆。”吴秀泉介绍。

  记者从市分类办了解到,截至6月底,全市分类收集覆盖面达70%,市本级分类收集覆盖面达86%,全市2628个住宅小区中已开展分类的小区有1934个。全市已建成省级高标准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13个,建成省级“定时定点”投放清运试点商业街29条,建成省级“定时定点”投放清运试点小区20个,累计建设分拣(交易)中心14个,有省级分类示范片区17个。

  上半年,我市垃圾分类工作围绕“扩面细分、源头减量、提质提效”继续大力推进。一方面实现市、县同步推进城乡居民小区“四分类”,全市各地分类覆盖范围从原有的居民小区等七大类1.7万个分类单元向全市域三十大类18万个分类单元全覆盖转变。针对厨余垃圾在垃圾总量中占比较高的情况,重点推进源头减量试点,形成了厨余垃圾“不出户”、不出小区和分散收集集中处置这3种不同模式。

  为解决垃圾分类的“最后一米”问题,南湖区创新做法,由小区物业、社区工作人员一起上门发放标注幢、室号的不干胶标签,要求居民在投放垃圾时将标签贴在垃圾袋上,督导员可以在检查的时候有针对性地了解大家的分类情况,便于后续跟进宣传和引导。这一模式已经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实行。

  亮点做法很多,但为什么还有市民依然我行我素混投生活垃圾?嘉兴离生活垃圾分类地方立法还有多远?“嘉兴力争今年10月完成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目前已经重启立法程序,争取在全覆盖的同时完成立法。”吴秀泉透露。


本文》有 0 条评论

留下一个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