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垃圾回收 > 多元共治 推动垃圾分类可持续
2019
12-27

多元共治 推动垃圾分类可持续

  “烟头在北京是其他垃圾,在上海是干垃圾?”“酸奶吸管是干垃圾,口服液吸管却是有害垃圾?”近日,住建部和中国政府网共同推出“全国垃圾分类”小程序,对标《生活垃圾分类标志》新版标准,收纳全国46个垃圾分类重点城市的垃圾种类、品项和投放注意事项,面对这些分类难题,居民也能够轻松分类。

  目前,垃圾分类工作正在全国陆续推开,46个重点城市先行先试,上海、厦门等地已取得积极进展,北京市垃圾分类新规也将于2020年5月1日正式实施。

  近日,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提出,2019年颁布实施国家标准《生活垃圾分类标志》,46个重点城市居民小区垃圾分类平均覆盖率达到53.9%。2020年要全面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46个重点城市要实现2020年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的目标。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建国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目前,我国垃圾分类逐步进入法治化、常态化、系统化轨道。在国家层面上,以法治为基础,配套制定实施方案及办法,用法律以明确的形式将各方对于垃圾分类的责任界定下来,然后用一定的强制力、约束力去推动。

  “之前垃圾分类行动一直是运动式的,偶尔或周期性地用一笔资金推动一番,并不具有常规性,无法长久维持。现在的政策推动则是专注于可持续性,鼓励大家长久地坚持做下去;并且无论是从前端投放,还是到收集、运输、处理,完整的链条和系统逐渐形成。”刘建国表示。

  垃圾分类是社会影响较大且需全民参与的事情。如何让更多人行动起来,确保垃圾分类可持续性是现阶段垃圾分类需要解决的重要环节。而居民分类行为的养成不能脱离政府、社区、公众和市场任何一方的参与。

  记者走访北京市不同城区住宅小区发现,目前一些小区仍存在居民分类积极性不高、依赖分拣员二次分拣、设备未到位、“混装混运”等问题。而改变的关键在于提高居民的分类积极性和可行性。这其中,在政府开展强制垃圾分类后,环保企业的发展和介入可以使居民更负责、更清晰地进行有效垃圾分类。

  以成都奥北环保为例,奥北环保采用二维码回收袋模式,鼓励居民和机构在源头分类;通过微信与网站平台,连接居民、社区、物流体系和回收再生系统,打通垃圾分类参与的信息,增强全民持续参与动力,同时借助信息化管理降低整体的回收成本,让可回收物得到有效回收并进入循环体系产生销售收入,让企业自身可以真正达到可持续运营。

  截至2月,奥北环保在成都、西安、北京累计发展54710名个人会员、385个机构会员、147个自助投放点。其中包括金苹果幼儿园、川师附小、北京一零一中学、成都宜家商场、万科大厦等。

  “人们想要采取必要的行动来保护环境和应对气候变化,但又不知道该怎么做。奥北的目标就是帮助所有人行动起来。有了2020年迪拜世博会Expo Live计划的认可和资金支持,我们可以进行更大范围的推广,让更多人受到影响,从而参与进拯救自然资源和环境的队伍中来。”奥北环保创始人汪剑超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

  汪剑超所说的Expo Live是2020年迪拜世博会的一项全球创新和合作计划,该计划目前已提供1亿美元的资助,用于支持以创新型、创造性解决方案来应对世界各地的紧迫问题,从而达到改善人们生活或保护地球,或两者兼顾的目的。“地球健康”是奥北环保所属Expo Live计划支持的主题类别,也是2020年迪拜世博会聚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沟通内容。

  激发创新、催化可扩展型创意解决方案,并且以真实、具体、可量化的影响力来改善人们的生活,不仅是ExpoLive该计划的一大目标,也是目前国内垃圾分类企业推动民众践行垃圾分类行为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在垃圾分类的推进工作中融入了越来越多的高科技。很多社区都配有人脸识别分类设备、手持智能终端、智能回收箱等,各种创新方案以不同方式激发居民回收垃圾的积极性和可行性。

  而面对依然存在的混淆混装、依赖二次分拣等普遍问题,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加快完善并实施垃圾分类相关法律法规仍是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

  “政府应当将垃圾分类当成社会治理的工作去进行,而不是为了完成短期的目标。以这样的前提去推动,力度会更大。重要的是注重长期的效果,让大家养成习惯。”刘建国认为。

  而垃圾分类的规范和立法正是注重长期效果的体现。刘建国表示,相关法律法规将各方责任明确:居民分类投放;企业分类收集运输处理;政府提供资金,做好规划,宣传教育组织动员,包括监督考核、出台制度。各方责任明确界定下来以后,通过法律制度、监督考核,使居民在一定约束下,养成长期垃圾分类的习惯。

  同时,刘建国建议,应当适应时代的特点,多管齐下、多元共治,不仅要以立法强制为基础,以制度规范为保障,同时以多样化、现代化、常态化的宣传教育和组织动员的方式,吸引和推动居民、企业、人民团体、社会公益组织、媒体等也参与其中,促进居民将意识比较快

  切实抓好源头减量,降低垃圾产生量,不仅能够减轻后期垃圾分类的负担和垃圾处理的难度,也是解决垃圾问题的根本之策。

  刘建国认为,从长远来看,促进垃圾减量应从两个制度着手:一是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比如试用大量包装的企业,如饮料、酒类、快递、外卖等,应该承担包装垃圾回收及处理的责任,可以自行回收,或通过委托第三方企业回收,也可以缴纳回收基金。二是差异化收费制度:多产生多付费、不分类多付费,使人们在生活过程中就将垃圾减量。更高层面的政府组织调动各个部门,将制度落到实处。

  “当居民看见规定落到实处,有实实在在的成效,他们也会有成就感,并且会有继续参与环保的动力,形成良性循环。”刘建国表示。


本文》有 0 条评论

留下一个回复